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2版:专版

文章导航

仙居 拓展东部筑新城

  拓展东部筑新城

  文 朱凤娟

  专家组点评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4A级旅游区,使得仙居拥有了一张国家级旅游的名片,秀美的山水风光给外地客人留下美好印象。但是,其中的部分人也很不客气地评价:“像是一个扩大了的农村。”这是对仙居城市建设的莫大鞭策。

  2002年前后,随着台金、诸永两条高速公路的相继建设和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的兴盛,迫切需要开辟新的城区来扩大城市规模、完善城市功能、改观城市面貌。仙居新区无疑将成为仙居城市空间拓展和城区经济发展的“桥头堡”,为仙居在下一轮区域经济社会竞争中谋求有利位置。更重要的是,作为一张崭新的“城市名片”,新区的现代化高品质人居环境也将为“神仙居住的地方”这个美名增加更多时代内涵。

  2000年以来,仙居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和新的发展形势,仙居人深知必须以更加宽广的胸怀和更加高远的目光来审视自身的发展战略和城市建设,才能谋求新一轮区域竞争的优势地位。而从城市建设角度看,新的发展机遇呼唤一个气势恢弘、功能健全、品位一流,能够代表仙居今后在所处区域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属于未来的城市出现。

  仙居新区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孕育而生。

  它是实施县城“拓东—改中—扩西”战略目标的拓东部分,是仙居打造生态宜居城市的主平台,是县城规划建成区的核心区块,也是仙居历史上投资最大、综合性最强的工程。

  众所周知,这是一个新城林立的时代,也是一个群城竞技的时代。面对蜂拥而至的城市化浪潮,在愈加普遍化、规范化、程序化的造城过程中,如何确立一种既符合城域风貌,又富有特色竞争优势,同时具有时代特质、人文影响的现代化新城发展模式,已经十分现实地摆在了当今城市规划者与决策者的面前。

  的确,造城之形易,塑城之魂难;建千篇一律的城市建筑易,筑特色鲜明的人文家园难。在此意义上,一座新城开发与建设最大的难题不在于基础设施、建筑风貌,而在于文化底蕴、城市特色、城市精神、服务市民的人文积淀。

  纵观仙居新区规划,可以发现其糅合了很多现阶段最先进的规划理念,三期建设规划有机结合、步步衔接,呈现出了一幅壮丽开阔的城市蓝图。可以想象,一个清澈崭新的现代新城将在不久的将来渐次展开,勾勒出这座“神仙居住的城市”背后一抹靓丽的鲜绿色。

等待,一座气势恢宏、功能健全、品位一流的未来城市

  “仙居新区规划确实编制得很有特色”、“仙居新区的环境真优美”、“仙居新区建成定是我们仙居的靓丽品牌……”一连串的赞美之辞,洋溢在参观仙居新区规划展示现场的人群中。

  具有现代城市功能的仙居新区规划,在展示的各期规划中,处处体现和谐协调的生态环境,深厚的文化内涵,宜居生活的优越平台。仙居县人民检察院一位退休干部坦言:“仙居新区建设是伟大的工程,造福于子孙后代。我们过去常说的‘能教高山低头、河水让路’这一句话终于实现了!”

  这个仙居人心中的未来之城,的确承载了这座城市华丽转身的重要使命,也肩负着这座城市居住者们对更美好生活的殷实期待。而殊不知,它的规划建设背后其实饱含着对于这座城市发展深刻而长远的思虑:

  ——随着交通条件的历史性变化,仙居的城市建设需要思考如何主动承接未来区域内的功能分工。

  当前,仙居的交通条件发生了巨大变化:台金、诸永两条高速公路将相继建成,仙清线改造、临石线拓宽工程将先后完工,规划中的金椒铁路也将开始建造,“仙居到,汽车跳”的状况已成为历史。交通条件的变化,将使仙居区位优势不断凸显,仙居在区域发展中的地位将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仙居将由昔日台州的西藏变成台州的西大门和台州形象的西部窗口,由浙江中部闭塞的山区县变为四通八达,直接贯通宁波、绍兴、金华、丽水、温州、台州等四方各地的浙中枢纽地带。

