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9版:专版

“会馆”升级 “大使”助阵 共建共享 持久惠民

黄岩文化礼堂:橘乡农民的精神家园

  “会馆”升级 “大使”助阵 共建共享 持久惠民

  黄岩文化礼堂:橘乡农民的精神家园

  文/李鹤琳

  绿树垂绦、小桥流水,贴着养生经的文化长廊里,村民三三两两在散步、锻炼……重阳前夕的西城街道下埭头村,呈现一派悠然。村中心依湖而建的文化礼堂门口,银发老人络绎不绝。60岁的村民缪文通在一层的书吧看完台一医院义诊后来到隔壁大礼堂,正赶上敬老越剧演出《手心手背都是肉》,台下满满坐着的老头老太看得直乐呵。

  空闲时间去文化礼堂瞅瞅有啥新鲜事儿,已经成了缪文通和村民们每天的“必修课”。“活动隔三差五就有,一个也舍不得错过。”缪文通说。

  下埭头村的景象是台州市黄岩区文化礼堂建设的一个缩影。为进一步丰富农村文化生活,打造农民的精神家园,黄岩区以建立农村文化活动集聚地、乡村历史文脉及文化基因传承的大平台和正能量的辐射源为目标,在19个乡镇街道确定了30个村居,作为首批示范性农村文化礼堂工作的创建点。

  集学习、文化、交流、服务等于一体的农村文化礼堂在村庄扎根落户,展示着各村的村史村情、乡风民俗,为村民带来丰富多样的文化大餐。预计到2015年,全区文化礼堂将建成100家。目前,各个乡镇街道的建设工作正紧锣密鼓,文化集聚效应逐步显现。

会馆乐家园

  在下埭头村的文化礼堂,“农民学习会馆”的匾额依然清晰可见。事实上,这也是黄岩不少文化礼堂的“前身”。村支部书记黄绍友说:“会馆让很多村民尝到甜头,文化礼堂建设也就水到渠成了。”

  充分利用农民学习会馆4年的创建经验,是黄岩文化礼堂建设的厚实基础。作为东海之滨的改革开放先发之地,早在上世纪90年代,黄岩就进入全国百强县行列。新世纪以来,全区掀起了一场文化建设热潮。但与热闹的城区群众文化形成反差,农村文化一直不温不火。文化设施陈旧老化,阵地建设相对滞后,让农民对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缺乏热情,看电视、打扑克还是主流。

  从2009年开始,黄岩全面开展农民学习会馆的创建工作,讲堂、书屋、活动室、健身园等应运而生,橘乡大地的126个中心村实现了全覆盖,培育新型农民的摇篮呼之欲出。

  今年以来,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在原有会馆基础上,进行了功能拓展和规划提升。文化长廊里,乡风民俗、特色物产展示起来了,文明榜、孝贤榜、功德榜、能人榜贴起来了;讲堂中,“最美黄岩人”“道德模范”“好邻居”“好媳妇”等评选一一登场;广场上,春节祈福、元宵抬阁、重阳敬老和七岁开蒙礼、十八岁成人礼等活动接二连三。文化综合体的群落渐渐形成,礼堂成为农民的心灵家园。

  “前期农民学习会馆的创建,让黄岩文化礼堂的建设条件比较成熟。”黄岩区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叶嫦君介绍说:“文化礼堂与原有农村文化设施最大的不同在于,它承载了农村整个精神文化的建设。依托农民学习会馆、文化俱乐部等现有设施,各地采用改建、扩建等形式,以开展文明礼仪和各类文体活动为主载体,把传承传统文化和弘扬主流价值结合起来,让农村文化礼堂更富生命力。”

  注重民俗民间文化的挖掘、收集、提炼,这是黄岩文化礼堂的创建理念。体现生活化、本土化的特质,风格迥异的文化礼堂品牌正在形成。院桥镇繁荣村综合性文化礼堂创“新老繁荣人”欢乐之家,沙埠镇栅溪村文化礼堂展示历史悠久的青瓷文化,西城街道下埭头村的文化礼堂走文体生态相结合路线,高桥街道崇德会馆以台州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评书传承人胡从德传承民间评书为主特色,宁溪镇老街区文化礼堂以其古朴厚重的老区公所为基地,呈现西部民风古韵……“一村一色”“一堂一品”的文化礼堂在橘乡大地上悄然绽放。

