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21版:今日衢州

共建生态家园 圆梦美丽龙游

  共建生态家园 圆梦美丽

  商周时,龙游为姑蔑城所在,秦汉时称太末县,此后,龙游一直是浙江西部和金衢盆地的政治和文化中心。正在发掘中的龙游荷花山遗址表明,早在9000多年前就有先民在此生活,并开始了人类文明的最先开发。

  9000年的文明血脉,源远流长的历史进程,绵延不绝的文化积累,这一切,让世世代代的龙游人深深地眷恋着这片乐土,守护着这方精神家园。

  当前,衢州市正在开展的“共建生态家园”干部走亲连心服务基层行动中,龙游以工业化、城镇化“两化”引领,以治水为突破口,抓好“四边三化”、洁净乡村、清洁河道、生猪养殖污染整治、砂石资源开发秩序规范等五大专项工作,全面改善发展环境,提升城乡品质,他们正以矫健的步伐踏上生态龙游的圆梦之旅。

三改一拆,只为家园和美

  9月中旬,龙游香溢市场西侧城区的违建钢棚全部拆除到位。

  香溢市场西侧共7幢违建钢棚,总面积7196平方米,是11家经营户出资200多万元搭建的违建仓库。“这是城区范围内最大的违法建筑。”县国土局陈滨介绍,在违建钢棚拆除后,棚内货物的存放就成了摆在每个经营户面前的最大问题,为此,县里将城南原劳克斯厂房改造的仓库租赁给这些经营户作为临时仓储之用。“我们将在原址建设一个大型公共停车场,可容纳大小车300余辆,既满足了市场需求,又解决了城区货车停车难的问题。”陈滨说。

  自今年3月份全县召开“三改一拆”动员大会以来,该县累计拆除“两违”建筑面积94.87万平方米,提前完成市委、市政府“三年任务一年完成”64万平方米的总体要求,也完成了该县自定80万平方米的任务,后来居上跃至衢州全市第一。

  在推进“三改一拆”工作中,龙游始终坚持与“拆、改、建、管”结合,即“三改一拆”与重点工作、与生猪养殖污染整治、与集镇整治、与城市建管相结合,充分利用“三改一拆”的有利契机,加快项目土地征收和政策处理,加强城市核心区、工业区块等整治改造,开展生猪养殖污染整治,解决集镇多年脏乱差、乱搭乱建现象。加强拆后恢复利用,合理规划建设,防止违建反弹。

  在刚刚结束的石佛乡村级组织换届选举中,该乡采取实绩比选、实战比选“两违”整治,助推换届选举的办法。“这次选举更注重平时表现和实绩,参加竞选的党员星级评定必须在四星以上,支部委员须在三星以上。”石佛乡党委书记方伟军说,实绩比选比出了清风正气、比出了工作干劲。眼下,竞选人不忙拉票忙拆违,全乡在“两违”整治专项工作排名由全县靠后,一跃升至第1名。

  龙游县还积极探索拆违机制,完善联系制度,建立县四套班子领导包干联系乡镇(街道)的“两违”整治制度,完善县四套班子主要领导每周轮流督查工作制度,对每周排名末5位的乡镇(街道)现场督查,倒排时间节点,强化倒逼机制,出台干部“双向互比”制度,奖优惩劣。

重典治污,只为山光水色

  “如云农庄”位于龙游罗家乡荷村。主人傅小妹相告,农庄于今年6月开张,投资100万元,日均接待游客二三十人。

  几个月前,傅小妹还在从事生猪养殖业。2003 年,她开始办养猪场,每年出栏生猪近千头,猪肉价格高时,年收入30多万元。今年3月,县里要求拆除河道边200米以内的所有养殖场,傅小妹的养猪场因为距离罗家溪50多米而被列入了拆迁名单。保护洁净水源人人有责,傅小妹夫妻俩毅然改行开起了农家乐。

  龙游是传统的生猪养殖大县,去年生猪出栏170万头,存栏量在3头以上的养殖场(户)9839家,数量多、规模小、分布散,大多无治污设施。今年4月,该县全面启动生猪养殖污染专项整治,着手分批限期关闭村庄内和村庄附近、河道200米以内及水源保护地的生猪养殖场,并对保留养殖场(户)按标准治理。

  “整治生猪养殖污染,生猪产业瘦身,产值减少,而直接用于生猪养殖污染整治的资金却需近亿元。”龙游县环保局局长郑建飞说,产业让位于生态保护,GDP让位于结构调整,顺应了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大势。他说,拆不是整治的全部,县里对整治到位后的生猪排泄物进行集中处理,对养殖场(户)建集粪池的实行政府补贴。据悉,龙游县至今共现场勘测生猪养殖场(户)5748家,勘测面积70多万平方米;已完成关停拆除2449家,关停拆除面积近32.2万平方米。

  浙江开启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是龙游一家利用猪粪发电、并与国家电网并网的企业。公司董事长朱有标说,猪粪发电一期能消纳存栏30万头生猪的排泄物,现在公司每天有8台全密闭吸粪车外出收集生猪排泄物,不久二期项目即可上马,届时可消纳60多万头存栏生猪的排泄物,并加工成更多优质高效的有机肥,实现变废为宝。