  但交通条件改善后,在周边各地迅速发展的形势下,仙居如果不能承担区域分工,找准发展方向,把自己嵌入发展主流,就有可能会导致产业外流,面临被边缘化的危机。因此,对仙居而言,交通条件的改善,既是机遇,也可能是挑战,关键是如何应对、如何发展。从城市建设方面而言,必须加快城市建设,以出众的城市面貌和科学的功能设置去承接周边辐射、实现错位竞争、享受快速发展,并避免高速公路可能带来的“哑铃效应”出现。

  ——随着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的兴盛,仙居的城市建设要思考如何主动适应产业的发展趋势和发展要求。

  目前,仙居旅游业仍保持着迅猛的发展势头,并展示出极大的发展潜力,是未来台州乃至温丽台一带旅游业的领军之地、集散之地。但总体上看,仙居的旅游业发展还属起步阶段,许多相应的设施由于各种原因没有得到及时配套,要做大这一产业,还需要进行系统的规划。除了景区开发滞后,难以适应市场需求之外,更为突出的是旅游配套设施严重短缺,旅游产业很不健全。从旅游“六要素”看,“住”、“娱”、“购”等要素严重腿短,休闲场所严重缺乏,游在仙居,吃、住在周边县市的现象仍然存在。仙居交通条件改善后,相应的措施如果跟不上去,这种状况可能会更加突出。

  因此,城市不仅要为旅游产业提供配套,不断扩大对人流、物流、资金流的容纳能力,更要创造具有自身特色的城市旅游经济,不断壮大旅游产业的规模,提升旅游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从这个意义上说,加快城市建设,必须顺应产业发展趋势,进行充分的战略思考和战略布置,为自身成为温丽台一带旅游集散地作好充分的准备。

  ——随着战略目标的不断推进,仙居的城市建设要思考如何充分体现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的特色要求。

  “城市建设的最终目的,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幸福。”这是多年来引领仙居建设的一条重要指针。除了应承载起相应的城市功能外,“城在园中、山在城中、楼在林中、人在花中、水穿城过”的生态型、花园式城市应成为其最为直观的形象特色。

  然而之前,仙居老城区面貌落后,不仅城市功能极不健全,单从生态角度看,绿化覆盖率仅为5%,人均公共绿化只有2.4m2,不利于城市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和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不符合生态县建设的要求,更不符合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对城市的特色要求,若用未来小康社会人们生活的高档次需求来衡量的话,更是相距甚远。仙居,呼唤一座生态宜居的品质新城。

发现,一块亟待开发的宝地、一块未经雕琢的美玉、一块沉寂了千年的瑰宝

  ○区位优势

  仙居新区南北两边分别与台金高速公路和35省道临石线紧紧相连,离台金高速公路下各出口处仅1公里,交通条件十分优越。同时又处于下各工业型和城关综合型两大特色经济区之间,处于下各创新工业集聚区和福应街道现代工业集聚区之间,将两大特色经济区和两大工业集聚区联成一体,是一块亟待开发的宝地。

  ○环境优势

  仙居新区内南峰山、福应山、安洲山三山鼎立,永安溪、盂溪两溪交汇,山水交融、空气清新、林木苍郁,绿地面积占总建设用地的23.8%,水域面积占规划区总面积的30%,山水特色鲜明,生态环境优美,是一块未经雕琢的美玉。

  ○人文优势

  仙居新区内南峰塔、福应塔、安洲塔三塔相映成辉,始建于东汉末年、距今1800多年的江南第一古寺——大兴寺,全国最大的单体摩崖石刻大“佛”字,还有管山古宅、李氏祠堂、古戏台等坐落其间,禅院隐现,亭榭飞檐,古塔凌空,历史文化积淀深厚,人文景观十分丰富,是一块沉寂了千年的瑰宝。

