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4版:直击全省军民抗灾救灾

相守风雨中

——记奋战在抗灾一线的人们

  本报记者 余勤 毛传来 何苏鸣

  通讯员 陈勇

  强台风“菲特”掠过,阳光重回大地。

  10月12日一早,新海盐人王建安扫干净了院子里的最后一滩积水,余姚居民张琴在露台上晒出一床被子。当生活一点点开始恢复最初的模样,更多被这场风雨淹没的细节,出现在我们面前。

  他是普通党员,山洪暴发时,喊着让大家撤退,却不顾自身安危;他是人民子弟兵,堤坝决口时,第一个跳进江水,在激流中打下木桩;他是志愿者,推着冲锋舟前进,只为给孤岛上的人们送去一顿热饭……

  当这些流淌真情与关爱的镜头被组合浓缩,坚持与爱,成为初秋最温暖的底色。

  加油、挺住、守望、相助。相守风雨中,因为有爱,我们不孤单。

  每一处险情,

  总有党员干部的身影

  卢照辉实在记不得,这几天自己到底睡了几个小时。

  这位宁波市公路局应急抢险临时指挥部的负责人,在“菲特”来袭后,第一个带队前往受灾最严重的余姚陆埠、梁弄,抢修生命线。

  “路是最要紧的,路通了,后续救援才能跟上。”卢照辉和队友们知道,灾难面前,时间就是生命。连续四天三夜,他们轮番奋战在第一线,11日下午,一度中断的10多条山区公路全线抢通。

  和卢照辉一样,无数基层党员干部,在这次洪灾中熬红双眼,冲锋在前,在这一场与灾难的交锋中,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群众路线。

  10月12日上午,记者在余姚阳明街道胜山社区蹚水而过。相比前两日齐腰的深水,刚没过膝盖的积水在50岁的党员孙平雨看来,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这会儿,他正和社区工作人员一起商量喷洒消毒水的事。

  胜山社区有居民4046户、11241人。10名社区干部中除了1个小伙子,清一色的娘子军。“小区就像一个大家庭,阿拉互帮互助,一起抗击台风。”“菲特”登陆前夜,老孙暂停了手头的工作,联系了几名社区党员,自发组成一支抗台小分队,赶到社区报到。

  劝说居民转移、分发粮食水果……胜山社区党委书记王逸琼告诉记者,过去的6天5夜,老孙和社区干部一起吃住在办公室里,停水停电情况下就着矿泉水吃方便面,一顿饭就对付过去了。因为忙着社区的事,家里80多岁高龄的父母亲,一直没照顾上。

  “这不算什么,每个党员都是这么干的。”顺着老孙的手指看过去,是党员沈炳焕跃上救援车的背影。11日天不亮,沈炳焕自告奋勇到积水最深的供电局宿舍送干粮。那里有座铁路桥,涵洞被水淹没,皮划艇过不去,沈炳焕和社区干部抬着皮划艇,扛着一袋袋食品,硬是翻过铁路桥,深一脚、浅一脚赶到居民家门口。“回来时,身上没一处是干的。哪知道他衣服也不肯换,又接着跑了第二趟。”老孙说。

  8日凌晨4时30分,正在值班的海盐县公安局巡特警大队民警金银被电话铃声吵醒:南环村六组,有一名孕妇被困!

  从床上一跃而起,金银和4位同事急急披上雨衣,拿上救援装备,驾驶警车在雨夜中疾驰。由于报警的是刚刚到海盐的外地人,说不清楚所处的具体位置。找了一个多小时,金银才发现被困者。他们蹚着齐腰深的积水进入出租房。原来,对方半夜醒来,突然发现水快要漫过床沿,四处呼救没有回音才报警。金银赶紧联系120,并借了一副担架,和同事抬着这名怀孕7个多月的孕妇安全撤离。

