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9版:美丽乡村·走读

溪滩巢雁

  杭州 徐伟伟

  陈泉永先生擅长书画,曾为我驻点的上溪滩村写了幅字:“溪滩巢雁”。他说:“祝愿村子建得幽雅别致,恰如可以落雁的溪滩,令人遐想无尽。”

  上溪滩村位于磐安县尚湖镇东北2公里许。跨过溪上石桥,是大块的平坦农田,再远处就是连绵青山、遍地翠竹。时常去农家话农事、谈过往,呆得久了,日益觉得“溪滩巢雁”四字形容此地是很恰当的。

  上溪滩村下辖上溪滩和青龙头两个自然村,前者543人,以韦姓为主;后者161人,厉姓居多。韦氏家谱传承清晰,家谱言说:“始祖韦士吉,原籍东阳城内官南巷。清康熙年间,因守御县城有功受封守备,奉调随总督李之芳征闽。士吉以少孤无兄弟辞归,奉母徙居玉山溪滩。”

  无意间看到一条记载:“民国时期,韦佩兰、卢世珍、张延等人的诗文,皆名盛一时。”翻开《磐安县志》查证:“韦佩兰(1875-1952),字子芳,乡间称‘小贵先生’。出身贫寒,自幼苦读,中秀才后,仍甘于清贫,一心创办教育。历6年艰辛,经受了封建宗派势力的多次打击与阻扰,终将学校办成,在青龙头集福庵旧址建起校舍30余间,取‘有志者事竟成’之意,定名‘志成小学’。先生执教于校中,‘视校事不啻于家事,视乡人子弟不啻于己之子弟’。任劳任怨,八年不取工资。”读至此处,对佩兰先生顿生敬意,不禁折服于“醉心教育、造福桑梓”的他。

  村里的韦氏宗祠是民国初年所建,2009年重修。正门两侧的石灰墙上有岳飞抗金、卧冰求鲤、苏武牧羊、孔融让梨等寓指“忠孝节义”信条的壁画,勾画寥寥,栩栩如生。村支书说这是村内一名退休教师所画,遂请他带路拜访这位韦学忠老人。只见一位灰白短发的六旬老者,身着半旧衣服却清爽整洁。他1951年生,自幼爱好绘画。20岁时开始在小学任教,后到东阳进修半年美术课程。因当时乡村教师紧缺,他同时教授语文数学美术等多门课程。直至1997年才担任专职美术老师。我问他:“村里小学生爱画画吗?”他道:“怎会不爱?有时都误了回家吃饭,还不停地画。孩子眼里的纯真和童趣是最难得的。”他历数这些年成才的学生,然后总结道:“其实,成不成画家真不重要。那些爱画画的孩子,就是后来留在村里,也能多发现一些生活的美。”

  磐安境内多山林,尚湖所在的玉山区域尤甚,因此一直保留着打猎这个行当。上溪滩的村干部韦佩聪即精通此道。我常听他讲起入山打猎的趣事,每回都听得入神。韦佩聪外出走动时,常有一只貌不惊人、骨架不大的黄狗跟随左右。有次,他指着小狗说:“阿黄可值上万块呢。”我惊讶地问:“什么品种?这么贵!”他笑着说:“就是普通农家狗,可有人愿意出1万元买它,不过我舍不得。”原来阿黄被他驯得极聪敏,擅长追逐山鸡等野物,竟惹得打猎同伴艳羡不已,愿意出高价来买。

  去年,青龙头村里的厉仁德老人入选了“感动磐安十大人物”,乡邻都觉得实至名归。自1984年以来,他为乡邻义务救火30余次,挽回财产损失数百万元。问他为什么这样不求名利地坚持救火事业,他憨厚地说:“水火无情啊,烧起来就是一家人的一辈子。再说,做点好事,我心里觉得舒服!”

  我常想,自己何其有幸,遇到这些质朴可贵的人,听到或亲历如此难忘的事。人事本隐没于山野之间,如山间朝露、林中野花,遇见,就是幸会。他日回想起此间种种,必会怀念感恩。


浙江日报 美丽乡村·走读 00019 溪滩巢雁 2013-11-05 3168795 2 2013年11月05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