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部浙产剧在坦桑尼亚开播——
走出去,迎来花样年华
通讯员 钱冬梅 记者 吴孟婕
通讯员 钱冬梅 记者 吴孟婕
本报讯 “如果说两年前首部‘说’斯瓦西里语的中国电视剧《媳妇的美好时代》,让坦桑尼亚人民了解到中国百姓的生活,为国产剧海外市场开启了‘美好时代’,那么,两部斯语版浙产剧——《妈妈的花样年华》、《老爸的心愿》,则意味着越来越多的当代题材电视剧开始走出国门、受到瞩目。” 日前,带领这两部电视剧从中国(浙江)影视产业国际合作试验区海宁基地译制平台“走出去”的海宁市副市长李玮高兴地表示。
《妈妈的花样年华》是导演余淳打造的一部现代家庭题材作品,宋丹丹饰演一位身患癌症的母亲,故事围绕老人在弥留之际如何与子女之间的相处展开。今年上半年电视剧在央视黄金时段播出时,宋丹丹被观众称为“中国式好妈妈”。
“虽然这个故事有特定的中国文化和社会背景,但婚姻与家庭是跨文化的主题,坦桑尼亚观众一定能从中找到共鸣,在欢笑和感动中体验人类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坦桑尼亚新闻、青年、文化、体育与妇女部文化发展司司长姆瓦索科说,“从‘美好时代’到‘花样年华’,这是文化产品包装与受众需求相匹配的结果,使我们有机会更多地了解中国的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增进坦桑尼亚对中国人民的感情。”
今年3月,出访坦桑尼亚的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演讲时,特意提及中国电视剧《媳妇的美好时代》在非洲热播,引发了全场的掌声。这部电视剧不仅在国内火爆一时,也成为成功输出海外的一个代表。
数据显示,2004年,我国电视剧海外销售总额是1亿元人民币,销售的剧目主要集中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拍摄的《红楼梦》等四大名著系列上。但情况也在悄悄发生改变,2009年,电视剧《蜗居》在东南亚许多国家热播,被视作当代都市题材电视剧出口的转折点。2010年,《杜拉拉升职记》在新加坡、马来西亚、美国、加拿大等地播出受到欢迎。
另一方面,当代题材国产剧也成为让世界了解当代中国的一个窗口。除了故事扎实、台词幽默等特点,《媳妇的美好时代》中传递的主流价值观以及表现出来的美好,都是引起坦桑尼亚观众共鸣的重要因素,而这也是国产剧“走出去”的必备条件。
肯尼亚女演员约瑟芬是斯瓦西里语版《媳妇的美好时代》中女主角毛豆豆的配音者,她不久前去坦桑尼亚时,有不少观众说,他们还想看到像《媳妇的美好时代》这样精彩的中国电视剧,“最重要的是,它讲述中国正在发生的变化,而且是通过我们自己的语言。”
文化产品的竞争,归根结底是软实力的比拼。十年前的一部《大长今》,让“韩流”席卷中国,这还不是唯一的案例。从某种程度上说,与电影相比,电视剧更是深扎民间,足以引发一场旷日持久的热潮。关于国产电视剧如何“走出去”,如何将“美好”进行到底,是近几年业界一直在关注和探索的问题。
2012年10月,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视网络台影视译制基地正式落户中国(浙江)影视产业国际合作实验区海宁基地。此后,“大动作”不断:相继引进中国国际台译制团队、浙江华策影视国际营销团队、浙江博采传媒后期制作团队、浙江大学创意策划团队等国内优质的影视文化资源,培育适应影视产业国际化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目前,基地入驻影视企业已达143 家,完成影视动画纪录片译制1050部(集)。
此次在坦桑尼亚首播的《妈妈的花样年华》、《老爸的心愿》,分别由海宁润禾影视有限公司和浙江凤仪影业有限公司出品,两家公司均是实验区入区企业。这是中国(浙江)影视产业国际合作实验区海宁基地企业出品的电视剧首次被译制成斯瓦西里语出口到东非地区,也是实验区入区企业的影视产品通过实验区译制平台“走出去”的首批剧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