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4版:人文·理论视野

发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主力军作用

——深入学习贯彻全省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

  最近,省委召开全省宣传思想工作会议,认真学习贯彻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研究部署我省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要求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要求上来,始终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不断巩固壮大主流舆论,推动文化为民惠民,努力把我省的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省社科院作为意识形态的重要阵地,应当切实肩负起自身的职责重任,发挥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主力军作用。

  一、建设马克思主义的坚强阵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校、干部学院、社会科学院、高校、理论学习中心组等都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必修课,成为马克思主义学习、研究、宣传的重要阵地。这一重要论述,既为新时期宣传思想工作部门树立了新的目标,也为社科院建设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实践表明,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因此,我们在集中精力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一刻也不能放松和削弱意识形态工作。一定的思想文化是一定经济政治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哲学社会科学作为文化的理论形态和核心部分,在意识形态领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新时期新阶段,我国意识形态领域长期面临各种思想文化的影响,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和宣传思想工作,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断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

  省社会科学院,是全省哲学社会科学综合研究中心,是为省委省政府提供决策咨询服务的重要机构,是我省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主力军。我们要以全国、全省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进一步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坚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深入研究和回答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不断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这是省社会科学院重大职责所在,也是时代赋予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重大历史使命。

  马克思主义研究,从来就不是书斋里的学问,而是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现实性针对性实践性很强的理论研究。当前马克思主义研究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为主要内容,既要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问题,又要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大现实问题;既要深入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问题,又要深入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问题;既要创作更多优秀的马克思主义精品力作,又要及时做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成果转化。总之,我们要站在时代和实践发展的最前沿,紧密结合中国国情和中国实际进行深入思考、深入研究,才能拿出党和人民需要的、经得起时间和实践检验的、高质量的科研成果,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二、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的统一

  党性和人民性的关系,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必须准确把握和严格遵守的重大原则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统一的。从本质上说,坚持党性就是坚持人民性,坚持人民性就是坚持党性,党性寓于人民性之中,没有脱离人民性的党性,也没有脱离党性的人民性。这一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根本立场和基本要求。

  建设马克思主义坚强阵地,必须解决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为了谁”的问题,始终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的统一。哲学社会科学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哲学社会科学具有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的重要作用。纵观古今,哲学社会科学始终是变革社会、推进发展、创新制度、智力支持的理论先导,同时也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创造物质文明的精神动力,以及发展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完善人类自身的智慧源泉。哲学社会科学对于提高社会大众的认识能力,培育社会共识,把握社会发展规律,推动历史发展和进步具有重大的作用。因此,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必须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的原则。

  坚持党性,核心就是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站稳政治立场,把坚定研究和宣传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放在首位,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的各项部署,把中央及省委精神与具体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不断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

  坚持人民性,就是要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观,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深入调查研究,把握时代脉搏;针对人民群众关心的教育、就业、医疗、住房、生态环境、食品安全等问题,深入基层、深入生活、深入群众“接地气”,从第一线获得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需的鲜活的材料,使科研成果具有坚实的基础,提出有现实针对性的思路、对策;及时推进科研成果转化,把服务群众同教育、引导群众紧密结合起来,把反映需求同切实解决问题结合起来,引导心理预期,增进社会共识;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的功能和作用,不断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满足人民精神需求。

  三、不断推进一流省级社科院建设

  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的教导,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秉持“贴近决策、贴近实际、贴近学术前沿”的办院理念,以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以打造马克思主义理论高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型智库和一流省级社科院为目标,奋发有为、创新求变,努力开创我院各项工作新局面,为加快推进文化强省建设,繁荣浙江哲学社会科学,干好“一三五”、实现“四翻番”,建设“两富”现代化浙江作出新的贡献。

  目前我院提出并正在实施“一流省级社科院建设工程”。通过艰辛努力,力争到2015年,在思想库和智囊团的建设上取得突破,形成有别于高校和党委政府研究室的比较优势;在重点学科和特色学科的建设上取得突破,推出一批有代表性的精品力作;在体制机制和人才高地建设上取得突破,使资源配置明显优化,管理水平明显提升,发展后劲明显增强;在传播平台和学术刊物建设上取得突破,使全院的学术影响力、决策影响力、社会影响力和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提升。到2020年,总体上建成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省级强院”和若干方面处于领先水平的“国内名院”,进入一流省级社科院行列。我们的总体思路和主要举措是“一二三四五”,即:

  围绕“一个目标”,始终把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高地、社会主义新型智库和“一流省级社科院”摆在突出位置上。打造马克思主义理论高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型智库和“一流省级社科院”是我院的办院目标,是实现我院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省委对我院的殷切期望。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要紧紧围绕发展目标,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科学发展为主题,脚踏实地,坚定不移地向着办院目标迈进。

  坚持“两轮驱动”,真正使学科发展和智库建设相得益彰、同步推进。学科建设是新型智库的基础性建设。深入实施即将出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稳步实施院重点学科与特色学科的遴选、评审和经费支持工作,真正把学术基础好、学科队伍强、指导作用大的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作为我院的创新发展学科。

  落实“三项要求”,把“多出成果、多出精品、多出人才”落实到科研人事管理中去。强化重大科研项目管理,完善项目设置方案,优化经费资助方式,通过严格的课题项目的过程管理和成果评审,为多出成果、多出精品、多出人才营造良好环境。

  实施“四大发展战略”,扎实推进“科研立院、人才兴院、创新强院、开放办院”战略。科研工作是社科院的“生命线”,是立院之本、发展之基。牢固树立以科研为中心的意识,加大科研组织管理,完善科研机制,加大科研成果的推介和宣传,努力扩大我院的决策、学术和社会影响力。

  推进“五大工程”,努力开创以科研为中心各项工作的新局面。一是依托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理论支撑课题、智库报告、年度形势分析会和《浙江蓝皮书》系列四大平台,推进智库建设工程;二是发挥团队优势,推进区域特色文化研究工程;三是突出重大项目,推进方志强省建设工程;四是把握发展时机,推进学术名刊打造工程;五是创新工作思路,推进创新人才培育工程。

  【作者分别为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院长】


浙江日报 人文·理论视野 00014 发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主力军作用 2013-10-25 3217072 2 2013年10月25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