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3版:人文

专业设置,高校说了算

  通讯员 孙菊红 记者 王婷

  本报讯 这几天,中国计量学院教务处正在酝酿一项改革——调整相关专业方向,计划增设能源计量等与当下发展迅猛的新兴行业有关的内容。专业设置,高校说了算,不必再“受困”于一堆繁琐的上报程序。

  高校的专业设置缘何由“行政拍板”转向了“高校说了算”?这与省教育厅日前出台的一项举措密切相关,在新近下发的《关于落实和扩大普通高等学校专业设置管理权的指导意见》里,凡具备有稳定的社会人才需求、学校办学符合教育部基本办学条件指标、有相关学科专业为依托、有完成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相应办学条件等的高校,允许其自主设置本校专业,省教育厅对此只进行形式审核。

  “高校是设置和调整专业的主体,管理与建设好专业是高校应有的办学权力与责任。”浙江旅游职业学院教务处处长叶志良认为,这项政策给高校带来的最大好处就是提高了“专业围着经济社会发展转”的速度,学校可以根据旅游行业和政策的变化随时增设与之相匹配的专业,或是删减掉落后的专业,这样,学校的教学和人才培养便能与社会发展更吻合。

  权力下放后,如何保证高校在设置和调整专业上主动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知识创新、科技进步以及学科发展的需要?根据我省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各高校必须在充分征询教授代表、行业企业专家和区域产业部门专家意见的基础上,科学编制学校专业发展规划,其中必须包括学校办学定位、办学条件、专业结构分析、专业主体特色、人才需求分析、分年度新增和调整专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专业建设的支持与保障措施等,每5年修订一次。省教育厅将组织专家对高校专业发展规划进行审核。审核通过者,于当年可自主设置专业;审核不通过的,按照原有专业申报程序增设专业。

  当然,在设置和调整专业时,也有一根“指挥棒”在,比如,鼓励设置我省产业转型升级、创新驱动和民生改善的急需专业,鼓励主动对接我省产业集聚区和开发区及区域性主导产业,等等。

  “我们将定期向社会公布本省鼓励类、限制类专业目录,发布近3年各专业就业、布点、招生以及社会对人才的总体需求等情况,作为高校专业设置的重要参考。”省教育厅高教处透露,省教育厅将负责高校专业设置的宏观指导和质量监控管理,对高校申报已纳入专业发展规划的专业,省教育厅只进行形式审核,对未纳入专业发展规划的专业,按原有程序办理。此外,还将建立新设专业质量监控机制,在新设专业招生一年后以及新设专业首届学生进入毕业学年时,省教育厅都将组织实施专业办学基本条件与人才培养合格评估,评估结论将作为新设专业继续招生、限制招生、暂停招生的依据。


浙江日报 人文 00013 专业设置,高校说了算 2013-10-29 3236443 2 2013年10月29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