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8版:美丽乡村·记录

丁桥入城,十年间

——一个杭城近郊小镇的家园再造

  丁桥每天都有新东西。

  新学校、新购物中心、新体育中心、新养老院……这里距离杭州城区中心武林广场15公里,现在还是江干区的一个镇,也是一座生机勃勃的新城。

  由于远离市区,丁桥一直被戏称为杭州的“西伯利亚”,这说的不单单是地理位置的偏僻,更指丁桥曾经的落后。2003年,城镇化的列车从丁桥出发。十年之功,如今,这里有蔬菜丰收季、稻花飘香时,也有拔地而起的幢幢高楼。本乡本土的家园记忆,融入现代生活的繁荣便利,聆听着一个小镇向城奔跑的脚步。

老房子·新房子

  丁桥的房子,最近成了新闻。

  随着政策的明确,这里成片的经适房小区,陡然在二手房交易市场上活跃了起来。

  这两年,杭州其他地方的人提到丁桥,第一反应就是“房子”。丁桥大型居住区,是近年杭州市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的重点区块,50%的保障性住房建在这里,解决了主城区大量中低收入家庭的居住困难。

  然而,丁桥人心目中的房子,却是另一种温暖的样子。

  丁桥民俗文化展览馆的二楼,至今依然保留着一幢上世纪70年代的丁桥老屋。这是一幢面阔三间的砖砌平房:客厅居中,卧房在左,厨房在右,灶头间里用柴火煮饭,房檐下挂晒着辣椒和蒜头。

  作为这座民俗文化馆的创办人,丁桥人平纪昌对带有“丁桥烙印”的民居再熟悉不过了。“这是丁桥百姓最常见的生活状态。”平纪昌说,“房子,承载着生活的故事。”

  改革开放后,丁桥人的平房渐渐被农家小别墅取代。“刚开始大多是三层,后来,经济条件好的人家又添上暗阁楼和尖峰。”平纪昌说,房子的高矮成了那时丁桥人家庭经济状况的缩影。如今的丁桥人,坐拥着一个个地地道道的城市新社区。二三十层的公寓楼、人山人海的大超市、鱼贯而入的快速公交、商务酒店、早教中心,丁桥的房子,也有了越来越多的形态。

  2003年,杭州市在丁桥先后规划了“丁桥大型居住区”、“长睦大型居住区”和“丁桥大型居住区二期”,意在组成城北新城核心区,入住25万人。此后,丁桥镇开始大规模拆迁,一个新城逐渐成型。

  十年来,丁桥常住人口从1.2万人增加到5万人;财政收入从2902万元增至6.8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5.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0.6%……

  丁桥的脱胎换骨,都留存在一个人的相机里。

  翻开《丁桥风情》画册,映入眼帘的是270幅图片。有老镇田野葱茏的旧貌,也有如今商贾云集的新景。这些相片都出自丁桥镇的民间摄影发烧友——73岁的丁桥镇原文化站站长沈炳涛之手。

  近年来,城市生活的标志物开始出现在沈炳涛的照片里。“第一次在丁桥镇看到新画的斑马线,我就赶紧拿起相机把它拍下来。”谈及当初的心情,沈炳涛还是难掩激动。

  丁桥人也开始慢慢习惯城市生活方式。

  在沈炳涛看来,拍照最要紧的是找好制高点。丁桥镇尚未拆迁的时候,西尔林钟厂8层楼高的水塔是镇上最佳的拍摄点。而如今,正在建设的11层德珠商务中心的楼顶已取而代之。“站得高、望得远,才能看全整个丁桥的改变。”沈炳涛感慨地说。

  从老房子到新房子,居所之变,是丁桥人心中理想之城的基石。

老居民·新居民

  研究人口志的学者,一定会对丁桥感兴趣。

  设想一个人口仅为1万多的小镇,如何膨胀成为拥有25万居民的城市。事实上,这个数字有可能更多,根据一份政府规划,杭州主城区将有近40万人最终迁移至此,形成一座杭州东北部的卫星城。

  丁桥人周国民过去一直在家种地,也摆过地摊。老屋拆迁后,周国民报名参加了招聘辅警的考试。农民老周穿上制服后,有一项重要工作,就是登记外来人口资料。他最清楚,这个地方移民进驻的速度,“不用看别的,就看商业街上的店面,冒出来了多少?”

