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4版:直击全省军民抗灾救灾

记者回访鄞州灾区——

重整家园,与时间赛跑

  本报宁波10月13日电

  记者 陈醉

  区委报道组 续大治 章燕飞

  漫城的大水退去,断了的电路修通,冲毁的厂房重新垒起,泡水的机器修复运转……短短7天时间,“菲特”台风重灾区之一的宁波鄞州已经开始全面恢复生产生活。

  “菲特”袭来,鄞州遭受重创。城区农村汪洋一片,71.5万名群众受灾,24.3万亩农作物受淹、公路中断56条,损坏各类市政设施550处,239671名群众紧急转移,直接经济损失55.6亿元,台风留下了一道难解的题。

  “早一天恢复生产生活,就减少一天的损失。”灾后,区委、区政府紧急调动各方力量,投入灾后重建,与时间赛跑。

  今天,暂住姜山镇董王村安置点的贵州籍孕妇王海燕已回家一天了,又是擦洗家具,又是清洗衣服,两夫妻忙得不可开交,满头汗水可是劲头十足。“没想到只用了3天,村里就把两米深的积水排干了!”

  此次台风中,鄞州13.1万余间房屋进水。让百姓有家可归,成了灾后重建的当务之急。

  盛世华城小区旁的河水暴涨后,一下子把25000多平方米的地下车库灌满,小区配电房就在那里,整个小区停水停电,扰乱了2200余户家庭的正常生活。于是,专业的排涝救援队被请来了,大功率的消防强排泵被调来了,200余名工作人员几十个小时连轴转。至昨天10时半,5万立方米的积水全被抽光,小区终于在当晚通上了电。

  一个个家园正在复原,截至今天,鄞州新城区所有小区已经基本排干积水,全部恢复水电气供应。

  家园正在重建,回家的路也修通了。

  今天中午12时,当记者再次来到曾积水几米深、让无数车辆望“洋”兴叹的天童北路公铁立交桥下穿通道时,发现这里的积水马上就要排光,鄞州老百姓通往宁波市区的交通要道即将畅通无阻。12时30分,通车!一名年轻的小伙子一屁股坐在路边。“小赵已经快20个小时没睡觉了。”旁边的同事说道。截至今天下午,鄞州中断的56条公路已经基本畅通,公交线路基本恢复运营。

  鄞州百姓的生活正一点点恢复以往的便捷舒适。

  高桥镇民乐村一位企业主没想到,台风刚过去就能顺利加油。“我们这边被水淹的很厉害,连马车桥加油站也不能幸免,进水停止营业了。即便路通了,车子加不了油,也开不了。”区委、区政府下派到高桥救灾的工作组了解到这个情况后,想方设法调来新鲜的油品,第一时间让加油站重开。

  走进古林镇新江厦超市,购物秩序井然,大量的新鲜蔬菜已经上架。“我们这里的矿泉水、方便面等应急物资就没断过。”营业员说。在鄞州,新江厦连锁超市除极个别门店因进水过深暂停营业外,其余均一直正常开放。

  为保障民生,鄞州商务部门提前动手指导物资储备。全区在台风期间落实储备蔬菜5000吨。新城区各大型超市库存大米65吨、食用油15.5万升。受灾最严重的集士港、石碶等地乐购超市门店备货充足……到今天,区中心屠宰场储备了1200头生猪,力争灾后农副食品价格稳定。

  恢复生产,百姓的生活才能真正无忧。

  今天7时不到,一辆集装箱货车驶进鄞州洞桥镇的宁波阿帕奇机械有限公司。“发往中东的3000台取暖器一台不落的赶出来了。”总经理罗国定长舒了一口气,“几十万的损失埋怨不回来,靠的还是自救的信心!”3天前,公司内半米多深的积水开始退去,搞技术出身的罗国定带领员工加紧抢修生产设备,当晚机器就运转起来。这在鄞州属于第一批复工的规上企业,到昨天傍晚,鄞州全区898家因台风灾害停工的规模企业,恢复生产的已经超过半数。

  今天,云龙镇陈黄村果农蔡永祥开始往还没完全消退的大水里撒化肥,他说,这个时候施肥,肥料会随着水的消退更有效地渗到田里。“白瓜被水淹了,现在要为明年做准备,把田整理好,看年内还能种哪些短期蔬菜,减少损失。”

  在蔡永祥重建果园的计划里,田埂明年要加宽加高。记者看到,田埂上已插了几根竹竿并标了记号。老蔡说,低的是今年水位,高的是明年田埂的高度。“田埂宽度要从60厘米加宽到100厘米,中间部分挖空,用来养殖黄鳝等。“多条腿生产,明年就有信心把损失夺回来!”


浙江日报 直击全省军民抗灾救灾 00004 重整家园,与时间赛跑 2013-10-14 3217948 2 2013年10月14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