  ◆目标定位和功能布局

  据仙居县城总规,仙居县城将形成“二心五片、二带二廊、六横七纵”的城市用地布局结构。仙居新区是“五片”中的“城东旅游休闲居住片区”,规划拟依托城东纵横交通通道和溪滩地良好的用地及自然生态条件,形成由休闲、居住为主要功能的旅游休闲服务区,接轨县域旅游产业转型,大力推进仙居县旅游休闲服务业的发展,形成生态和谐、景观优美的城市特色区域。

  仙居新区建设的总体目标为:通过若干年的建设和完善,把仙居新区打造成一个精美的县域文化、休闲、商贸中心、温台地区的“后花园”、长三角地区重要的旅游休闲集散地,国家绿色生态示范城区,成为以山水为特色的具有最佳人居环境的“人间仙居”。具体的说,应把仙居新区建成为旅游休闲疗养度假的胜地、国内最大药师佛文化道场、生态居住享受人生的仙境、 地方文化乡村风情的展厅、商贾云集商机无限的热土。

  ——旅游休闲疗养度假的胜地。随着仙居交通条件的改善,立足仙居以及仙居新区独特的优势,顺应都市人追求生态、崇尚自然的追求,应把仙居新区建成都市人旅游休闲疗养度假的胜地,使其以美丽绝伦的身姿吸引人们,以琳琅满目的旅游商品和颇具特色的地方饮食取悦人们,以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和高档次享受的居住条件留住人们,使人如入仙境,流连忘返。

  ——最具有药师佛特色的道场。从以扩建江南最早古寺—大兴寺(石头禅院)为契机,打造“浙江省新的佛教旅游胜地,国内现代复合型休闲养生产业典范,全国最大药师佛道场,国际佛教与养生文化交流平台”,使之成为全国最具特色药师佛文化产业园,走文化和旅游产业有机结合的发展模式,拓展文化创意、中医理疗、药膳饮食、旅游度假、运动康体等产业,使人们在欣赏仙居美景的同时,达到身心健康。

  ——生态居住享受人生的仙境。立足仙居新区山、水、塔互为相融的自然景观,应把仙居新区建成生态居住人生的仙境,成为高收入群体居住的首选之地,使高档的生态居住区伴随着缭绕云端的东岭晓钟和若隐若现的南峰寺诵经,尤如醍醐灌顶,虽然只有咫尺之遥,却能把人们从繁华、喧闹的都市人潮中分离出来,让人融入自然、享受人生。

  ——地方文化乡村风情的展厅。依托仙居新区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的人文景观,把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进行有机统一,把保护历史风貌、体现人文传统、建设现代设施进行有机结合,使新区成为地方文化、乡村风情的展示平台,科技合作、文化交流的重要基地,古韵今风,南腔北调,东风西俗,令人陶醉。

  ——商贾云集商机无限的热土。规模宏大的新区建设项目本身就是开发商们争先恐后、大显身手的投资热土,并随着新区人口和产业的集聚,以及高档次的开发,其商业店铺、宾馆酒店等将是寸土寸金,成为商家趋之若鹜的必争之地。

筑梦,从理想到现实,踏踏实实走好“三部曲”

  第一期,打造全国节能生态宜居示范区

  仙居新区一期项目·大卫世纪城位于实施裁弯取直工程后的永安溪北岸,北靠弯陈山体,前水后山、环境独特、生态宜居。项目总用地2760亩,其中出让用地1362亩。目标定位是“以旅游服务,休闲度假、养生居住为主要功能,体现仙居山水和人文特色的国家级生态节能居住示范区”。项目总投资约115亿元,建设期8年,目前已开始建设。

