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8版:专版

浙江工业大学:
栉风沐雨六十载 创新创业育英才

办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 为父老乡亲培养俊彦子弟

  浙江工业大学:

  栉风沐雨六十载 创新创业育英才

  本版撰稿:孙江丽 摄影:李俊

  浙江工业大学是一所综合性的浙江省属重点大学,始建于1953年。60年筚路蓝缕、开拓进取,工大人把一所普普通通的中专学校建设成为国内有一定影响力的综合性的教学研究型大学。尤其是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工大人勇立改革开放的潮头,抓住高等教育大发展的历史机遇,紧跟时代发展的铿锵步伐,矢志图强、上下求索、艰苦奋斗、勇攀高峰,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辉煌成绩,奏响了强校之路的时代乐章。

  近年来,学校各项事业取得了快速发展,办学水平稳步提升,综合实力稳居全国高校百强。2009年6月8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签订共建协议,浙江工业大学进入省部共建高校行列,成为我国东南沿海第一所省部共建大学。2013年5月17日,教育部、财政部公布了国家首批协同创新中心认定名单,由浙江工业大学牵头组建的“长三角绿色制药协同创新中心”历经层层评审筛选,榜上有名,成为全国首批协同创新中心的14家牵头单位之一。

  金秋十月,浙江工业大学将迎来建校60周年华诞。忆往昔峥嵘,绘明日新篇。浙江工业大学确立了新的发展目标:到2020年基本建设成为区域特色鲜明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综合实力力争跻身全国高校50强,达到全国高校先进水平。瞄准新的奋斗目标,工大人为了铸就“名校之梦”、“发展之梦”、“成功之梦”,戮力同心,砥砺前行。

浙工大:

办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 为父老乡亲培养俊彦子弟

  今年9月,胡润研究院发布《2013胡润百富榜》,1989年毕业于浙江工业大学工业自动化专业、现任北京建龙钢铁集团董事长张志祥榜上有名,排名内地百富榜第59位。就是这么一位创造卓越的企业家,不忘母校培养,10年前慷慨捐资,设立了“浙江工业大学建龙基金”,以奖励科技创新的优秀学子,以及潜心教学或科研突出的教师。10年来,建龙基金已累计奖励优秀学生和教师200余人,资助开展了学生成长成才讲座50余场,资助学生课外科技创新立项作品1200多项。

  和张志祥一样杰出的校友还有很多,他们创新创业,成为国家建设和民族复兴的中流砥柱。据不完全统计,仅在浙江上市公司担任董事长/总经理的浙江工业大学校友达20余位,他们不忘母校培养,以各种方式回馈母校。为什么越来越多从浙工大毕业的学生能够成为社会各界的中流砥柱,这与该校始终把人才培养作为立校之本,努力培养能够引领、推动浙江乃至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精英人才的理念是不可分割的。

  人才培养,专业建设是关键。为着力培养以“厚基础、宽口径、强实践、求创新、国际化”为特色,“应用型、研究型、复合型”特征并举的多样化高素质创新人才,多年来,浙工大积极从培养模式、教学团队、课程教材、教学方式、教学管理等专业发展的重要环节进行综合改革,并主动对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目前,全校68个本科专业中近一半专业直接与浙江省的四大主导产业(机械工业、电子工业、化学工业和医药工业)相关;同时,学校还建立了专业动态调整机制,主动对接省“四大国家战略”和“九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优化专业结构布局。

  随着人才培养模式的不断改革深化,浙工大已获得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项目、“十二五”规划教材、精品资源共享课、精品视频公开课等多项“本科教学工程项目”。浙工大这些带“国”字号的项目类别、数量在全国地方本科院校中稳居前列,不仅是该校教学整体实力的体现,更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提供了源头活水。近3年,浙工大学生在国际和全国各类科技竞赛中获奖达109项,获省级奖项359项,本科生为第一专利所有人的授权专利共212项,学生的创新成果远远走在了浙江省属高校的前列。

  由于学生创业创新能力和就业竞争力的不断提升,近年来,浙工大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的青睐,本科生一次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就业层次越来越高;学校毕业生升学、出国的比例逐年提高,位居省属高校前列。据统计,2013年,浙工大本科生出国升学率达23.25%,创历史新高,其中有近600名本科毕业生被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澳大利亚悉尼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香港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等一流国内外高校或科研机构录取为硕士研究生。作为浙江省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浙工大已经为社会培养了约20万毕业生,他们正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以全球视野推动科技创新 以浙江情怀服务区域发展

  在2012年度浙江省科学技术奖授奖项目中,由浙江工业大学承担和参与的19项科技成果获奖,其中一等奖3项,获奖总数和一等奖数量均居省属高校首位;至此,浙工大已获得20项国家科学技术奖,是浙江省属高校中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数量最多的学校;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的最新统计数据还显示,浙工大拥有的有效发明专利数位列全国高校第11位,承担的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数每年以高比例递增……浙工大的这些科研成果为我国尤其是浙江省的企业提供了一系列技术支撑,有力推动了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

  近年来,浙江工业大学坚持以提升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能力为发展主线,主动对接区域重大发展战略,把服务经济转型升级作为自身义不容辞的责任。