  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从2003年到2012年,丁桥的常住人口已翻了两番,其中新入籍的丁桥人达2.3万,占总人口的近一半。

  2010年,许子琴搬到后珠辰秀嘉园。一开始,她和很多人一样,说起对丁桥的感觉,“一是偏僻,二是落后”。

  3年前的丁桥,只有两趟去杭州市区的班车。每逢工作日,许子琴要起个大早,赶着5∶30的公交车去市区上班。因为没有夜班车,如果遇到加班,许子琴只能骑2个小时的自行车回家。夜晚的丁桥镇少有灯火,黑漆漆的四周路面常常让她觉得害怕。

  “现在完全不同了,尤其有了快速公交B3,进城越来越方便。”许子琴说,丁桥和主城的距离正在越来越近。

  随着基础设施建设的高速推进,丁桥的城市功能正在全方位强化。目前,丁桥东路、同协路、环丁路等“十纵四横”路网已建成,丁桥公交总站、88个免费公交自行车点、3个“邻里中心”、9所“丁兰”系列中学、小学、幼儿园,3家农贸市场、12个银行网点均投入使用。

  最近即将开业的,是位于皋城村天鹤路的杭州市第三福利院,这里会是当地规模最大的公办养老机构,设计床位2000张。

  此心安处是吾乡。融入,是每一个新丁桥人必须面对的课题。这不仅仅是安家、就业,更本质的是认同“新丁桥人”的身份,与脚下这片土地同呼吸、共命运。

  两年前,张春云一家从市区的拱北小区搬入了丁桥镇长虹社区的经济适用房。搬了家,也意味着重新择业,她选择了在社区担任助老助残员。 82岁的孤寡老人徐大伯患了癌症,张春云不仅照顾他的日常生活起居,还自掏腰包为老人加菜补身体。不久前,长虹社区根据张春云的故事拍摄了一部微电影《亲人》,让很多人知道了这个邻里互助的感人故事。

  在张春云的心里,丁桥早就是她的家,这里的老人,就是她的家人。

  与这些“新丁桥人”一样,丁桥原住民也有了第二次规划人生的机会。高跟鞋、卡其色手袋、珍珠项链、最时尚的三星触屏手机——项飞的这副打扮,即使出现在大上海的繁华街头,也不输半分摩登优雅。

  现任某公司杭州地区销售总监的她坦言,如今事业上的成功源自于那笔40多万元的拆迁补偿费。“既然有机会,就好好闯一闯。”项飞没有选择把钱存进银行,过衣食无忧的日子。敢打敢拼的“拆二代”独特人生观,引领她从这笔“意外”的创业基金起步,看到更大的世界。

  辞去营业员的工作后,项飞从女性护肤品牌代理起步,转做健康品牌代理,又涉足电子商务,不断扩大公司业务。随着丁桥人口不断增多,市场条件不断成熟,三年前,项飞把办公室从杭州市区的秋涛路搬回了丁桥镇上的新城广场。从丁桥走出去的项飞,又把目光投回了老家的土地。

  这是小镇的机遇和人的命运之间,一次美妙的同频共振。丁桥不再是杭州的“西伯利亚”,相反,发展初期的小镇更是商机无限。

  张凤娟是土生土长的丁桥人,过去进城乘车,她会刻意手心朝上握着扶手,藏起因下地劳作而晒得黝黑的手背,怕被人发现嘲笑她是“乡巴佬”。“现在,我跟城里人没什么两样!”张凤娟说,丁桥的变化不仅让她住上了公寓楼,更赋予了她精神上的自信和满足。