  项目功能布局将形成“一心两轴四片区”。一心是指以自然山体为生态绿核,结合周边的商业、文化、娱乐、景观资源形成多元复合的片区核心。两轴是指以经六路和晨曦路为骨架形成纵贯东西、横跨南北的“十”字形主轴。四片区是指结合不同地貌和环境特色,布局以滨水、生态、居住、商业文化等为主要功能的四大片区。项目将突出生态节能主题,建设能源中心、文化艺术中心、九年一贯制学校、2座五星级酒店、5个主题公园,配以大型景观桥梁、生态旅游廊道等重要设施。

  项目规划总建筑面积220万m2。主要工程进度安排如下:2011年,完成裁弯取直工程。2012年,完成防洪堤建设。2013年,完成橡胶坝工程以及上游的滨江景观建设,形成100多公顷永安溪湖面,完成城市主干道路建设。2014年,建成文化艺术中心。2015年,建成1座五星级酒店,建成景观大桥。2016年,完成柴岭下村安置小区建设,完成城市次干道建设。2017年,建成1座五星级酒店,完成橡胶坝下游的滨江景观建设。2018年,完成学校、公园绿地等其他配套设施全部工程。

  项目建成后将全面提升仙居的城市品位,彰显“诗画江南、人间仙居”的美丽韵味,同时也将极大促进仙居经济社会发展。据测算,项目能够集聚人口3.2万,创造就业岗位8000个。项目建设期内,将为仙居增加15亿元税收。

  第二期,打造全国特色养生文化产业园

  仙居新区二期项目·中华大“佛”字文化博览园位于福应街道石牛地段至下各镇小平田地段。项目规划范围内有一座始建于东汉兴平元年(公元194年),距今已有1800多年历史的大兴寺(又名石头禅院),据考证该寺与河南白马寺同一时期建成,是江南最早的古寺,早于南京建初寺53年、杭州灵隐寺132年、天台国清寺404年。宋德祐二年(公元1276年)主持僧道慧于寺东侧巨石镌刻大“佛”一字,边长为11.2米,是国内现存古代最早、最大的单体摩崖阴刻魏体“佛”字,其佛教文化源远流长,历史地位不可低估。项目总体思路是以扩建大兴寺(石头禅院)为契机,打造全国最具特色文化产业园,着力发展药师佛文化、中医养生理疗、佛教餐饮、休闲度假及宗教运动等五大产业。规划总用地面积约6.8平方公里,其中可建设用地约4500亩,计划总投资约150亿元。

  项目定位是“国内现代复合型休闲养生产业典范,国际佛教文化与养生文化的交流平台。”建设格局以药师佛道场为核心,配置琉璃悠养、正觉育才、禅修菩提、精进超越、交流博览等功能设施,为民众提供休闲养生平台。项目已被列入浙江省“十二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重点项目。寺院历史文化研究、项目策划、概念性规划、预可研、药师佛文化专题研究等前期工作均已完成,进入招商引资阶段。

  第三期,打造绿色企业总部园区

  仙居新区三期项目包括管山村区块及东岭晓钟、石龙霖雨等山体,初步设想是按照“全面提升城市品位,不断彰显山水特色”的工作要求,启动包括策划恢复“东岭晓钟”、“南峰眺艇”、“石龙霖雨”等历史景点,实施永安公园与南峰山的连接通道、新区永安溪南岸区块城市主干道、橡胶坝上游永安溪南岸防洪提景观工程等项目建设,进一步提升新区旅游休闲服务功能,打造绿色企业总部园区。


浙江日报 专版 00012 仙居 拓展东部筑新城 2013-10-23 浙江日报2013-10-2300014;浙江日报2013-10-2300013;浙江日报2013-10-2300016;浙江日报2013-10-2300017;浙江日报2013-10-2300018;浙江日报2013-10-2300031;浙江日报2013-10-2300026;浙江日报2013-10-2300027;浙江日报2013-10-2300029 2 2013年10月23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