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8版:专版

文章导航

慈溪:乡村让一座城市更美

——慈溪美丽乡村建设纪实

  “世界上所有的城市都在怀念乡村,做着还乡的梦。”

  慈溪铸造的“品质之城·幸福家园”,就是从农村起步的。

  在全国的版图上,慈溪本是偏居一隅的农业小县。几经沧海桑田,它摇身变成全国闻名的经济强市。经济和生活大步飞跃,却始终不忘“农业、农村、农民”这个根本。

  慈溪的“美丽乡村·幸福家园”建设行动计划就是在对“三农”问题的深切关注下,孕育而生的。在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进程中,牢牢把握城乡一体化发展方向,以“美丽乡村·幸福家园”建设打造新时期的新农村建设的“升级版”。

  乡村,让一座城市变得更美丽。

  2012年,慈溪全市实现生产总值948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46亿元,农业总产值68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711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0383元,城市化率65.4%,省城乡统筹发展水平综合得分92.84分,位居全省第四名,逐步呈现现代农业加快发展、人居环境持续优化、农村活力不断增强、生活品质稳步提升的良好局面,被评为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品质乡村

  曾经残旧的墙面如今变成统一格调的黑边白墙,墙面上绘制了小村的历史文化传说和民间故事等等,修缮完毕的灵龙宫愈发古韵悠悠,改造后的灵龙公园小桥流水,风景怡人……这是慈溪任佳溪村,我们百看不厌的新农村风景。

  沿着任佳溪村一直往南走,路过的每个小村都各有情怀,“一村有一品、一村有一景、一村有一业、一村有一韵”。

  “农村的家还是家,院还是院,却没有了杂乱纷芜。”一位农民欣喜地说道。

  “这就是我们以精心规划设计提升品质的题中之意。”慈溪市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升级版”的新农村不应该是自由散漫式的布局,而是在高起点谋划,统一规划。

  慈溪以市域总体规划为龙头,编制了市域美丽乡村建设总体规划、农民集中居住区布点规划、土地整治规划、文化特色村保护与开发规划和南部沿山精品线建设规划,完成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专项规划编制12个、中心村规划编制20个、特色村规划编制15个,形成了完整的美丽乡村建设规划体系。同时,坚持以城镇化为引领,统筹布局,进一步强化中心镇的发展扶持、规划完善和建设机制创新,发挥其在城乡连接中的节点载体和区域统筹中的集聚辐射作用,以新城开发建设带动新农村建设,促进人口集中、产业集聚、要素集约、功能集成,目前拥有省级中心镇4个、宁波卫星城市2个、省级小城市培育试点镇1个。

  农居是农村生活的重要因子。为此,慈溪特别重视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布点规划,坚持“整体改建型、新建集聚型、村庄梳理型、异地搬迁型”4种改造建设类型,扎实推进“农房两改”。截至2012年底,已累计完成拆迁17062户、安置26386户,农民公寓开工项目105个,建筑面积206.68万平方米,其中竣工项目85个,建筑面积136.74万平方米,农房改造成效显著,改造力度居宁波市各县(市、区)前列,连续4年被评为省农村住房改造建设工作优秀单位。

  一条南部沿山精品线,是慈溪高起点规划的新农村样本。

  《南部沿山精品线规划》于去年编制完成,今年1月由市政府批准实施,充分利用和整合南部沿山区域的资源优势,科学、合理引导沿山线一带特色村等的培育发展和整体景观塑造提升。

  根据《规划》,整个开发建设以科学规划布局美、村容整洁环境美、创业增收生活美、乡风文明身心美,宜居、宜业、宜游的“四美三宜”为建设要求,着力开展沿线道路改造建设、环境综合整治和景观景点打造,把乡村旅游与旧村改造、土地综合整治相结合,推进特色村创建提升工程,尤其是对沿线有良好的自然生态或是历史悠久的徐福、方家河头、任佳溪、双湖等4个古村落的保护开发,形成以点带面的发展态势,推动南部沿山旅游经济带的整体发展。截至目前,已开工建设南部沿山龙山至观海卫段,投入资金超3亿元。

  近日,《南部沿山精品线规划》获省第二届“美丽乡村建设”村庄规划评选一等奖,成为宁波地区唯一获得一等奖的县(市)。《南部沿山精品线规划》目前已成为慈溪南部地区开展“美丽乡村·幸福家园”建设的总纲领。

活力乡村

  占地4000余亩的龙山镇蔬菜产业示范区,年产值达3360万元,“将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给园区进行规模化种植,促进当地农民增收致富。”园区相关负责人告诉笔者。

  笔者了解到,目前慈溪市已成功创建省级现代化农业园区3个、宁波市级现代化农业园区24个,一个个以特色种养、生态旅游等为招牌的“特色村”应运而生,农家乐休闲旅游业呈现蓬勃生机,“养生达蓬”、“掌上明珠”等精品线路风生水起。去年,慈溪市这一产业接待游客人次和营业收入分别增长16%,农民的口袋鼓了,乡村旅游业更有活力了。

  “一方有活力的经济,才能创造一个有活力的乡村。”慈溪市相关负责人这样理解“升级版”的新农村,做大做强村经济。

  农产品,是小村不老的财富。

  慈溪市匡堰镇迪锋杨梅专业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基地”的形式,既保证了杨梅质量,又保证了诚信经营,每年6月初,杨梅还未成熟,就会收到不少上海、杭州等地的杨梅订单。社长戚迪锋说,客商看好的就是他们这种产业化的经营模式。

