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20版:政治纵深·视野

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

心理,别感冒了

  核心提示:

  抑郁,也被称为“心理感冒”。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抑郁,就在这个时候袭来。情绪低落,郁郁寡欢,甚至做出各种过激行为……这些由抑郁心理导致的种种社会问题,亟需寻找破解良方。

  28岁的陈彪(化名)是杭州某银行职员。在外人看来,他收入丰厚,衣着光鲜,令人羡慕。但最近,同事发现陈彪的行为变得诡异:平时爱开玩笑的他,一下子沉闷了许多;常常躲在楼梯拐角,低声细语打电话;周末约他放飞心情,也多次被婉言谢绝。

  “他会不会犯了什么事?”“是不是准备跳槽了?”一时间,关于他的猜测四起。

  事实上,陈彪却是有口难言。前段时间,他被医生诊断出得了轻度抑郁症,眼下正在积极配合治疗。“差点连饭碗都没了!”他有些后怕地说。

自述:

病毒潜伏在身边

  近日,陈彪向记者讲起了自己那段灰色的心理历程:

  我从事银行工作4年多时间,每个月收入上万元,时常出入高档场所。但这样一份光鲜的工作,带给我更多的并不是快乐。

  也许很多人不知道,银行的工作不轻松。尤其是单位对点钞、计算机速算的要求比较高,还经常组织员工考试,进行排名。记得刚进银行时,领导让我们练点钞,我还觉得挺新鲜,努力想“点”出好成绩。但时间一长,新鲜感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厌烦。我的点钞技术一向不怎么样,每每看到一叠叠练功券就感到害怕,觉得自己肯定练不好,因而压力很大,练习时心情特别紧张。这样的情况持续了大半年时间,我的点钞技术还是不见起色,考试成绩总是在合格与不合格之间徘徊,心理压力越来越大。此后,由于连续两次点钞考试没合格,我内心很自责,同时也觉得在单位没面子。渐渐地,我觉得同事看我的眼光不一样了,自己有点抬不起头,巨大的心理压力让我有时喘不过气来。

  因为我人比较开朗,脑子也灵光,单位领导原先准备把我当作业务骨干来培养,我也很想干出一番事业来。但我发现,自己干什么都不再有兴趣了,工作上的事能推则推,向来健谈的我变得沉默寡言,平时老觉得疲乏无力,打不起精神,还烦躁不安,遇到点小事就发火;夜晚躺在床上,脑海中一遍又一遍地浮现工作做不好的情景,焦虑得难以入睡,后来发展到严重失眠,需要借酒消愁,结果是愁上加愁。起初,我去了几家综合性医院,做了不少检查,但都查不出病根。最后,在家人的建议下才找心理门诊。当医生确诊我患了抑郁症时,我有一万个想不通:“我怎么会得抑郁症呢?”

  经过医生的疏导和一段时间的药物治疗,我的心态渐渐恢复正常,工作积极性又回来了。

  “其实,像我这样有抑郁情绪的,在我的熟人圈里还有不少。”陈彪对记者坦言,有的也是银行职员,单位领导要他们拉存款;有的是保险公司职员,疲于应付业绩考核。他们的共同点,就是身上背负着很大的压力,时间一长,就抑郁了。“只不过大家都没在意,没想到抑郁情绪的危害会这么严重。”

把脉:心理感冒危害大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承受的有形无形压力越来越大,抑郁群体的数量正在扩大。日前,淘宝网根据近5个月的助眠产品眼罩、耳塞的销售情况,绘制了一张“失眠地图”。结果显示,上海、北京、杭州、深圳、广州分列“失眠城市”前5位。一线城市纷纷“中枪”,而杭州是惟一一个上榜的二线城市。

  众多杭州网友自曝的失眠原因,主要有3大类:一是心理压力大;二是居住环境吵;三是晚睡强迫症。有关医生提醒,失眠和“感冒”一样,都是疾病的症状表现。而导致失眠的各种因素中,焦虑占六成,心理抑郁占两至三成。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数据显示,抑郁症在全球10大疾病负担谱中名列第5,预计到2020年将跃升至第2位。

