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清为农村困难群众破解住房难
低保特困户 圆梦公建房
本报德清10月31日电
见习记者 李丹超
县委报道组 潘宗敏
通讯员 董宏
上午8时,德清县新市镇厚皋村村民徐根毛两口子喝完稀饭,一个进了厨房洗碗,一个在客厅打扫卫生。这套70多平方米的一居室是徐根毛的新房子,雪白的墙面,明亮的家具,门口高挂的灯笼,透露出这套房子的新鲜记忆。
今年1月,徐根毛拿到了这套新房的钥匙,和他一起领房的是村里另外两位低保特困户。从去年初开始,德清县民政局决定彻底解决农村低保特困户的住房问题,圆他们的新房梦。
徐根毛原来的住房是几十年前买的老房子。一间不到30平方米的房间,承载了卧室、客厅、厨房和厕所的所有功能。长年风吹日晒对土墙瓦房的侵蚀,让这座小房子在风雨中时常显得“孤苦无依”。
“稍微风大一点,雨大一点,我们就要过去看看。台风天一到,那房子根本没法住,我们就要想办法把他们转移到安置点去。”厚皋村村支书赵建荣告诉记者,每次台风过境,想起徐根毛那千疮百孔的房子,总是心有余悸。虽然县里每年都会有一定的资金补助,让村民自己修缮危房,但要彻底改造危房,像徐根毛这样的困难户根本没有实力。
如何给这批困难农户一个真正安全漂亮的家?这,成了德清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突破口。
“这个事情就像鱼刺卡在喉咙一样,我们一直在探索长效办法。”德清县民政局局长沈榴先说,2009年,钟管镇青墩村为村里6户困难家庭提供6间排屋免费入住,这事给了他们启发。“我们想到,干脆就像青墩村那样,政府掏钱把安全的房子盖好,让困难百姓住现成的。”
相比于农村自建房,这类符合村镇建设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由村集体在中心村统一建的公建房,每套建筑面积要集约许多,在60至120平方米左右,而费用由县级补助每平方米400元,乡镇按不低于县补助的50%配套,其余建设资金由村委会筹集补足。申请到新房的困难农户,只需带上家具住进去就行了。今年率先试点的新市镇和钟管镇,已有5户家庭搬进了新居。
“不出钱,就能住这么好的房子,以前确实不敢想。危房改造补贴也就1万多元钱,本来想着就在那个破房子里待一辈子算了。眼下这套房子如果自己盖,起码得五六万元吧,可现在自己稍微掏点钱配点家具就可以住了,而且是新房。”徐根毛擦着饭桌,脸上笑开了花。让人感喟的是,这位57岁的单身汉不但住上了新房,还收获了爱情。今年5月,徐根毛为自己的终生大事第一次摆了桌酒席。这桌酒席,是乔迁之喜,也是新婚之喜。
“接下来,我们的重点是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尤其是村里要对房屋的修缮等落实责任制。还要建立退出机制和资格审查制度,把公建房留给真正困难的农户。”沈榴先说,对于公建房,村民只拥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不能转借转租。
现在,徐根毛在附近的造纸厂帮忙晒纸浆,老伴在手套厂打零工。两位年过半百的老人,用自己的双手为小家注入温暖。“房子有了,生活也还可以。我们年纪大了,想着攒上点钱,还得给自己买份养老保险呢!”两人对未来生活充满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