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9版:观天下·风云动

反对审判肯尼亚总统 威胁退出海牙法庭

非盟“叫板”国际刑事法院

  非盟首脑会议12日落下帷幕,与会领导人经过磋商达成一致,要求国际刑事法院推迟对肯尼亚领导人的审判,避免对肯尼亚的和平、安全和稳定造成伤害。与会国家认为国际刑事法院对非洲国家有明显偏见,要求国际刑事法院认真对待和倾听非洲国家的关切和呼声。

一致要求推迟审判

  非洲联盟(非盟)特别会议12日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落幕。非洲联盟轮值主席、埃塞俄比亚总理海尔马里亚姆·德萨莱尼在闭幕式上说,与会领导人一致认定,“针对在任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的指控在其任期内……不应在任何国际法庭启动或继续”。

  非盟选择在10月召开这次特别会议的直接原因,是国际刑事法院指控现任肯尼亚总统肯雅塔和副总统鲁托涉嫌策划2007年的国内选后暴乱,要求他们在11月亲赴海牙出庭受审。肯尼亚方面坚称,现任国家元首到国际刑事法院出庭受审没有先例,这对肯尼亚的国家颜面和国内稳定都是威胁,因此多次要求法院撤案或将其发回肯尼亚审理,但均遭到拒绝。

  海尔马里亚姆表示,非盟已同意肯尼亚致函联合国安理会,依据《罗马规约》第16条关于推迟调查和起诉的规定,要求延迟对肯尼亚总统肯雅塔和副总统鲁托的审判,非盟将在11底前举行的下一次特别会议上对这一进程进行评估。 海尔马里亚姆同时确认,非盟将设立执行理事会联络小组,由包括肯尼亚在内的5个成员国组成,就非盟对国际刑事法院所提诉求与联合国安全理事会保持沟通。

  非盟执行理事会主席、埃塞俄比亚外交部长特沃德罗斯·阿达诺姆说,联络小组将要求国际刑事法院暂时搁置针对肯尼亚总统肯雅塔的指控。根据罗马规约,国际刑事法院可以延期一年审理案件,但必须由联合国安理会提出申请。特沃德罗斯说,非盟成员国领导人一致认定,如果国际刑事法院不同意延期审理对肯雅塔的指控,肯雅塔不必出庭受审。

  观察家认为,对肯尼亚来说,虽然通过这次特别会议促使国际刑事法院取消指控的目标并未实现,但毕竟赢得了非洲兄弟的一致支持,将自身利益与整个非洲的诉求联系在了一起。而非盟此次的共同发声,被普遍视为对国际刑事法院发出的挑战信号。非洲国家团结起来、协调立场、表明主张、维护自身权益的做法已经让有关方面看到了其集体的力量。非盟今后在这个问题上将更加敢于发声,而且还会更有针对性、更系统地协调行动,国际刑事法院将越来越难以忽视非洲的要求。

  在非盟特别峰会的共同声明发表之后,国际刑事法院如何采取挽救措施,缓和与非洲国家的关系,不仅关系到它正在处理的一系列涉及非洲国家领导人的案件,还事关国际刑事法院与非盟的未来关系走向。是双赢还是两败俱伤,不久之后便会见分晓。

刑事案件均涉非洲

  实际上,根据非盟方面的统计,国际刑事法院自2002年7月根据《罗马规约》设立以来,处理的8起案件全部与非洲国家有关,其中包括肯尼亚、苏丹、利比亚、马里和乌干达等国。案件涉及肯尼亚总统肯雅塔、苏丹总统巴希尔、科特迪瓦前总统巴博,利比亚前领导人卡扎菲等。

  2004年,中非共和国提请国际刑事法院审理该国与刚果金武装冲突期间发生的严重罪行。国际刑事法院受理此案后经过调查,指控刚果民主共和国(刚果金)前副总统让·皮埃尔·本巴在担任刚果解放运动主席和指挥官期间,对中非共和国平民实施了有预谋的袭击,犯下了战争罪与危害人类罪。2008年5月,国际刑事法院签发了对本巴的逮捕令,不久,本巴在比利时被捕,随后被送往海牙羁押至今。本巴是国际刑事法院逮捕的首名被告。

  2009年1月26日,国际刑事法院成立后首次开庭审理的案件,也发生在刚果金。刚果金武装首领托马斯·卢班加被控在刚果金发生的内战期间(2002年9月至2003年8月)犯有11项战争罪,包括招募并使用15岁以下的儿童兵。这也是世界上首例因为招募和使用儿童兵而被控战争罪的案例。

  2009年3月4日,国际刑事法院以涉嫌在达尔富尔地区犯有战争罪和反人类罪为由,向苏丹总统奥马尔·巴希尔发出逮捕令。此前,国际刑事法院已对苏丹前内政部高级官员、现任人道主义事务部部长哈伦和达尔富尔民兵组织头目阿里·库谢卜签发了逮捕令。2010年7月12日,国际刑事法院第二次向巴希尔下达了逮捕令,认为巴希尔在达尔富尔地区犯下了种族屠杀罪。巴希尔是世界上第一个被国际刑事法院下令逮捕的主权国家在任总统,且这个国家并非缔约国,这在历史上还是头一次,突破了以往的国际法规则。逮捕令发布后,非盟通过决议草案不予合作。

