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2版:专版

全省打击保健食品“四非”专项行动
重大案件情况通报

  自打击保健食品“四非”专项行动启动以来,全省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联合工商、公安部门,通过监督检查、举报投诉、抽样检测、广告监测等挖掘案件线索,加强了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紧密衔接,保健食品违法案件查办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现将已经结案的6起重大案件案情通报如下:

  1.绍兴市新昌县王某涉嫌销售假冒保健食品“红牛”饮料案。

  省食品药品监管局在暗访中得到线索,随即将情况通报绍兴市局。绍兴市工商、公安、食药监三部门组成调查组,开展调查取证工作,后将该案移送公安机关立案侦查。

  经查,犯罪嫌疑人薛某、杨某等人在广州市白云区人和镇鸦湖村建立了地下生产窝点,生产假冒保健食品“红牛”及普通食品饮料“加多宝”等产品,将假冒产品销往江苏、浙江、江西等12个省(市),涉案金额巨大。

  8月22日至26日的公安统一收网行动中,共抓获犯罪嫌疑人13名,打掉团伙3个,捣毁生产、仓储、销售窝点8处,现场查获假冒“红牛”、“加多宝”等品牌饮料3820箱,空瓶、管胚等包材63116个,生产流水线等制假设备18套,涉案金额1418.5万元,其中绍兴当地500余万元。

  2.台州市仙居县张某销售假冒保健食品“三宝牌珍杞胶囊”案。

  今年5月15日,台州市食品药品监管局根据广告监测发现的线索,对“仙居县健生堂”进行检查。发现该处出售名为“台湾舒筋草™洗骨胶囊”(小字体标示为“三宝牌珍杞胶囊”)涉嫌夸大宣传,且在随后检测中发现产品含有消炎镇痛药物双氯酚酸盐成份,属非法添加。

  9月中旬,各地公安机关发起了收网行动,在吉林、山东、广西以及我省仙居县,共抓获制假售假犯罪嫌疑人5名,查获大批成品,总涉案价值达700余万元人民币,共涉及25个省市。

  3.4·15生产销售假冒保健食品案。

  去年12月和今年4月,绍兴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先后接到群众举报,反映有人在酒店通过健康讲座方式促销保健食品“消栓三通”胶囊(紫竹牌双清胶囊),质量可疑。

  经侦查,查明假冒保健食品“消栓三通”在浙江、甘肃、江苏、湖南、辽宁等地有专人负责促销,主要团伙成员达40余人,涉案金额达540余万元,且该团伙建有销售网站,并配有专业销售讲师,在全国各地演讲。

  6月下旬,在公安部经侦局统一指挥下,成功抓获嫌疑人员16人,刑拘6人,打掉生产型团伙1个,销售型团伙2个,打掉生产窝点1个,捣毁仓储窝点3个、销售窝点4个,查获包装盒11.5万只,瓶子10.5万个,标签12万张,胶囊360万粒。涉案金额按销售价计算达2500余万元。

  4.绍兴市杨某等人生产、销售假冒保健食品案。

  绍兴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接群众举报,越城区北海街道玛格丽特广场有人销售冬虫夏草口服液、人体免疫白蛋白多肽希神口服液等保健食品。

  经调查,发现产品均为假冒保健食品。该团伙以“爱心中国行”公益活动为幌子,骗取老年人信任,并涉嫌诈骗,涉及5个省市,案值达2000余万元。目前,成功抓获嫌疑人员16人,刑拘4人。打掉生产型团伙1个,销售型团伙4个,查获假冒保健食品成品100箱,半成品150箱,原料葡萄糖、淀粉500公斤,包装盒5000余个,查实涉案金额按销售价计算达1000余万元。

  5.强力胶囊系列假药暨保健食品非法添加药物成分案。

  去年6月,省食品药品稽查局接到举报,反映“金葵宝”强力胶囊标注批准文号有问题。经检测,其含有西地那非和他达那非成份。

  目前,公安机关已抓获犯罪嫌疑人7人,捣毁生产窝点2个、销售窝点5个、仓库4个,共查扣8粒装金葵宝14731盒,金葵宝2粒装8879盒,涉案金额达1000余万元。涉及陕西省违法保健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已移送辖区管理部门处理。

  6.朱某涉嫌销售清血化唐TM苗特R葛灵胶囊等有毒有害保健食品案。

  今年5月,嘉兴市食品药品监管局接到消费者投诉,称其父服用了在某宾馆三楼购买的清血化唐TM苗特R葛灵胶囊,出现严重低血糖症状。经查,犯罪嫌疑人朱某制作假身份证两张四个化名,以讲座、会销形式向老年糖尿病患者推销多个非法添加的假冒保健食品。6月28日,全国集群战役同步发动收网,北京、天津、重庆、湖北等地公安部门同步发动收网行动,各捣毁1个销售窝点,采取刑事强制措施4人,涉案金额达3000万元。


浙江日报 专版 00012 全省打击保健食品“四非”专项行动
重大案件情况通报
2013-10-29 浙江日报2013-10-2900007 2 2013年10月29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