  刚刚回到办公室,来不及喘口气,金银又接到电话:富亭村九组,住在老房子的一户人家要求帮助转移。再次紧急出动,暴雨中,年轻民警们齐心协力,将一名27岁的年轻妈妈和2岁的女儿送上皮划艇,安全转移。回单位路上,一辆抛锚的公交车挡住了他们的脚步。车上20多名乘客纷纷向车窗外张望,无奈和焦虑溢于言表。金银和同事们赶紧冲上去推车,几名年轻乘客见状也下来推车。推了20多米,公交车成功发动,乘客们纷纷向他们竖起大拇指表示感谢。 (下转第四版)

  (上接第一版)

  回到办公室后已是9时,换下湿漉漉的衣服,大家在原地待命。“还好年轻,身体吃得消!”1989年出生的金银乐观地说道。

  下午2时,最严峻的考验来了:武原街道红益村河堤出现决口!在堤坝上,金银和同事们四人一组,装沙包、扛木头、站在湍流中打桩……短暂的交接班间隙,战友们用满是泥水的手抓起面包狼吞虎咽,一瓶矿泉水大家轮着喝,稍作休整继续顶上。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决口一点点变小,最后终于堵上,此时已是次日凌晨2时。

  每一次紧急关头,每一个危险瞬间,人们总会发现:自己并不孤单,党员就在身边。

  奉化岳林街道赵家村的村民们,这几天聚在一起夸赞村党支部书记赵友康。10月8日,为通知村里430多户村民做好转移准备,赵友康在齐腰深的水里蹚了近6个小时,凌晨4时回到村委会时,双腿已无法动弹。有人给他找来棉被包裹起来,半个多小时后才慢慢好起来。

  经历险情的,还有余姚河姆渡镇河姆渡村党支部书记杨华平。10月10日,坐在冲锋舟上实施救援的杨华平,被一个浪头打下水去。村民告诉记者,幸亏杨书记抱住了一棵大树,不然,非被水流冲走不可。可杨华平却很淡定:“大灾面前有大爱,村里每个党员干部都很出色。”

  每一条街道,

  都有志愿者的奉献

  53岁的杜志华,是余姚一名船老大,强台风“菲特”来袭,他自发投入到志愿服务中。

  8日上午,杜志华带着自制的皮划艇抵达花园社区。一艘艇装上100公斤物资,挨家挨户送。

  然而出发不久,就遇到了困难。

  “积水和湖水不一样,时深时浅,我们遇到好几个水浅的路段,皮划艇就过不去了。”这时,杜志华只好徒手把东西扛过去。

  送完物资回来,杜志华脏了一身,更要命的是,由于灾区停水,根本没法洗澡。可杜志华每天早出晚归,丝毫不以为意,“能帮到一点是一点!”杜志华说。

  在这个微凉的秋天,杜志华这般的志愿者,无疑是最温暖人心的字眼。

  在杭甬高速余姚收费站入口,一天24小时都有志愿者值守,“城里积水还很深,运输车开不进去,我们在这里就近指引或转运物资。”志愿者们说。

  在余姚市职成教中心图书馆,本地人何先生正忙着搬运矿泉水。10日早上6时许,他蹚着没过脖子的积水从家里出来,搭军车到了这里,成为一名志愿者。

  在嘉兴南湖区、秀洲区、嘉善县、海盐县,同样都有志愿者忙碌的身影。围堤加固、溃堤抢险、河道沿线巡查、老弱病残转移、危旧房排查、物资运送、灭菌防疫……“我们都是年轻人,苦点累点还能挺得住,可是灾区的老人孩子们等不起。”志愿者张焕说。

  37岁的余姚网友“纤叶”以前没有当过志愿者,可这几天志愿服务的经历,让她对这个原本陌生的角色有了全新的认识,“一个人的力量微小,只有大家团结起来才能帮助更多人。余姚是一个充满爱的城市。”

  爱,来自数以万计自发赶来的个人志愿者,也来自设备精良的专业救援队伍。

  “余姚的父老乡亲们,公羊队来了!”10月8日晚上7时,当杭州市户外应急救援队——公羊队的60名队员,带着50条橡皮艇和三大车28吨救援食品饮料药品,抵达余姚的时候,队长何军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上做了这样的更新。