  2011年6月27日,国际刑事法院决定向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其次子赛义夫和情报机构负责人塞努西发出逮捕令。他们被指控自2011年2月15日开始涉嫌动用国家机器犯有谋杀罪和迫害罪等反人类罪行。这是国际刑事法院历史上第二次对一个国家的在任国家元首发布逮捕令。对此,非盟表示不会执行对卡扎菲的逮捕令。

  2011年12月5日,科特迪瓦前总统巴博在国际刑事法院首次出庭受审,他因此成为国际刑事法院自成立以来首位被审判的前国家元首。巴博共面临4项反人类罪指控,包括谋杀、强奸及其他性暴力、迫害和其他非人道行为。

种族歧视引发不满

  国际刑事法院的做法引起非洲国家强烈不满,认为其对非洲国家有明显偏见。许多非洲国家认为,某些西方国家发起阿富汗、伊拉克等战争,在别国领土上非法拘押所谓嫌疑人,还制造虐囚事件,其领导人却不被指控,这显然是双重标准。非盟组织成员在此次的峰会中甚至指责国际刑事法院有“种族歧视”。

  肯雅塔在这次非盟峰会上严厉批评国际刑事法院,斥责这家设在荷兰海牙的国际司法机构“带有偏见,实施种族猎杀”。

  “实际情况是,这家法院遵照一些欧美国家政府的暗示行事,侵犯非洲民众与国家主权,令我们愤慨,”肯雅塔说,“从它变为帝国霸权玩物的那天起,就不再是一个公正的场所。”

  肯雅塔还把国际刑事法院对非洲国家领导人的指控类比西方国家殖民非洲时期实施的“分而治之”政策,呼吁非盟成员国联合抵制。

  “非洲不是劣等土地,这里的人不是二等公民……我们也不是外人的试验品,”肯雅塔说。

  特沃德罗斯说,长期以来,非洲国家一直致力于实现民主、法治和良政。但是一直以来,国际刑事法院对非洲国家和非洲国家领导人实行不公正的对待,所作所为让人失望。国际刑事法院本该致力于在非洲推进司法公正和促进和平与稳定,但目前这一机构已经蜕变为一个针对非洲和非洲领导人的工具,这让非洲国家难以接受。

  非盟委员会主席祖马说,非盟坚定地认为,对司法公正的追求应该和在非洲地区倡导和平、稳定、繁荣乃至实现民族尊严和种族和解的努力并行不悖。

  就非洲国家的批评,国际刑事法院发言人阿卜杜拉表示,该法院从未特意针对非洲,而且多数起诉是应当事国家要求发起。8起案件中,5起源自本国请求,两起来自联合国安理会,只有一起由国际刑事法院法官主动发起,即肯尼亚案件。

有所依赖难说退出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不少非洲国家领导人都曾在近期公开批评或是呼吁退出国际刑事法院,但非盟国家首脑12日还是未能就集体退出《国际刑事法院罗马规约》(简称《罗马规约》)达成一致。

  肯尼亚国民议会今年9月投票通过了退出规约的提案,东非国家多数对此表示支持。津巴布韦、埃塞俄比亚、苏丹等国也认为,非盟应该集体退出《罗马规约》。但是,在整个非盟内部,声音并不统一。

  尼日利亚外长奥卢本加·阿希鲁表示,该国和国际刑事法院“并无仇怨”;赞比亚外交官员则认为现在讨论退出“为时尚早”;博茨瓦纳更是明确表示对国际刑事法院的支持。

  而包括联合国前秘书长安南在内的政治人物也给非洲国家施加压力。他们认为,集体退出国际刑事法院将极大损害非洲国家信誉,在政治上并不明智。

  分析认为,非盟召开此次会议,一方面希望为扭转上述案件走向作最后努力,另一方面也希望以“集体退出”的威胁,改变非洲国家在国际刑事法院体系中的弱势地位。此前广泛提到的“集体退出”更多是为了给国际刑事法院施加压力,使其高度重视或是满足非洲国家的诉求。

  非洲国家为何不具备退出的勇气和底气”?这与他们依赖西方国家的政治支持和经济援助有关。对大部分非洲国家来说,拒绝国际刑事法院的管辖会导致其在国际社会更加孤立,而失去大量经济援助的后果远比领导人接受审判要严重得多。

  不过,虽然非盟方面此次并没有集体退出《罗马规约》,但不排除在未来不会退出。一名非盟高级官员暗示,这需要看国际刑事法院如何回应来自非洲的声音。如果拒之不理,那么这一可能“完全存在”。目前共有34个来自非洲的国家是该条约的缔约国,如果集体退出,那么其影响无疑将是罕见的。


浙江日报 观天下·风云动 00019 非盟“叫板”国际刑事法院 2013-10-21 浙江日报2013-10-2100010;浙江日报2013-10-2100009;浙江日报2013-10-2100014;3225548;浙江日报2013-10-2100012 2 2013年10月21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