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9版:经济

高投入、低产出的状况亟待改变

蚕桑业,期盼破茧成蝶

  蚕桑是淳安县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全县的优质蚕茧比重约占全国总产量的10%,是为数不多的国家级优质茧基地,也是目前全省蚕茧质量最好的地区。可从2009年开始,淳安县养蚕农户、饲养蚕种量和蚕茧产量开始下滑,蚕桑产业的规模不断缩减。尽管淳安县茧丝绸总公司采取了一系列减缓产业下滑的措施,蚕桑产量的年降幅仍达10%左右。

  丝绸是湖州市最主要的特色纺织。今天的湖州每年生产出占中国三分之一、世界四分之一的绸缎,需消耗2万多吨优质茧丝。可是,湖州却要向外买茧买丝来满足生产高档丝绸的需要。

  一头需要优质茧,一头却在缩规模。问蚕农说因为收益不大,问厂家说因为优质原料紧缺造成了亏损。这引起了我们的担忧:浙江丝绸大省的桂冠会不会保不住?

  劳动力成本上涨、从业人口老龄化、产业规模持续下降,浙江的丝绸产业链,如何从原料、加工和产品环节进行联动突围,蚕桑产业的出路又在何方?

养蚕业后继乏人

  9月中旬,千岛湖畔,淳安县茧丝绸总公司正进行今年的早中秋蚕茧收购。在汾口蚕茧管理总站,蚕农程鸿辉的278斤蚕茧以一担2200元的价格售出,收入61.2万余元。

  程鸿辉从高中毕业就继承家里的养蚕业,可这些年来,以养蚕为主业的人正慢慢变少。“今年村里蚕种的订购量相比2000年减少了30%。”他回忆说,1995年到2000年,射墩村湖塘自然村110户人家养蚕的有91户,到现在,还在养蚕的剩下67户。

  而在工厂这一头,丝绸之路集团的董事长凌兰芳却在拜会淳安县茧丝绸总公司总经理姜西方,希望能多给点好原料。看到姜西方面有难色,凌兰芳又去邻县建德大同镇徐韩村找到省人大代表、老模范养蚕专业户黄国成,说给几吨也好。

  近几年,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种桑养蚕农户和蚕种饲养量逐年减少。淳安县茧丝绸总公司的数据显示,2012年,全县的养蚕农户减少900户、饲养蚕种量下降9.4%;2013年的春夏蚕种预订同比减少约20%,下滑幅度进一步加大。

  “养蚕又苦又累,赚钱也不比打工多。”程鸿辉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若一张蚕茧产茧40公斤,以每担2100元左右的价格出售,减去300元成本,净赚约1400元。一期蚕从小蚕饲育到鲜茧出售一般需要30天,在工地打工一天能收入100元,同时养两张茧才可能和打工的收入持平,而养蚕的工作时长和辛苦程度远在打工之上。

  与程鸿辉相似,46岁的余末娣初中毕业就开始养蚕,2000年到现在,她所在的射墩村蚕农减少了70余户。“靠养蚕赚钱,现在是越来越难了。”

  “还准备养多久蚕?”“到养不动的时候。”蚕农们对养蚕的感情很深,但他们大多不会选择让自己的子女继续养蚕。农村大量劳动力外出务工,特别是有文化、有技术、劳动能力强的养蚕人急剧减少,从事蚕茧生产的人群老龄化日趋严重。据调查,淳安县50岁以上的从业者超过90%,60岁以上的老年人占80%以上,像程鸿辉、余末娣这样的蚕农已经算是“年轻人”了。

试水政策性保险

  2008年是我国蚕桑生产的高峰,淳安县全年饲养蚕种达到21.28万张、产量8778吨。2009年起,蚕桑产业逐步缩减、产量下滑。2012年,全县养蚕规模仅与2005年持平,与2008年相比,养蚕农户减少8500户;蚕茧产量减少2724吨;饲养蚕种量减少7.59万张,减幅达到35.7%。近几年来,全县产茧量的年减少幅度在10%左右。

  如何提高蚕农收益、保护蚕农利益,鼓励和引导更多蚕农积极高效生产,成为蚕桑产业必须面对的问题。

  今年开始,淳安县成为全省唯一一个政策性蚕桑保险的试点。今年5月,汾口镇茅屛村蚕农余札沅家的春蚕因中毒和发病损失2张,获得1600元的理赔。“虽然没了赚头,但投入成本好歹能补回来,比以前强多了。”余札沅说,蚕农最怕的就是蚕宝宝中毒、发病,尤其是快要吐丝的时候,稍一疏忽,近一个月的辛苦就变成一场空。这份保险的投保金,由省里、市里、县里各出三成,剩下的10%由茧丝绸公司支付,自己不用花一分钱就获得养蚕保障,养起蚕来安心多了。

