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联手央视财经邀请经济界人士“会诊”
淘汰过剩产能为何这么难?
本报记者 刘乐平 李倩
在中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世界经济不景气的大环境下,当人们为中国经济企稳回升欣喜时,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的痼疾借道应对危机之路重现,引发新的忧虑。
前不久,工信部公布了19个行业淘汰落后产能企业名单。我省产能过剩有什么特点和表现?会给浙江经济带来怎样的困扰和风险?本报记者联手央视财经频道记者就此采访省有关部门、专家学者和企业界人士,共商“药方”。
本报联手央视财经邀请经济界人士“会诊”
淘汰过剩产能为何这么难?
产能过剩应理性看待
兰建平(省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我们首先要厘清的问题是,产能过剩不是洪水猛兽。产能在某种程度上的过剩其实是市场经济的一种特色,市场对此有一个自我调节过程。产能过剩是一个保证市场充分竞争的必要前提,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得有竞争力的企业脱颖而出。
诸葛建(省经信委投资处处长):产能过剩是浙江工业面临的突出矛盾之一。我省加工企业在低端产业或初级加工领域比重较高,并主要依赖于低成本、低价格竞争方式,不仅利润率低,还由于准入门槛过低,造成低端产业和低附加值环节产能严重过剩。
徐剑锋(浙江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正常情况下,一个行业的产能使用率低于80%即可称为过剩。眼下,产能过剩从传统产业向新兴产业蔓延。地方政府利用新兴产业的政策利好,大力发展相关产业,由此带来重复建设不断,导致光伏、风电等新兴产业同样面临产能过剩问题。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政府应该制定明确的规划,新兴项目一哄而上,也会加剧产能过剩。
凌兰芳(丝绸之路集团董事长):根据我的观察,我省准入门槛比较低的低端产能过剩严重,比如水泥、造船、五金等。这种过剩对于行业来说是很可怕的,可能会拖死整个行业。不仅对资源造成双重浪费,过度的饱和和低端化也会使得整个行业没有精力转型升级。我认为衡量一个行业是否健康、成熟的一个标准是,排名前10位的大企业是否拥有行业50%的份额,至于行业内过剩的低、小、散企业,政府应该鼓励大企业去兼并重组。
重在区别不同的过剩
徐剑锋:产能过剩的产生因素较为复杂,有企业的、市场的、体制的,对不同原因造成的过剩要区别对待。纯竞争性领域产能过剩问题并不复杂,问题在于,政府和市场边界不清。提高企业竞争力,只能通过确定企业的投资主体地位,让企业自己选择投资方向,而不是依靠政府政策的扶植。竞争领域的产能过剩就应该让市场自行解决,政府不要插手。造成持续产能过剩的原因,是市场机制不完善,政府经济管理职能欠科学所致。健康的产业发展,是建立于良好的市场环境和体制、机制以及完善的法律、法规之上的。
姚景源(国务院参事室研究员):我们现在为什么出现产能过剩?根本上,还是我们过去较长时间更多地依赖投资拉动经济造成的。如果一个国家要长时间依赖投资拉动经济,一方面它可以形成大量需求拉动经济增长,但另一方面,它供给能力、生产能力上来了,而消费没上来,于是产能过剩就摆在我们面前。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任务,现在对于中国经济来说,我们主要矛盾不是速度问题,我们还是增长质量问题、效益问题。
诸葛建:以我省化纤行业为例,现在国产设备来了,投资成本大幅下降。企业之间相互竞争,谁的生产成本更低,谁的产品就更有竞争力。大家轮番扩张,造成产能过剩。就企业自身来说不进行投资,在行业内市场份额下降,被挤压很困难;如进行投资,没有核心技术,就只是简单地扩大产能。过剩产能的化解难度就在这里。政府也一直号召企业转型升级,但市场主体做起来很难,是有投资方向、投资能力、风险控制等很多深层次的原因。
政府和市场“手牵手”
卓勇良(省发展和改革研究所所长):防止产能过剩的最好办法是让市场决定投资方向,让市场自身对产业进行淘汰。市场经济这只无形的手,它能够导致产能过剩,也能够利用自身的机制做出相应的调整,而且效率更高。尤其在我们浙江,跟全国相比我们产能过剩的情况要轻得多,企业工艺水平比较高,运营也比较灵活。
徐剑锋:市场要到位,政府不能越位。政府负责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和完善的市场机制;市场则充分发挥自身规律,主导投资方向。改变政府主导投资的方式,对政府而言,就是要创造公平、有序、完善的竞争环境和市场机制。要让市场充分发挥自身规律,同时政府要建立更加科学、严格的激励和惩罚措施,对市场行为予以规范。
花盛开(宁波天盛海运有限公司董事长):在我们航运业,我感觉至少有30%的运力是过剩的。我们一直在淘汰落后产能,可就是成果不显著,原因就在政府的手和市场的手,没有牵在一起。政府不能袒护低端落后产能,不能给低端产能搞“雪中送炭”,低、小、散企业就要让他们自然死亡。这样虽然有阵痛,但绝对值得忍一忍。
兰建平:解铃还需系铃人,产能问题还得靠改变供给方式来解决。如果不改变供给方式,要减少库存将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化解产能过剩,供求两端都有改善空间。在供应端,应淘汰那些低效的、市场需求不大的企业。要以市场为主导,消化产能过剩不能成为新一轮的产能扩张。那种希望继续扩大投资以消化过剩产能的做法需要慎重,因为进一步扩大投资尽管会消化当前的过剩产能,但这会造成新一轮的产能扩张。
诸葛建:化解产能过剩,源头上要严格控制新建项目,审批投资权限下放到各地后,地方政府要严格把关。政府手中要素资源的配置,要引导企业从量的扩张转为质的提升。对现有企业要着重提升技术含量,不应以规模作导向。另外,要加大力度淘汰落后产能,对能耗高、排放大、技术层次低的产业、设备,综合采取经济、法律、行政等多种手段,加大淘汰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