  或许不少人认为,抑郁并不能算作疾病。但实际上,这种不良情绪如果得不到及时纠正,很可能引发一些极端事件。今年中秋佳节,沈阳市铁西区南九西路某小区内,3岁男童小宝(化名)被患有抑郁症的母亲从7楼抛下,一个小生命就这样逝去。而像这样的人间悲剧,不是个例。前不久,永嘉县一名刚满10个月的女婴因哭闹不停,被患精神疾病的母亲尤某用小盖被捂死。

  与此同时,近年来,公务员因抑郁自杀也并不鲜见。今年8月,江苏盐城阜宁县国税局工会主席曹某被人发现在该局办公楼内自缢身亡,当地官方人士称,曹某罹患抑郁症多年。

  “随着秋季的到来,医院接诊的抑郁症患者比以往明显增多,有些人是由于没有坚持服药,导致病情复发;还有些是首次来就诊的,其中职场中年人占了较大一部分。”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心理咨询师徐助建说,有抑郁情绪的人群数量在逐年增加,发病率也逐年高涨,主要原因是在工作、人际关系上压力都有所增加。尤其是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群体,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在自身压力和外界环境的综合影响下,很可能出现抑郁问题。

开方:心病更须猛药治

  在单位工作时脸上常常挂着甜甜的微笑,一回到家就长吁短叹、愁眉不展,张先生对妻子近来的情绪变化感到奇怪。他的妻子去年3月产后复出,应聘成为一家外贸公司的业务经理。但仅过了半年时间,他就发现妻子一回到家就无精打采,见到家人爱理不理,但当她接到同事或客户的电话时,立马又变得笑声朗朗、眉飞色舞。原来,张先生的妻子得了当下都市白领常见的一种心病:“微笑性抑郁”。患者尽管内心深处极度痛苦和压抑,表现得却若无其事,甚至面带微笑,但这种微笑是出于工作的需要、面子的需要、礼节的需要等,并非发自内心。据了解,“微笑性抑郁”常见于那些学历较高、有相当身份地位且事业有成的人士,特别是高级管理和行政工作人员。

  有关专家认为,社会转型期人们对精神和物质追求的严重失衡,是导致诸多精神问题的根源。人是精神实体的人,如果长期忽视自己的真实感受,各种心理问题就会暴露出来。

  “心病还须心药医。”徐助建建议,要远离抑郁情绪,就要多给自己一份关爱。如增加抗压能力,多参加娱乐活动;学会面对自己,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时时保持积极心态,乐于面对挑战,但不强迫自己追求能力以外的事情。同时,有了心理问题要找到发泄途径,及时把情绪宣泄出来。

  当下有一种观点认为,“抑郁”是人类正常心态的一种,如果有强大的爱的力量支撑,完全可以走出来,这个爱包含着对自己的尊重和对外在世界的关爱。对此,徐助建认为,消除个人的抑郁心理,离不开社会的支持。如社区可以给生活上遇到困难的人群提供支持和帮助;单位应该给予工作中遇到问题的员工更多关爱。徐助建曾遇到一位同样来自医院的病人,她的工作量实际并不大,但主管对她的负面评价让她很难承受,终于有一天情绪崩溃。“社会多一份宽容,多一份关爱,就能让很多人不受抑郁心理的困扰。”

  对此,有社会学专家指出,一个社会的和谐程度会影响到人们的心理状态,当各种社会制度都比较健全,人们的各种福利都能够得到保障时,抑郁的情况会比较少,因为这时人们会有种安全、安定的满足感。因此,治愈心灵的感冒需要社会和个人共同的努力。

  ■专家观点

  省心理卫生协会理事长赵国秋:抑郁症是一种心理疾病,它的发生与现代生活压力大有关。不能简单地把心理卫生工作看成是一项纯医学,而是应当从和谐社会的高度更全面地理解这项工作。预防抑郁症是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引起重视。人们应该像了解感冒一样了解抑郁症,而不是要走到自杀边缘甚至悲剧上演,才发现原来“杀手”就在身边。


浙江日报 政治纵深·视野 00020 心理,别感冒了 2013-10-24 浙江日报2013-10-2400013;浙江日报2013-10-2400012;浙江日报2013-10-2400015;浙江日报2013-10-2400020;浙江日报2013-10-2400017;浙江日报2013-10-2400025;浙江日报2013-10-2400026 2 2013年10月24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