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0版:经济·金融街

百度理财上线首日赔本赚吆喝?

跨界金融,还请正步走

  本报杭州10月28日讯

  记者 李倩

  支付宝与天弘基金联手打造的草根理财神器“余额宝”屡屡创造“神话”,另一个互联网大佬百度终于也坐不住了。

  今天,“百度金融中心-理财”平台正式上线,页面上硕大的“发财”字样甚为惹眼。1元起买、随时赎回,再加上之前宣传的8%超高年收益,百度理财一上线就因为访问流量过大陷入“瘫痪”。更惹网友吐槽的是,下午3点刚过,百度理财的页面已经挂出“会员已满”的告示,无法购买。据业内人士透露,今天一天百度理财卖掉10个亿,提前“收摊”了。

  高调发布赚足“眼球”之后,又草草收场,高收益互联网理财,究竟是馅饼还是陷阱?截至目前,互联网三大巨头——阿里、腾讯、百度全部涉足金融,互联网企业惯用的搅局式营销手段在严肃的金融行业能走得通吗?

  存疑的高收益

  “百度金融页面上看不到8%收益率的宣传字样,以前发的微博也删除了,真是浪费感情。”当网友们对百度理财8%高收益率目瞪口呆之时,百度网站已悄然隐掉了之前宣传的8%收益率的相关字样。

  上周,百度对于自己的理财产品收益的高调宣传,惹来证监会鉴定其“违规”的发话。

  不过百度并没有打退堂鼓。今天早上10点28分,百度理财如期上线,不过却不见了“8%”的字眼。根据网站页面介绍,“百度金融中心-理财”平台首期支持的产品名为“华夏现金增利货币基金”。为了让更多网民感受到互联网金融的实惠,百度方面将理财的最低投资门槛设置为1元起购,并且售后支持快速赎回,用户每天可在账户内看到收益显示,用户若赎回本金及收益可在第二个工作日到账。

  “我们从来没有说过华夏提供的某一款产品能够达到8%的收益,从来没有说过。只是百度有信心、也力求给用户这样预期的收益。”百度方面表示。

  那么8%究竟从何而来,记者注册百度理财后发现,这一产品的年化预期收益率为4%+4%。即,你存入10万元资金,到期支付4%的利息,融资方再存入10万元资金,到期所产生的4%的利息同样归你所有。“这个收益率堪比信托,而且门槛很低,贫富皆宜。但问题是,信托项目历来都是不承诺保本保收益。”业内专家分析,“这个产品可能就是一个噱头,赔本赚吆喝,整个产品规模极小,一般人或许都申购不到。”

  果然,下午3点刚过网友们就发现百度页面显示“会员已满”无法继续购买,据称是今天卖足了10个亿,提前收摊了。

  创新亦需合规

  随着互联网金融大潮涌动,互联网企业的渠道创新愈发眼花缭乱。今年6月,阿里集团携手天弘基金推出了“余额宝”。由于收益远超活期存款外加可以随时进行消费支付,余额宝上线短短6天便吸引用户上百万。

  短短半年时间,腾讯、苏宁、东方财富网、百度等互联网平台相继跟进,引发了一股互联网公司售卖理财产品的热潮。

  6月底,东方财富推出了活期宝,根据三季报的数据,活期宝业务共计实现申购交易449557笔,销售额累计为98.03亿元。腾讯财付通也迅速做出,即将联手基金公司和银行推出类似“余额宝”的产品,预计年底上线。除此以外,数米基金网在4月份上线运行数米现金宝,同花顺也不甘人后推出收益宝产品。

  这也引起了监管机构的关注。对于此前百度宣传的8%高收益,证监会就曾在23日通过官方微博表示“百度联合华夏基金推出的理财计划目标年化收益率8%,不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证监会注意到百度已就相关报道予以澄清,下一步将根据百度及相关机构报送的书面材料,对该业务合规性予以核查。”

  “金融业是一个严肃的行业,从营销宣传到信息披露,从产品设计到销售管理,都有非常严格细致的法规标准。”业内专家表示,赚眼球,造噱头固然可以,但随着互联网企业在金融领域的不断深入,合规性这柄达摩克利斯之剑,随时可能让略显生疏的互联网巨头们吃足苦头。

  互联网金融究竟该如何发展,其实仍在摸索之中。“互联网公司与金融机构合作推出创新的金融理财形态有利于金融机构发展,但互联网公司应遵循金融业相关法律法规,不能打政策擦边球。长远来看,互联网业进入金融业并不意味着可以替代银行,互联网企业也不应偏离核心业务。”业内人士如是说。


浙江日报 经济·金融街 00010 跨界金融,还请正步走 2013-10-29 3236948 2 2013年10月29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