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2版:智搜

当年率先提出“资智对接”概念

萧山如今怎样了?

  本报记者

  萧山人善于创新,善于从创新中获益。当2009年萧山率先提出“资智对接”概念,并首开资智合作对接会以来,萧山在人才建设上的收获可谓巨大。至今成功举办了四届资智对接会,引来了上百名高层次人才,创办了22家资智合作企业。这些企业,正在或即将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而更多的项目,已达成合作意向或正在洽谈落实中。

  以经济实力论,萧山区可以说在全省首屈一指。而上规模上档次的民营企业,在萧山可以说是星罗棋布。萧山区显然看到了这一人才建设中他人无可比拟的优势,充分认识到萧山民营企业与高科技项目合作积极性高的天然特性,也看到了一批具有国际视野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归国创业创新的需求,于2009年提出了一个全新的引才思路——“资智对接”,并立即付诸行动,为海归创业者和民营企业家搭建资智合作的平台。自此,在萧山,海归人才项目与民营企业合作对接,就如同萌芽待发的种子,埋进了滋润肥沃的土壤,抽枝吐叶,开花结果。

  在随后的几年,萧山区不断强化资智合作,扩大“以资引智”形式,广泛收集区内民营企业的需求信息,全方位、多形式地把这些信息传递到全球。如利用各大网站,尤其是海外网发布需求信息;带民营企业的负责人到海外进行招聘等,促使资智合作更为实在、有效。萧山区委、区政府还不断要求加大萧山创业创新工作宣传力度,把“以资引智”的工作落到实处。去年底,区政府主要领导率领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和部分民营企业家,远赴美国旧金山和纽约,推广资智合作。今年以来,萧山区在全球范围内征集到的74个海外高层次人才创业创新项目中,涉及资本加智力的联姻式创业的,就占到了三分之一。如在今年“5213”计划申报项目中的“银圭纳米液体陶瓷”和“热塑性聚酰亚胺材料关键技术研发”等,都与萧山民营资本“联姻”,创办资智合作企业。这样的企业一方面有当地民营企业的资金支撑,较好地解决了融资问题,可以加快项目研发、孵化落地的进程,另一方面,由于是与当地的民营企业合作,发展有着一定的稳定性,更有利于企业很好地在萧山扎根。而对于合作另一方的民营企业来说,这些人才,这些项目,往往是“含金量”比较高的,除了市场前景良好,还能对民营企业的转型升级起到带动作用。如一位高层次人才申报的“新型锂电材料研发及产业化”,经萧山人才部门牵线搭桥,与金马控股集团下属的杭州金马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了合作协议。该集团一位负责人表示,金马控股集团一直以投资化工、纺织、酒店等传统产业为主,目前引进这个项目,也是企业寻求转型升级的一项重要举措。

  萧山区的体会是:“资智合作,实现了智力优势的有形转化,助推了民营企业发展理念更新和产业升级。”如杭州信核数据科技有限公司,被评为“第三批国务院侨办重点华侨华人创业团队”;杭州环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顺利通过了“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评审;杭州特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功入围“杭州市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评审,另有多家资智合作企业被授予萧山区“十佳爱才重才先进单位”称号。

  资智合作还有一个巨大的作用——铸就了萧山人才强区的金字招牌,培育了大批创业创新人才和研发团队。目前的萧山区,除了众多“国千”、“省千”、杭州市“521”人才,其他梯度人才储备也十分充盈。一个人才集聚的高地,正在萧山形成,萧山“资智合作”的品牌也在不断打响。

  “资智合作既是一种形式,又是一种载体,更是一种孵化。在萧山,‘资’与‘智’合作实现了高层次人才项目产业化发展,更助推了民营企业的转型升级;继续深入开展资智合作,吸引更多的海外高层次人才来萧山创业创新,已成为带动萧山经济快速发展的强劲动力。‘资’与‘智’的持续碰撞,必将在萧山激荡出更耀眼的创业创新的火花。”萧山区人才部门负责人说。


浙江日报 智搜 00012 萧山如今怎样了? 2013-11-05 3236723 2 2013年11月05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