  服务升级后,标准更细化。从礼堂面积、管理人员、活动经费、社团小组、开放时间到活动次数等,黄岩区对文化礼堂的三类划分标准做出了细致规定。例如,想要成为一类礼堂,5支以上的兴趣小组,每周不少于6晚的开放时间,每月1次的各类讲座等,都是必不可少的。

以文聚民心

  搭好阵地、聚集人气,文化礼堂像一块磁石,吸引着远近的新老村民。通过优化学习宣教、文化传承和交流服务功能,礼堂以文“化”人的集聚效应渐渐体现。

  编写通俗实用的学习教材,普及实用知识和劳动技能,组建随乡入俗的宣教队伍,文化礼堂正成为学习主阵地和宣传主战场,让农民“用得上”“学得好”“听得进”。

  精心编印的8个专题系列乡土教材,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解读理论政策、传授实用知识、传播文明理念,深受农民喜爱。发动种养殖大户和农技土专家进礼堂开展农机讲座,到田间地头手把手传授经验,提高了农民的种养水平,增进了农民的科学素养。建立全区文化礼堂师资库,配备讲师100余名,为农民量身定制形势政策、种养技术、法律法规、养生保健等精品课目200余个,制作“课目菜单”供各礼堂按需点单,深受群众欢迎。

  几年前,富山乡李家山村还是荒地成片,“无人看管,无人种植”成普遍现象。该村两委班子积极想办法,以高山蔬菜为特色主导产业,出台土地流转、成片奖励、出资农具等惠农政策,突出发展尖椒、四季豆、红茄、黄瓜等市场潜力大、经济效益好的特色作物。李家山村礼堂成立了高山蔬菜种植协会,吸引全体村民参加,全村合力打造的“富顶牌”高山蔬菜远近闻名,村民年收入少则五六万元,多则十几万元。

  文化礼堂里,李家山村的能人榜和蔬菜发展史一一上墙,传递着高山上的“正能量”。村民在这里交流蔬菜种植技术,听专家讲解农技知识,阅览通俗实用的系列乡土教材,切磋农业技术的过程中,心与心贴得更近了。

  通过组建农民文化团队,开展文化礼仪活动,弘扬民间民俗文化,文化礼堂成了礼仪传播所。全区各礼堂组建合唱、戏剧、书法、武术、烹饪、垂钓、棋类等各类农民文化社团100余个。成果展示展演大会、千人排舞展示周、腰鼓健身展示周、书画大赛、合唱大赛等各类群众性文化活动,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在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和重要节庆假日开展的文明礼仪活动,则重在传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文化窗”“文化墙”全面展示各村的发展沿革、乡风民俗,在梳理村庄特有文脉的过程中,凝聚着村民的思想和力量。

  下埭头村是整体搬迁改造的城中村。村里建有公寓式住宅600多套,各种公共服务设施和商业网点齐全,但不少村民,尤其是老年人,对新家还是缺乏归属感。在全面提高居住条件的同时,下埭头村着力建设“生活富裕、精神富有”的幸福村居。文化长廊记录着从明朝末年至今的村史,提醒村民“我从哪里来”。腰鼓队、摄影兴趣小组、乒乓球兴趣小组等9支文化队伍的建立,使村民在互动中逐步培养起身份认同。

  今年7月,全村17对金婚夫妇在文化礼堂举办了集体庆典。老人们互戴金花、互喂生日蛋糕,讲述幸福的小故事。婚龄最长的一对夫妇的即席谈,相濡以沫的脉脉温情感动了在场的每一位村民。“平静中透着滋味,这就是咱下埭头村的生活。”村民王平说。

  除了学习宣教和文化传承,黄岩文化礼堂还重视交流服务功能,成了农民的交流议事馆和便民服务室。各村经常在文化礼堂开展热点难点问题的讨论交流,凡涉及村重点发展项目及村民切身利益相关的事项,如征地拆迁、农村合作医疗、社保医保等群众关注的问题,都会组织各类听证会、协调会、评议会。村民在礼堂里聊天、谈心,排解情绪、消除误会、化解矛盾。此外,全区特别是西部山区文化礼堂和城郊流动人口较多的文化礼堂内设有百姓百事代理室,依托文化礼堂举办未成年人假期托管班,免费提供学业辅导、亲情陪护、技能培训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在服务群众中温暖民心。

  繁荣村全村常住人口1506人,外来人口1800人。在这个外来人口大于常住人口的村里,文化礼堂让两个群体更加融合。暑假,礼堂举办免费学习班,120多名新老村民的孩子结伴前来,一起读书、游戏、学画画。“我们家长少了后顾之忧,工作起来更安心了。”绍兴来的“新村民”刘峰勇说。

