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3版:抗灾救灾重建家园特别报道

记者对话气象专家——

“菲特”,破坏力为何这么大

  记者 颜伟杰

  眼下,姚江流域和杭嘉湖东部正在恢复往日的宁静,但带来浙江史上最强秋台风、最大强降雨的“菲特”,注定被载入世界台风史。

  “菲特”为何让浙江如此受伤?它对我省防御类似灾害天气又提出了什么新问题?今天,记者为此采访了相关气象专家。

  建国以来最强“秋台风”

  记者:据中央气象台资料,从1949年到2012年,在10月1日到10日这段时间里登陆我国的台风只有15个,今年的“菲特”是10月份登陆我国大陆最强的热带气旋。那么,“菲特”的强大,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楼茂园(浙江省气象台副台长):强台风“菲特”给我省带来历史罕见的狂风暴雨。“菲特”在浙闽交界处(福鼎沙埕镇)登陆时为强台风强度,近中心最大风力14级(42米/秒),是1949年以来在10月份登陆我国大陆最强的秋季台风。

  受“菲特”影响,我省东部沿海5日夜里开始出现8级以上大风,局部海岛和山区观测站瞬时极大风速达14至17级,海拔略高的苍南石砰山、望洲山分别测得每秒76.1米和73.1米大风(>17级),破我省瞬时大风纪录,为我省超百年一遇极端大风。

  同时,“菲特”带来的雨量大而范围广。5日20时至9日08时,全省面雨量207毫米,为1949年以来我省台风过程降水量第三位,浙北14个县(市、区)过程雨量破当地台风过程雨量极值,超过或接近百年一遇。

  其中,7日全省面雨量149毫米,为我省有记录以来(含梅汛期)的最大日面雨量,超历史第2位40毫米,重现期为120年;浙北和沿海的奉化、余姚、上虞等13个县(市、区)日雨量在200至400毫米之间,破当地日雨量历史纪录。

  另外,“菲特”登陆时恰逢农历九月初大潮,我省沿海高潮位全面超警戒潮位,鳌江站实测高潮位5.22米,超历史最高潮位0.42米,接近百年一遇。狂风暴雨和高潮位三碰头,多灾并发致使我省部分城乡内涝、积水严重,给我省带来严重的不利影响。

  “秋台风”数量为何偏多

  记者:已经进入秋天,为什么台风的影响看起来比夏天还要“厉害”呢?另外,今年秋天台风生成似乎很频繁,有哪些特别的原因吗?

  许映龙(中央气象台台风与海洋气象预报中心首席预报员):秋台风一般影响我国福建以南地区,登陆浙江和闽北的非常罕见。“菲特”之所以造成较大影响,就是因为它是今年登陆我国的位置最北的台风,且与南下冷空气发生相互作用,容易产生狂风暴雨,影响范围更大。

  今年秋季副热带高压强度偏强,而南半球冷空气较常年同期活跃,造成南半球越赤道气流活跃向北涌进,一路从印度半岛、中南半岛贯穿到我国南海和西北太平洋地区,与副热带高压南侧的偏东气流在西北太平洋和南海长时间交汇而形成热带辐合带,有利于热带地区对流云团的生成。在适合的条件下,便会有台风相继生成。

  在西北太平洋,一年四季都会有台风生成。但截至10月16日,今年台风数量的确较往年偏多4个,主要是秋台风数量明显偏多,且生成时间较为集中,影响范围较往年要大。

  为何非登陆点受灾最重

  记者:10月7日,“菲特”登陆当天,在“菲特”的登陆地福建,风雨远没有浙江大,7日15时,福建省气象台就解除了暴雨黄色预警信号。为什么“菲特”登陆的是福建,最受伤的却是浙江?

  楼茂园:虽然“菲特”不在浙江登陆,但登陆点距离浙江温州仅一水之隔。而且,从当时的雷达回波图上看,“菲特”北侧云系范围宽广,南侧则空荡荡。北侧云系的倒槽和南下的冷空气结合,变成持续的倾盆大雨。

  此次“菲特”影响重灾区余姚更是暴雨不断。由于四明山区地形使台风云系更容易抬升,余姚上空降雨云系覆盖最多。加上后期另一个超强台风“丹娜丝”拖住了“菲特”,使后者移动速度减慢,同时,“丹娜丝”外围带来的东风气流与冷空气及“菲特”残留云系结合,使降雨云系在宁波停留的时间更长,降水量也更大。

  另一方面,余姚城区地处四明山北侧的低洼区,余姚城区本身已下了400多毫米雨,而同样下在四明山上的雨水在山上是积不住的,仍要根据“水往低处流”的自然法则,沿条条山溪源源不断地流向低处的余姚城区,高涨的潮水又使城区排水异常艰难,致使余姚城区难以承受整个面的水,最终水漫金山、积涝严重。

  极端天气如何监测

  记者:秋台风的路径变化主要受到哪些因素影响?近些年来,台风、暴雨等极端天气频发,气象部门如何应付这类极端天气?

  许映龙:由于秋季台风受到冷空气频繁活动等因素的影响,容易出现强度和路径多变的情况,预报难度也就随之加大。不过,按以往情况看,秋季台风的路径主要有两条,一条是西行进入南海,影响我国南海海域及华南沿海,另一条则是主要转向影响日本列岛等。秋季南下冷空气势力较强时,有些台风也可能会在近海减弱,甚至消失。

  楼茂园:对台风等极端天气的监测和预警我们有一套完备程序。“菲特”于9月30日20时在菲律宾以东洋面生成之后,我们就联合中央气象台等部门对其进行实时关注,密切监视。

  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全省气象部门积极应对,严密监视台风,加强预报预警,先后启动最高级别的台风红色预警和暴雨红色预警信号。10月2日,省气象台开始制作台风报告单;4日发布台风消息;5日开始拉响强台风警报和紧急警报,同时加密预报次数,滚动发布台风、暴雨报告。另外,我们向省广电所属电视台持续发送台风动态,向温州、杭州、宁波、嘉兴、舟山等地全网发布台风预警4877万条次。

  台风虽已远离,但灾后恢复生产的后续气象服务工作仍在继续。同时,我们也在进一步研究细化台风、暴雨等应急状态下的工作机制,形成针对各类极端天气的常态化、制度化业务模式。

 (本报杭州10月17日讯)


浙江日报 抗灾救灾重建家园特别报道 00003 “菲特”,破坏力为何这么大 2013-10-18 3222690 2 2013年10月18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