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吴大伯3年志愿服务游客
指点迷途乐其中
记者 金毅
本报杭州10月31日讯 “大伯,我想去良渚文化村,该怎么走?”今天中午12时,在杭州武林小广场公交站站牌下,一名路人向左臂戴着红袖套的大伯问路。这位大伯没有丝毫犹豫,张口就说——到体育场路武林门车站坐188路,然后到汽车北站换372路,问路者高兴地离开了。
这位大伯叫吴德兴,家住环北新村社区,在武林小广场为外地游客、市民指路已经3年了。朋友这样夸奖他:“从这里坐公交车到杭城哪个角落,老吴都答得出,简直是活地图。”
武林小广场位于市中心,每天来来往往的游客和行人成千上万,其中问路的也很多。吴大伯从单位退休后,经常会抽空到这里义务指路。从今天上午11时30分到下午2时30分,共有上百人来找老吴问路。“这些年,城市公交发展蛮快,杭州大厦、武林门南、武林门西都有公交车,公交车线路有近70条。在武林小广场附近,可以坐公交车到主城区的每一个角落。”吴德兴说。
成为“活地图”,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今年70岁的吴大伯生于上海,自1956年从上海到杭州后,在杭城已生活了50多年,算是老杭州了。吴德兴的父亲是一名公交车司机,从1953年开始在杭州开2路公交车,从城站到拱宸桥。当时杭城只有几条公交线路。吴德兴退休后,发现杭州城区范围越来越大,游客找路很不方便,就动了义务指路的念头。
这么多公交线路,怎么记得住?老吴有两个办法。其一是坐公交车,除了下沙、萧山等偏远地方,主城区其他地方,吴德兴都坐公交车去过。这些公交线路有哪些特征,末班车几点,车到哪里,坐过之后心里就有数了。其二是看E都市三维地图。经过一番死记硬背,再加上实地体验,约70条线路吴大伯了如指掌。每天上街指路前,吴德兴还要上一下公交网,看看公交线路有什么变化。
义务指路做善事,有时也会被误解。一天傍晚,一名德清的女游客手里拎了两个大包,急问德清至杭州的城际公交车588怎么走,当时已近19时,吴德兴知道末班车是19时30分开,就告诉她先走武林路,右拐至环城北路,经过密渡桥路到白马公寓附近,就是588路车站。听说末班车19时半开,这名游客很着急。看她拎着包,吴德兴就说帮她拎包。但这名游客很警惕,说什么也不肯。看到大包有两个环,吴德兴说,这样吧,你一个环,我一个环,一起拎着走。两人赶到车站,离末班车开车仅剩两分钟了。这名游客有些不好意思,一再向吴德兴表示感谢。这是吴德兴第一次直接把游客带到车上。
“戴这个红袖套,也是免得麻烦。”吴德兴提了提左臂上的红袖套说,袖套上印有4个字“治安巡逻”。他说,刚开始,看到有人在看站牌或地图,老吴便上前询问是否需要帮助,很多人还以为他是骗子,不相信他会免费帮忙指路。吴德兴没办法,只好跑到社区办公室,要了一个红袖套。这样一来,不仅尴尬少了,还有不少路人看到红袖套,特地跑上前找他问路。“现在游客们都说杭州真好,还有人义务指路。”
“吴大伯不为名利,为来杭的外地游客义务指路,是我们学习的榜样。”环北新村社区负责人傅义说,越来越多的居民向吴德兴学习,逐渐形成了一支志愿指路服务队,社区准备以吴德兴的名字来命名这支志愿服务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