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7版:新闻时评

没有压力的英语更可爱

  新闻背景:高考改革终于在北京开启破冰之举。近日,北京公布中高考改革方案,2016年起高考英语由150分减为100分,并实行社会化考试。江苏、上海、山东等省市也相继传来消息,将英语作为高考改革的重点。一时间,关于“英语考试到底该如何改”引起广泛关注。

  英语回归语言工具本意

  @樊畅:呼吁高考改革,不等于取消英语考试和英语教学。我们不能走向另外一个错误的极端。多数地方的高考英语改革方案,不论是更换测试题型,还是降低英语卷面分数,均在重视提升考生英语实际应用能力,设法避免教学中的“高分低能”和“哑巴英语”现象,更符合应用型英语教育的宗旨。

  中国新闻网:此前有学者称,国学之所以式微,乃因教育体系中将英语的地位放得过高;更不乏有人将英语上升到民族文化的对立面,这些显然都有悖教育规律和现代文明的发展趋势。高考英语改革,只是代表英语科目在考试体系中的弱化,而非等同于弱化其作为一种语言的重要性。

  新华每日电讯:降低英语考试分值绝不是英语学习不重要,不是我们学习和借鉴西方文化的步子变小。我们仍需要加强外语和涉外专业人才的选拔、培育,并做强做精外语等涉外专业类院校和研究机构,为国家对外开放培育更多更好专业人才。

  京华时报:减少英语、增加语文分值的调整,真正的用意,是对近年来整个社会重英语、轻母语倾向的纠正,对国内英语教育教学课多时长、学习收效差、应用不足问题的努力回应。此外,它也是一个正在因为经济实力增长而逐渐回复自信、重新打量自己的文化源流,重新评判自己和世界之间关系时的必然选择。

  四川在线:就像高考无法决定一个人的命运那样,英语高考同样也无法决定英语的命运。英语不只是一种读写的语言工具,更可以帮助打开另外一个世界。这个世界非常不同,也许可以扭转一个人的命运。如果说参加高考是对自己负责,那么,学好英语就是对自己的未来负责。

  英语教育现状有望改变

  新京报:现在将英语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孩子们,那些真正对英语有兴趣,或者需要深造的孩子,他们仍有机会接受到更好更深入的英语教育,国家、社会会提供无数的可能。而那些对英语没兴趣,或者将来英语对他的一生意义不大的人,就可以有更多的时间精力去学习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东西。无论对爱学还是不爱学英语的人来说,这都是一种解放。

  南方都市报:教育界不要继续在强化弱化英语教育的话题上纠结,而应考虑如何去“深化”英语教育,比如利用名校公开课和网络资源,改进正规教育中的教学思维和教学方法,让学校英语教学卓有成效,这才是最为合理的做法。

  腾讯:降低高考英语分,对于一些报考与英文联系并不密切的专业的学生来说,可谓是福音,能够减轻不少学生负担。进而算作等级,对于一些有英语这方面爱好的考生,或是相关专业的学校择优录取学生,则会更有针对性。不少网友表示,“没有压力”的英语,相反才更“可爱”,更容易引起学生沟通交流的兴趣,从而使英语教育回归本意。

  北京青年报:英语考试未来向社会化考试方向发展后,英语考试将逐渐成为一种有公信力的水平认证,参加高考的学生对于英语培训的需求将会减少,因此,以应试为目标的英语培训班应该会减少,培训机构在英语培训方面将进一步向出国培训进行倾斜。

  高考改革只迈出了一步

  现代教育报:以考改促教改,真正发挥考试指挥棒作用,一则改变当下愈演愈烈的应试化和功利化的教育教学,回归育人为本的教育规律;二则应着眼于促进社会公平,发挥社会阶层调节器之功能,打通人才培养的立交桥。倘若这些都不做根本性的变革,不但减了分的英语改革变得意义不大,加了分的汉语恐怕也只会带来虚假的繁荣。

  扬子晚报:高考改革绝不可能只是单一的改革,无论是最近引发热议的“取消高考加分制度”,还是如今“弱化英语”的举措,都只是教育改革的重要拼图。完成了一块拼图,固然值得高兴,因为这也是一种进步,但不能满足于现状,而应继续推进高考改革向深水更深处迈进。毕竟,公平与科学才是高考改革的最终旨归,那需要无限的努力。所谓公平,便是保证每一个学生有均等的机会;所谓科学,则是对每一个学生的评价体系必须中肯,不能厚此薄彼。

  @光明网评论员:北京此次高考改革更值得注意的部分可能被忽视了,那就是“实行社会化考试,一年两次考试,学生可多次参加,按最好成绩计入高考总分”。考试本身的多元化、多层次化,考题设计的科学化、人性化,考评标准的合理化和包容性,虽是老调,但仍需重弹。因为它们始终是高考改革的关键所在,是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关键所在,也是创造多样化的社会上升渠道、分散消化社会诉求的出路所在——而且至今还未实现。

  @龙敏飞:高考改革的步伐,远不止英语这一环节。过分地关注“弱化英语”,很可能遮蔽了高考改革的真问题。在“弱化英语”之外,高考改革的拼图还有不少。如异地高考、高校去行政化、多元评价体系等等。

  光明日报:教育改革,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希望看到,教育主管部门有更加开放、包容的胸怀,真正汲取社会各界的真知灼见,不断充实完善现有政策;新闻媒体在准确传递信息的同时,以理性平和的心态引导公众思考和讨论;广大的学生家长,拥有更多的信心,相信在均衡教育的背景下孩子必将拥有美好的明天;我们的老师们,也该认真思考如何进一步转变教学方式,真正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浙江日报 新闻时评 00007 没有压力的英语更可爱 2013-10-27 浙江日报2013-10-2700014;3232301 2 2013年10月27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