  近几年来,匡堰镇把推进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与培植主导产业“龙头”,建设农产品生产基地有机结合起来,不断发展主导产业和优势产品规模,使农业结构调整不断优化升级。

  像这样,产业化经营不但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还形成了一大批优势产业。目前,全市形成杨梅、苗木花卉、枇杷等农产品基地,实现了优势产业的区域化布局,形成了以乾炳村为首的杨梅专业村和倡隆村为首的枇杷专业村等多个农业专业生产村。仅匡堰镇种养大户总数就达到100多户,形成了一村一品的特色专业村,规模化经营比重达到65%,大大增强了特色产业化的竞争力。

  此外,慈溪市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快构建“加工型、开放型、集约型、科技型、生态型”都市现代农业,形成了创汇蔬菜、名优水果、特色水产、花卉苗木、生态畜禽(蜂)五大主导产业和南部林特经济粮经作物功能区、中部创汇休闲农业功能区、北部现代农业综合开发区、近岸水产养殖区四大功能区。省级逍林现代农业综合区、横河杨梅主导产业示范区、观海卫生猪精品园等等,一个个强大的农业园区形成,2012年被国家农业部认定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全国蔬菜产业重点县市。

  要增强新农村的活力,不仅仅是经济的繁荣,更是文化的昌盛。

  慈溪市大力推进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加大投入,进一步健全镇村文化设施,提升村落文化宫、“农家书屋”建设档次,逐步在行政村普及“两场一室两路径”,建成一批有慈溪特色的文化大礼堂,镇、村文化设施平均面积居全省首位。加强农村基层文化队伍建设,培养和扶持一批文化示范户、农民图书阅览室、农村民间剧团和农村文化俱乐部,出版的乡村文艺刊物《梨风》、《杜湖》、《兰街》、《十里长街》等在全省有一定影响力。

  图片均由慈溪市委宣传部提供

生态乡村

  田间白鹭舞翩跹,美丽图景入画来。在周巷镇北片村庄农田里,常常能看到一群群白鹭翩翩起舞,或觅食或嬉戏,姿态悠然。当地的村民说:“现在天气偏冷了,前段时间更多,我们在地里干活,它们在边上飞,好像跟我们混得很熟了,一点也不害怕。”

  为了让这些小精灵重回田野,周巷镇可没少费力气。

  周巷镇在长胜市村、万安庄村两个试点村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开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该镇投入800多万元实施了云城村纳管类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投资700多万元实施登州街及路桥2个村933户农户的非纳管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完成劳家埭村、海江村2个村的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并投入使用,项目总投资1026万元。双潭、三江口、周邵3个村的生活污水治理工程也将于今年年底启动。该镇还投入2000万元,对镇内骨干道路、河流、建成区等地段的绿化进行提升改造,重点启动了镇北工业园区、环城北路、湖塘横江生态林、中心幼儿园休闲林等绿化工程,新增森林绿化面积600余亩。

  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一个个村庄掩映在绿树丛中,一条条水泥路连接着别致的楼房,一盏盏明亮路灯照亮热闹欢腾的广场,优美的自然景观和富有现代气息的新村相映成趣,勾勒出一幅美丽画卷。

  “周巷镇的生态路子,是慈溪新农村建设的一个缩影。”慈溪市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慈溪把保护生态和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加快环境整治,推进“森林慈溪”的建设。创建宁波市环境整治村262个、宁波市级以上生态村223个。

  生态新农村拒绝污染。慈溪积极实施环境质量提升行动。结合“双清”行动及“四边三化”和“三改一拆”等专项活动,积极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淘汰落后产能,清除污染源。基本完成淘汰提升落后产能三年行动计划目标任务,全面取缔1532家非法废塑料加工经营户,促进生态环境得到根本改善。同时,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和循环经济,推进工业园区、农业功能区资源循环利用和产业生态化改造,从源头上减少污染排放。建立健全“户收、村集、镇中转、市统一焚化”的垃圾处理体系,全市垃圾收集率和袋(桶)装化率均已达到100%。建立健全镇村环卫保洁长效管护机制,每村做到人员落实、职责明确、日常监管、经费保障四到位。

  水是新农村的灵魂,慈溪更大步推进水环境整治。按照城乡生活污水治理规划,建成累计投资17.4亿元的市域污水治理项目,开展非纳管和纳管类生活污水治理村193个,行政村覆盖率达到70.44%。加强河道建设,投资30亿元,建成了“三横十一纵”骨干河道197.6公里;投入4亿元,建成了镇级生态河道134条230多公里,创建慈溪市级生态河道示范村126个、宁波市级水环境整治示范村36个。推行“河长制”管理,全市实施“河长制”河道已达612条。

  而“森林慈溪”的建设更给新农村添了绿。近3年来已累计投入资金10多亿元,新增平原绿化造林面积2万余亩,建成省级森林城镇3个,省级森林村庄10个, 2012年成功创建省级生态市和省级森林城市。

  慈溪:乡村让一座城市更美

  ——慈溪美丽乡村建设纪实


浙江日报 专版 00008 慈溪:乡村让一座城市更美 2013-10-30 浙江日报2013-10-3000007;浙江日报2013-10-3000011;浙江日报2013-10-3000009;浙江日报2013-10-3000023;浙江日报2013-10-3000021;浙江日报2013-10-3000006 2 2013年10月30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