绿色化学技术助推医药生产的绿色化

  浙江是制药大省,也是全国原料药生产和出口最大的省份。在浙江省医药行业,浙江工业大学苏为科教授可算得上是个知名人物,因为省内400多家有药品生产许可证的制药企业中,有300多家与苏为科教授负责的长三角绿色制药协同创新中心建立了科技合作关系。行内人都知道,该中心已成为国家首批14个“2011协同创新中心”之一。中心已经成为推动浙江乃至全国医药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技术支撑力量。

  苏为科团队针对当前医药企业面临的环保难题,创新性地采用催化反应替代当量反应,先后成功开发了用双(三氯甲基)碳酸酯替代光气、氯化亚砜等有毒有害原料合成等5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绿色化学关键技术,从工艺源头上大幅度减少了安全和环境隐患。

  这一新技术不仅具有生产安全、原料易得、收率高、成本低、产品质量好等优点,而且实现了原料、催化剂和反应过程三方面的绿色化。

  绿色化学技术已在浙江利民化工有限公司、浙江昌明药业有限公司等10余家企业实现了产业化,改造和建立了近20条生产线,生产系列产品20余个,产生了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为推动医药和农药等相关行业的节能、降耗、减排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

  目前,中心已形成6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药物制造特色技术,正在组建亚洲第一家符合美国FDA要求的药品独立检测实验室,实现了机械化学技术在制药领域的第一次产业化应用,相关企业建成了全球最大最强的萘普生等11个原料药生产示范基地……

制造老百姓安全放心、用得起的“王牌抗生素”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是全球畅销处方药之一,被称为“抗生素中的王牌”和“抗生素的最后一道防线”,是目前抗重症感染和不明原因感染的首选药物,其合成难度大、质量要求高、价格一直居高不下。

  从2001年起,浙工大生物催化与微生物发酵团队开始开发该药物关键的生物催化技术,首创了化学-酶法合成新工艺。团队负责人郑裕国说:“相比国外制药企业全化学合成工艺,化学-酶法有机溶剂使用量减少70%以上,‘三废’排放更少,成本更低。”

  目前,该技术已在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实现产业化,建成了国内生产规模最大的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生产线,出口份额已占我国该品种原料药出口量的90%以上,制剂也已逐渐替代进口产品进入临床使用。项目打破了国外制药企业长期技术和市场垄断,并逐步控制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关键原料国际市场,增强了国内企业在国际竞争中的话语权和定价权,对我国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产业的发展,乃至制药工业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真正让校园里的科技成果造福百姓生活。

激光加工技术解决了机械行业的锁喉之痛

  浙工大激光加工技术工程中心掌握着激光加工制造的关键技术,这项技术几乎牢牢控制着我国能源、化工、冶金、机械、汽车等领域基础部件制造表面强化的命脉。该中心12年磨一剑,交出了一份令人欣喜的成绩单:结合我省制造业实际,用先进的新一代激光制造技术改造了传统制造方式,针对有地方代表性的模具、工具、大型重要装备等制造行业,提供了新的高效节能化制造工艺,产品覆盖我国10多个省市的200多个用户及30多个国家,近3年累计创造利税7.1亿元。

  长期以来,我国基础件的制造水平和质量不高,国外又对关键技术高度封锁,70%的利润被进口基础件所吞噬,已成为机械行业的锁喉之痛。

  姚建华和他的团队经过10多年的潜心研发,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动力、通用机械及化工行业的3类典型基础部件入手,采用激光复合表面强化与再制造技术,围绕材料、工艺和装备三大关键技术进行研发,终于实现了产业化应用。

  如今,“激光表面复合强化与再制造关键技术”已经超过了德国相关行业水准,成果已在机械、能源、化工等多个行业的200多家企业实现产业化应用,相关产品几乎覆盖了我国所有省市,同时出口到美国、印度、澳大利亚等30多个国家,效益显著。

  把实验室的研究成果用于解决国家重大产业的关键技术问题,是浙江工业大学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浙工大先后与省内50余个市、县(市)建立了科技合作关系,建立技术转移中心23个,与企业共建联合研发中心76个,先后为3500多家企事业单位提供技术服务。目前浙工大已获国家和省部级科研成果奖350项,其中国家发明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20项。据世界权威的ESI评价结果,浙工大有2个学科进入全球前1%。

  浙江工业大学名誉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沈寅初常说:做学问要有“探索未知,激情求解”的精神。正是这种激情鼓励和支撑着一代又一代工大人不断探索、创新。对于从事科学研究的人来说,只有创新但没有转化为生产力还是不够的。工大人的追求是把学问做在重大产业上,把科研论文写在经济建设上,让校园里的创新成果不断推动国民经济社会的发展。


浙江日报 专版 00008 浙江工业大学:
栉风沐雨六十载 创新创业育英才
2013-10-18 浙江日报2013-10-1800007;浙江日报2013-10-1800009;浙江日报2013-10-1800010;浙江日报2013-10-1800012;浙江日报2013-10-1800013;浙江日报2013-10-1800014;浙江日报2013-10-1800015;浙江日报2013-10-1800017;浙江日报2013-10-1800018 2 2013年10月18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