  接下来的时间,这支由企业家、外科大夫、汽修店老板等各行各业人员组成的专业救援队,一刻都没有耽搁,在余姚市花园新村,他们空投矿泉水、划船巡逻;在水过胸口的竹山村,他们徒步5小时,将堆放在冲锋舟上的物品挨家挨户发到村民手中。10月9日凌晨5时半,公羊队的救援队员们,在余姚二中的宿舍楼,接过被困高三女生写给父母的报平安纸条。

  “加油!”纸条上的这声呐喊,说给自己,更说给在灾难前不屈的所有人。

  每一个夜晚,

  会有邻里守望的深情

  在余姚南滨江路,有一家叫小城大厨的饭店。这几天,他们每天提供3000份免费快餐,只要按秩序排队,就能领到一份热腾腾的饭菜。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些米、菜和套餐盒都是老板自己去宁海运来的。这几天,除了免费发放快餐,饭店还组织员工去附近的受灾小区派送。

  在鄞州首南街道三里村,有一家叫鑫源门业的企业。这几天,总经理王卫源将自己的新厂房腾出来,作为安置附近受灾外来务工人员和村民的场地,前后住进了400多人。

  7日晚上起,三里村的水位不断上涨。鑫源门业总经理王卫源的岳父和岳母在新厂房里过夜守厂。由于新厂房刚竣工不久,地势比周边的房子要高一些,附近很多村民跑到厂门口避险。王卫源的岳父陈林坤和岳母吴妙儿二话没说,打开厂门让大家进来。吴妙儿给王卫源打电话,得到的答复干脆利落:“把5楼的新厂房全部腾出来,给大家住,直到水灾过去。”

  当天晚上,来到这里避险的村民超过200人。之后的几天,附近家里积水严重的村民纷纷过来求助,新厂房摇身成为了村里的安置点。

  12日,记者在余姚山西新村里沿着积水的山西路蹚过时,遇到正在转运一名老人的金铨。他住在舜水南路24弄,今年30岁的他在门板下绑上许多泡沫板,这样木板有了浮力,起初只是将大件家具转运出去,如今只要有人需要,他就成了24弄里的摆渡人。还有龙泉社区的热心志愿者“阿福”,他眼睛不好,以蹬三轮车帮人送煤饼为生,生活并不宽裕。台风中,社工们本准备找“阿福”借三轮车,哪知“阿福”不仅借了车,自己还当起了免费帮工,整天忙前忙后没有一声怨言。

  刘先生至今记得10日上午,自己焦躁又忐忑的心情。当时,他接到妹妹的电话,说母亲病危,要他尽快赶到医院。

  尽管知道许多公交车都停运,焦急的刘先生还是上路了。蹚着40多厘米深的水,他一路搭乘好心人的车辆。“每次下车,我都想给点钱表达心意,可没人愿意收。”

  因为地势高,很多学校和厂房成了安置点。在余姚市第三职校,南京军区“硬骨头六连”所在部队的500多名战士在学校体育馆门口席地而睡。每天16小时以上的工作强度,让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头刚沾到地上就睡着了;还有一所中学,临时住了1100多人,学校老师成了炊事员。

  教师纪孟燕在微信日记里写道:“因为量有限,每人只一碗粥一小勺菜。有几次菜盛得少,我想再给他们加一点,谁知道他们赶紧用手把碗捂住,说每人一勺就够了。大家像是约好了一般都这么说,弄得我既心疼又感动。还有一位大叔,一个人在背后默默地收了很多碗,然后搬到外头默默地洗了起来……真的,这样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感动让我相信,就算大水让整座城市淹没,我也会给你拥抱。”

  点点滴滴,因为有爱,所以很美。


浙江日报 直击全省军民抗灾救灾 00004 相守风雨中 2013-10-13 浙江日报2013-10-1300008 2 2013年10月13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