  石佛乡峰塘山村原有35家养猪场,部分养殖户常把猪粪直接排入水沟,污染了附近水体不说,一到夏天,臭气熏天。李老太的家是一幢三层的小洋楼,看上去挺漂亮,但因为挨着院子的邻居养了二三十头猪,李老太家朝南的窗户一关就是五六年。如今,院子那边的养猪场拆了,李老太见环保局的工作人员来验收整治的养猪场别提有多开心:“我终于可以打开窗户睡觉了。”

生态治水,只为水洁景美

  清晨,溪口镇溪口村农妇汪素香起床后,精神十足地干起了家务活。汪素香说,能够睡得安稳,还只是最近一个多月来的事。县里对灵山港全面禁止采砂,夜间没有了采砂车的噪音,江两岸才恢复了平静。

  采砂惊扰的不仅是村民们的香梦,还有那河道生态,当年“小立藓花寒,江清鱼可数”的景象不再,江边杂草稀稀拉拉,江中淤泥沉积半人厚。有村民下河网鱼,未见鱼一条,却网起一兜淤泥。

  采访中,不少沿江群众反映,灵山港涉砂场所较多,达到12处,污水和噪音不断,一些涉砂场所占用河道、农田进行生产作业或堆砂,甚至占用、损毁河道堤防,破坏环境,影响行洪。

  “从8月1日凌晨起,县政府对灵山港河道实行全面禁采砂石,至今未发生一起偷盗采案件。”龙游县河道办副主任王建华介绍,今年年底前,12处涉砂场所将全部搬离灵山港河道管理范围,并自行恢复土地(河道)原状。对不同的涉砂场所,则因地制宜,采用限定时间、限定范围、限定作业方式,确保限期处置、限期搬离有序到位。

  近年来,龙游县把水利工程与新农村建设、休闲旅游有机结合起来,打造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宜居乡村。

  在9.5公里长的衢江七都片防洪堤上,绿树掩映、芳草青青、江风习习。夜幕降临,宽阔的沿江堤坝上就会出现不少前来休闲健身的市民。“我们把沿江的水、草、堤、路融为一体,形成以亲水、休闲为特色的开放式生态景观绿地,体现了防洪、生态、亲水、景观的综合效能。”

  县水利局工程技术现场管理员汪秀荣介绍,在堤防工程前期阶段,县里就十分注重生态建设,在满足防洪安全前提下,充分考虑堤防建设与衢江生态河道治理、城市景观建设的结合。

  湖镇镇隔塘村位于衢江江畔,车子行走在崭新的坝顶沥青马路上,一侧是开阔平缓的水面,一侧是村民临江而建的一幢幢漂亮的江景房。“以前这条堤坝尽是茅草、杂树,出行也不方便,村民们都不愿意在江边批地建房。”村民林志根一直以捕鱼为业,他骄傲地说,这道新堤坝建成以后,环境优美了,江边土地成了风水宝地,连城里人都羡慕呢。

众手护绿,只为绿满家园

  龙游龙山景区龙山脚下有个美丽的村庄——龙洲街道官潭村。这里群山环抱,阡陌交错,灵山江依偎龙山山脚,绕村而过。

  琚贵,今年73岁,身体硬朗,10多年来,他一直承担着村里生活垃圾收集、运送工作。平日里,琚贵还要做一件分外事:一有空,他就在村口的灵山港边转悠“查卫生”。老人说:“看到干净、透亮的溪水,我心里就舒服。”

  社阳水库是龙游人的“水缸”,每天,水库边总会出现一个个河道义务保洁员的身影。48岁的张信云是社阳乡金龙村人,去年听说乡里要成立“护水先锋”保护水源,他第一个报了名。为保护水源,水库上游源头、金龙、大公等8个村的党员、村干部以及社阳乡全体乡干部等320余人自发组成“护水先锋”义工队伍。

  “护水先锋”是一个为社阳水库提供义务服务的组织,分河道保洁、环保宣传、环保警察3支小分队,义工们可交叉轮换提供志愿服务。河道保洁组的傅树土今年66岁,他说,前几年,村民因为乱扔垃圾,所以每逢雨季,社阳水库就会垃圾遍布。如今,“护水先锋”义工家园还发展了“小小义工队”。5年级的廖奕是社阳小学120名小小义工队的成员之一。看到地上有垃圾,女孩就会捡起来,扔进垃圾桶里。

  “到2013年底,全县各级河道实现‘河长制’全覆盖。”县环保局局长郑建飞说,到2015年底,龙游各级主要河道基本解决流域污染及河道保洁问题,河道环境面貌明显改善,增加更多可游泳的河,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享有良好的水环境。到2016年,全县的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95%以上地表水的水质达到环境功能区要求。“经过大力度集中治污,不出两年,龙游的江和溪随你游。”郑建飞信心满满地说。


浙江日报 今日衢州 00021 共建生态家园 圆梦美丽龙游 2013-10-22 浙江日报2013-10-2200008;浙江日报2013-10-2200006;浙江日报2013-10-2200007;浙江日报2013-10-2200010;浙江日报2013-10-2200012;浙江日报2013-10-2200015;浙江日报2013-10-2200018;浙江日报2013-10-2200021 2 2013年10月2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