  今年8月,繁荣村合唱队在台州市农民合唱节上获得二等奖,副队长孙秀菊手握奖杯不禁喜极而泣。“54名队员中,外来人口占一半哪!大家天天在一起刻苦排练,时间不长却进步很快。这个奖杯,也是颁给所有新老‘繁荣人’的。”她说。

草根织大网

  走进黄岩文化礼堂,除了一应俱全的文化设施和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乡村大使的忙碌身影,也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遍布橘乡大地的草根“大使”,用勤劳的足迹织起一张无形网,架起党与群众的“连心桥”。

  “老胡,再给我们讲个故事吧!”高桥街道八份村的崇德礼堂内,村民边拍手叫好边起哄。63岁的评书爱好者胡从德眼睛一转,关于邻里和睦相处的黄岩白搭段子就开讲了。“什么都能编成顺口溜,老胡的这张嘴真是一绝!”高桥街道宣传干事季中奎说。

  胡从德是台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也是黄岩文化礼堂聘请的乡村大使,像这样的“大使”,全区目前共有268位。从农村挑选出对当地风土人情、社会经济、物产文化等有全面了解的民间优秀人才,以三句半、顺口溜、唱道情等乡土文艺形式讲述老百姓身边的人与事,“大主题”和“小切口”相结合,乡村大使们走出了一条“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农村社会宣传新路径。

  在北洋镇的潘深河大讲堂,普通村民潘深河老人坚持为村民义务上课,抄写了300多张纸,内容包罗万象。改革开放、热点时评、新农村建设、健康起居等,都是老潘从新闻里收集材料加以编排而成,让村民听得懂、记得住。班里的大部分老年学生目不识丁,虽看不懂文字,但听得懂老师用方言传达的知识内容,更感受得到洋溢在课堂上的欢乐。

  上郑乡的郑英俊有“黄岩赵本山”之称,15岁就登台表演,他一开口,左邻右舍没一个能在家坐得住的,都不约而同跑来听。吹拉弹唱样样通,嬉笑怒骂话藏理,有郑英俊在的地儿,就是个热闹地儿。在文化礼堂,郑英俊的创作迎来了新空间。多城同创、婚育新风、安全生产等精神,成了他白搭的新主题。《老硬入党》、《青山绿水蓝蓝天》的演出轻松有趣,为村民所喜闻乐见。不仅老人爱听,年轻人也是他的“粉丝”。

  在久久艺术团,一群离退休老同志或拉胡琴,或吹唢呐,或背唱词,或走台步,一招一式有板有眼。他们演奏的传统乐曲,选唱的革命歌、民歌和越剧选段,给橘乡大地的许多村民带来欢声笑语。“文化礼堂提供了一个发挥余热的舞台,日子过得充实,心里也更踏实了。”团员韩薇薇说。

  民间艺人其实只是乡村大使的一小部分,种养殖户、手工业者、建筑工人、教师、家庭主妇、外来媳妇等,都在逐步壮大这支队伍。他们中年龄最大的已76岁,最小的才10岁,通过海选、初赛、决赛和风采展示大会4个步骤,被多渠道地从民间发掘出来。在“乡村大使俱乐部(协会)”里,分散于各乡镇的人才一起切磋技艺、交流经验、分享成果,集体创作的优势得到了极大发挥。

  乡村大使是活跃在礼堂舞台上的明星,而在台下,还有一群默默奉献的人。在黄岩农村,由热心村干部和村民组成的管理员队伍,由设计、礼仪、文体特长人员组成的指导员队伍,以及来自社会各界各行业的志愿者们,是文化礼堂得以持续运转的坚实保证。

  共建共享、持久惠民,橘乡大地的文化礼堂,正焕发出勃勃生机和活力。

  (本版图片由黄岩区委宣传部提供)


浙江日报 专版 00019 黄岩文化礼堂:橘乡农民的精神家园 2013-10-28 浙江日报2013-10-2800006;浙江日报2013-10-2800007;浙江日报2013-10-2800010;浙江日报2013-10-2800013;浙江日报2013-10-2800008;浙江日报2013-10-2800009;浙江日报2013-10-2800011;浙江日报2013-10-2800015;浙江日报2013-10-2800016;浙江日报2013-10-2800017;浙江日报2013-10-2800023;浙江日报2013-10-2800024;浙江日报2013-10-2800025;浙江日报2013-10-2800029 2 2013年10月28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