  根据蚕龄、蚕季的不同,保险的理赔标准有所区别。据统计,今年春蚕、夏蚕两期,保险公司向全县受灾农户赔付了76万余元的理赔金,受益蚕农达到1152户。

  新技术的研发推广也为蚕农带来了好处。2010年春蚕开始,淳安县茧丝绸总公司在全县范围推广应用“十天养蚕法”。传统的饲养方式一般要经过23至26天时间。而采用“十天养蚕法”,从领取蚕种到4龄前、中期都由养蚕能手集中饲养,一般农户从养蚕能手处购买小蚕,拿回家单家独户饲养10 天左右的时间,就可投售鲜茧,故称之为“十天养蚕法”。

  这一方法在短时间内就受到欢迎。从3年前开始,余末娣就成为“十天养蚕法”示范点的负责人,她每期都要帮周边的村民饲养小蚕100来张茧种。“老年人没法出门打工,只能靠养蚕赚点生活费,可年纪一大,眼睛花了,小蚕也养不好,我帮他们养大一些,他们也能再多养几年。”对年迈的养蚕者来说,“十天养蚕法”解决了前期饲育的障碍,而对新手来讲,养蚕能手凭多年的经验饲养的小蚕,吐出的丝,品质要比自己饲养的好许多,进入养蚕行业的风险降低。

  但对余末娣这样的养蚕能手来说,“十天养蚕法”更像是对蚕桑行业的无声支持。村民养蚕能手将小蚕饲养到4龄左右,以每张130元左右的价格出售给蚕农。因每期饲养量较多,花每张50余元的价格购买茧种,付给她一张80元的养小蚕费用,当蚕养到10天左右时,她雇佣的工人达到10个,每人每天需要支付80元劳务费,不优化人力环节,收益甚微。幸亏有县茧丝绸总公司的相关政策补贴,才得以继续做下去。

规模经营是方向

  “淳安水土气候温润,每年可以养春、夏、早中晚秋五期蚕,但今年七八月份的高温干旱天对桑叶品质损耗较大,第五期很多人都不养了。”余末娣说,去年她养的26张茧收入5万余元;今年养了22张,收益在4万元左右。

  从业人员锐减,桑园的面积也逐渐废弃和荒芜。2008年,淳安县的桑园面积达到11.2万亩,到2010年,面积缩小到9.57万亩,截至2012年,桑园面积为8.04万亩。

  射墩村是汾口镇最早实现桑园全覆盖的村之一,所幸的是,虽然很多农户放弃养蚕,村里大部分桑园还是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得以留存。余末娣就把自家周边的桑园以每亩一年200元的价格承包下来,面积由最初的5亩扩展到12亩,修葺桑园里的废弃场房进行集中饲养。这无形中暗示了蚕桑业的一个发展方向:粗放式的传统分散经营已经无法适应劳动人口的减少和成本的持续上涨,改变高投入、低产出的生产方式,才能延续蚕桑产业。

  桑园正逐渐向复合经营的道路转型。在150亩桑园里,养蚕闲暇的半年时间,桑园里套种大蒜、萝卜、莴苣等蔬菜,桑枝可以作为食用菌生长的菌棒;20亩果桑林将用来开发桑果饮品、拓展农庄采摘游、丝绸文化园等蚕桑产业链上的新环节,通过多个路径的扩展提高桑园的综合效益。

  集约化、科技化力量的注入将为蚕桑产业带来新机。在汾口镇宋祁村,一个现代化的蚕业示范农场正逐渐成型。今年3月,淳安县茧丝绸总公司承包下105亩桑园,留出54亩专供小蚕饲养,另有21亩科技示范园区将对桑树的品种和品质进行持续的更新和研发,1700平方米的场房引入现代化的小蚕专用蚕室,配备专业化的消毒池和蚕沙处理池,为年老的、技术弱的、房屋条件不适宜养蚕的人群解决饲养困难。

  示范农场辐射到周边10个村庄,计划全年为附近93户蚕农饲养600张小蚕。实际上,今年农场的订单数量已达到714张,服务的蚕农有439户,专业化的饲养让每张蚕茧的产量提高了近5公斤。“没想到会这么供不应求,”示范农场的负责人余成武说,因为场地面积有限,还有很多订单无法承接,这样的热情促使他们更快地将这种工厂化的养蚕模式在全县推广。

  蚕桑专业化设备的研发将是规模化经营的最大瓶颈。余成武说,桑园翻耕、桑园治虫、桑枝伐条等机械化操作已经可以通过服务型蚕桑合作社来实现,但养蚕切桑、饲育操作、采茧等环节的机械化仍不成熟,加大蚕桑机械化研发投入,才能弥补原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短腿”。


浙江日报 经济 00009 蚕桑业,期盼破茧成蝶 2013-10-23 浙江日报2013-10-2300013;浙江日报2013-10-2300015;浙江日报2013-10-2300012;3214024 2 2013年10月23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