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3版:要闻

金华“非机动车二次过街”引发的思考——

治堵,路口的选择

  本报记者 梁国瑞 张丹丹

  11月1日上午,一套全新的路面标识,出现在金华市中心两条主干道——八一南街与李渔路的交叉口:行人等候区、非机动车左转等候区,分别以红色、绿色标出;斑马线内侧,新划出一圈非机动车通道。

  左转弯非机动车二次过街——金华试图通过这一创举,让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在通过路口时,严格分流、各行其道,减少三股交通流之间的相互干扰,以解决路口乱象。

  此前半个月,杭州“300米严管”路口由6个增至16个。现场抓拍、现场查处,以杜绝车辆在路口附近的穿插加塞和违法变道,提高路口通行效率。

  到12月底,浙江“5年治堵工程”第一仗即将收官。各地交通管理部门各出奇招,路口这一最大“堵点”,无疑是重点治理的对象。最重要的考量是:如何既考虑交通秩序,又兼顾通行效率? 治乱:非机动车二次过街

  1日上午9时05分,67岁的金华人胡登云骑着一辆三轮车,沿李渔路自西向东骑行到八一南街路口。每天早上,他都要拉着一车货物,送到路口斜对面的美食城。

  按照往常的骑行路线,他会在这个路口等候对面的左转箭头灯亮起,与同向的左转机动车一起,斜跨十字路口,直接抵达美食城。

  9时06分,左转绿灯,刚准备往前冲的胡登云,却被交通协管员金建新伸手拦下,“你要到斜对面?不能这么走,要先直行过马路,到对面等绿灯,再穿过马路。”

  胡登云一脸迷茫,低头审视地上新划的路口标识线:四个路口的斑马线围成的四边形内侧,新划了一条宽约5米的非机动车专用道,并标注了逆时针行驶方向。在四边形的角上,分别标注出一块绿色的“非机动车左转等候区”。

  按照这套标识线,非机动车路口左转,须分两次完成:先与直行车辆一同过马路,并在对面路口的“左转等候区”等候,待左侧的直行绿灯亮起,再与横向直行车辆一起,沿非机动车道过街。这条通道,在整个路口形成一个逆时针方向的循环圈。

  “喏,以后要到斜对面去,就在绿色区域等。”金建新指着绿色等候区,示意胡登云过去。

  记者在现场看到,和胡登云一同等候在这个路口的电瓶车、自行车有近20辆。就在金建新耐心解释的时候,未被及时拦住的几辆电瓶车,箭一般驶出,斜穿十字路口,直奔对面而去。

  金建新看得直摇头。他说,非机动车的无序状态,已经对交通顺畅造成严重影响,“特别是在十字路口,直行的非机动车,会和行人混杂在一起;左转的则直接斜穿马路,和机动车混在一块,不仅混乱,而且很不安全。”

  有序:人车互不干扰

  在金华市区,非机动车道普遍仅有2.5米宽,而路口常常积聚数十辆非机动车,“有的要左转,有的要直行,信号灯亮起来时,跟在后面的车,根本就上不去,碰撞、摩擦时有发生。”

  “金华市民的非机动车出行比例非常高。”金华市交警直属一大队大队长郭翎说,全市仅电瓶车的拥有量就在20万辆以上,“去年,市民轿车出行占22%,公交出行占11%,其余60%多是非机动车和步行。”

  然而,这一占比最高的交通方式,守法率却不高。根据金华市交警部门10月28日的交通守法率自我测评,机动车在路口的守法率达到97.31%,非机动车则仅有78.43%。而此前最低的一次,非机动车在路口的守法率甚至仅有40%左右。

  “要解决路口乱象,必须让非机动车有序通行。”郭翎说,这正是“非机动车二次过街”尝试解决的首要问题,“要让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有序通行,互不干扰。”

  非机动车如何与行人互不干扰?记者看到,路口斑马线起点处,已经标示出一块红色的“行人等候区”,并在内侧设置隔离桩,避免非机动车驶入;同样,道路中间的行人安全岛上,也安装了多根隔离桩,“非机动车过不去,只能选择从自己的通道走。”郭翎说。

  “让各类交通流各行其道,才能规范有序,从而提高通行效率。”郭翎称,八一南街和李渔路口试行成功以后,今后全市所有人车混行的路口,都可以考虑推广这一做法。

  难题:秩序效率谁优先

  “这样确实更有序、更安全,但有多少人会遵守呢?”非机动车二次过街模式推出当天,在金华本地论坛上,不少网友提出疑问。

  这并非杞人忧天。事实上,记者在路口观察时发现,尽管路口每个方向都派驻了至少一名交警、一名协警负责现场疏导及讲解,但多数骑电瓶车、自行车的市民,仍习惯性地按照旧有的方式穿行。一些市民在交警一次讲解后,仍然不能马上理解意图。

  郭翎的设想是,在路面上划出标识,并标上文字,“这样市民就能一目了然,就像看图说话一样简单,只要形成习惯就好了。”

  但仍有不少市民表示迷茫。47岁的安卫芳骑着电动车等候红灯时告诉记者,“我们骑车的,一般只看前面的路况和红绿灯,谁会低头去看路上的标志?而且路口车这么多,经常会挡住地上标志。”不少网友也提出,“这不是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了么?”

  执勤的交警则有另外的担忧,“市民的习惯根深蒂固,如果要一个个解释的话,我们每个人起码要反复解释上万遍。”

  “如果单纯考虑安全性,这种做法无可厚非。但是,本来可以一次性通过路口,现在却分成两次,通行效率明显下降了。”浙江工业大学区域发展研究所副所长吴伟强教授认为,金华交警的做法强化了路口的通行秩序(守法率),却降低了通行效率:“只要不是左转和直行车辆一起放行,非机动车左转过街,就不会与直行车辆冲突,和机动车一起左转,通行效率才是最高的。”

  此外,据金华交警前期的调查测算,金华市区电动自行车平均车速超过30公里/小时,最高的达到40公里/小时,严重超过国家规定的最高20公里/小时标准。

  “非机动车之所以与机动车、行人产生冲突,关键是车速超标导致,并非行驶路线的原因。”吴伟强认为,非机动车与行人都属于“慢行系统”,理应缓慢通过路口。而按照通行效率最大化原则,“适当的混行是必要的,这需要交通参与人自主调节、决策。”


浙江日报 要闻 00003 治堵,路口的选择 2013-11-07 3247601 2 2013年11月07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