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4版:人文·理论视野

以沟通与信任重建医患关系

  有这样一个数据:78%的医师不希望子女从医,希望“子承父业”的医师比例仅为6.83%。这是来自最新医师执业状况调查的统计,看后让人五味杂陈。这一数字透露出的,不仅是医生群体职业认同感的失落,更有当下医疗体制与环境亟待改良的现状。

  再来聚焦最近几起新闻事件:10月21日,广州广医二院的三名医生遭到患者家属的殴打致重伤;10月25日,浙江温岭第一人民医院患者刺伤医护人员致1死2伤;10月27日,江西南昌第一医院护士被一持刀男子劫持。可以说,医患矛盾已是一个“久治不愈”的老话题,从医疗纠纷到暴力冲突,频频受到伤害的,不仅是那些无辜的医生和患者,还有人们对于医生职业的信仰,更有愈加充满隔阂的脆弱的医患关系。

  从古至今,医生救死扶伤,向来受到人们的尊敬和爱戴。按常理讲,人们生了病,去医院看病,将身体健康全权托付给医生,按照医嘱吃药、治病,这一切都再自然不过。医生体谅患者病痛,全力医治,患者全心信任医生的品德与医术,这其中有体谅、有关怀、有信赖、有感激,本都是最朴实真挚的感情。可是,不知从何时起,这样的感情变得稀少而脆弱,取而代之的是相互猜疑、冷漠、责难,甚至暴力伤害,我们的医患关系究竟出了什么问题?

  事实上,剪不断理还乱的医患关系,矛盾根植于存在着诸多问题的医疗体制之中。医疗领域的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优质医疗资源不仅供给不足,并且分布不均,导致医护人员的工作量激增,留给每个病人的诊疗时间愈来愈少。同时,还存在着过度医疗、以药养医、医德不正等现实问题。也正因此,近年来医生群体的形象趋向负面,患者对于医生的信任也日趋薄弱。

  如果说体制问题是造成医患矛盾的外因,那么沟通与信任问题就是内因。医生与患者之间,缺乏的是对彼此的体谅、理解与信任,缺乏的是有效沟通与疏导的机制。一个医生有问题,不代表个个医生都有问题。实际上,大多数医生都是本着无私的心,努力救治每一个病人。或许,他们因为每天要看上百名病人,疲乏劳累、难有笑容、解释简略,作为患者,能否给予一点体谅和理解?同样,患者治病心切,可能心中疑问很多、情绪激动,作为医生,是否应该多一些关怀与包容?当然,这其中涉及到医患之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建立平等有效的沟通渠道,非常必要。试想,倘若每个医生都慎重对待患者的疑问哪怕是反复提问,帮助疏导焦虑心理,或邀请心理专家及时干预,倘若患者对医生多一些信任,接纳医生的结论和建议,采取积极方法解决疑惑,矛盾就可能不会激化,或许悲剧就不会发生。

  其实,当发生医疗纠纷时,无论怎样的无助、怎样的怒火,都不该付诸暴力。暴力不能解决问题,只会带来更多的问题。问题在于,目前解决医疗纠纷尚欠缺成熟的疏导与调解机制。针对医疗纠纷,虽有较明确的法律条款,但诉讼的周期长、耗资大,大多百姓承受不起。此时,建立权威中立的第三方调解机构,完善第三方调解制度,规范责任认定与处理机制,实行事前、事中有效干预,就显得非常必要。从某种意义上说,医院建立心理疏导机构比配备保安更为紧迫。

  解决医患矛盾,只可疏不可堵。医生与患者之间,不该有那么多隔阂,更不该一个带着保安、一个藏着尖刀,彼此对立。建立起一个好的沟通与疏导机制,维护好医生与患者双方的正当权益,增进彼此之间的理解与信任。重建医患关系,培养医患感情,改革医疗体制,需要医生、病人、政府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浙江日报 人文·理论视野 00014 以沟通与信任重建医患关系 2013-10-29 3235821 2 2013年10月29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