  不论新居民,还是老居民,都是小镇入城的见证人。

老东西·新家园

  丁桥是城,还是村。

  这里是传说中“二十四孝”故事中孝子丁兰的故乡,“丁桥”与“兰桥”则是丁兰的后人为纪念丁兰,在备塘河丁桥集镇处建的两座单孔石拱桥。桥以人名,镇以桥名,丁桥镇因此得名。

  当修路机、工程队大批进驻丁桥时,两座古桥也面临着拆迁的命运。是“一刀斩”地解决,还是另觅良策?丁桥人用行动给出了解答:异地重建后的丁桥与兰桥,被安置在眼下这芦花纷飞的丁兰公园里。

  留下来的,不仅是桥,还是丁桥人对农村记忆的眷恋。丁桥镇党委书记胡秋腾说,在丁桥将来的规划图里,以上塘河古运河为界,会唱一出别样的“南北双城记”。

  在他的脑海里,上塘河以南,将是一片人流如织、灯火繁密的城镇喧哗。上塘河以北则是繁华都市中的一处留白,皋亭山千年长青,农宅仍在,古井尚存,花径与水塘依然是旧时模样。虽然没有了传统意义上真正的农村和农民,但丁桥依旧为杭州保留着一片淳朴的乡土记忆,可看棠梨叶落,可观荞麦花开。

  若从空中俯瞰丁桥镇,最显眼是横纵交错的河道。这些河流灌溉着丁桥的农田,哺育着代代丁桥人,沉积了千年的历史,也记载着小镇现代化的脉动。城市化进程中的丁桥,没有填平河道以换取更多的用地面积,他们反而还清淤河道,并在岸边补种了不少樟树与杨柳,建起供人们闲来散步的游步道。

  清风徐来,枝叶轻摇,水波微漾,又成了丁桥一景。

  10月底,上塘河以北的皋城村和沿山村则开始了一场“地下的城市化”。丁桥镇镇长范国良介绍,当地的管道正在实施改造。同时,就在“地下的城市化”之上,却是精心铺设的青石板路,传统的农家小院的“新田园生活”。

  钱进喜欢到这些老村子里来坐坐,这个27岁的年轻人,老家在丁桥镇的长睦村。2006年从学校毕业,他到杭州市区的一家IT公司当了几年白领。那段时间,他就觉得丁桥的吸引力越来越大了。小时候的农村,在不断涌入的人流、物流、信息流中,闪现出越来越多的市场因子。

  四年前,他花了几个月的工夫,跑遍了丁桥的角角落落,最后将一份报告递到了镇政府,称自己想做一个信息平台式的“丁桥门户”。于是,就有了今天拥有10万注册用户的“丁桥生活网”。

  这是一个土生土长的丁桥年轻人,用最现代的方式,构建丁桥百姓的新家园。“在这个平台上,可以找工作、找饭馆、找朋友……这里,让你看见一个完整的丁桥。”钱进说,自己最近接到的任务,是帮助丁桥镇开发一款公共微信平台。

  这个温暖的虚拟城市,在另一个空间里,构筑了丁桥新的社会秩序。“在新移民多的社区里,更快地了解新环境,找到新朋友,是人们普遍的需求。”钱进设计了两个玩偶,一个叫“桃小丁”、一个叫“桃小乔”,这一红一兰的两个桃形卡通形象,取的是丁桥“皋亭之桃”的意思。

  他想让更多的人了解丁桥。有一次,网友“jkliok”贴出了一个帖子,题目是“去丁桥呼吸朴素的乡村味道吧”,好多人在后面回帖拥护:十年,丁桥的树没有少,绿化反而更多了;河道没有少,水系反而更贯通了。

  这是他们共同喜欢的“城镇性格”。


浙江日报 美丽乡村·记录 00018 丁桥入城,十年间 2013-11-05 浙江日报2013-11-0500008;浙江日报2013-11-0500009;浙江日报2013-11-0500011;浙江日报2013-11-0500012 2 2013年11月05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