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情实意慈爱心
——记全国医德标兵、儿科专家张志芳
记者 石天星 通讯员 宋黎胜
本报杭州10月11日讯
记者 石天星 通讯员 宋黎胜
省人民医院儿科专家门诊室里,忙碌一如往常。2013年全国医德标兵、55岁的张志芳医师正俯下身来给一个又一个孩子看病。
一位老婆婆挤开人群,焦急地询问,孩子吃了那些药会不会好?
“如果小孙子吃了两到三个月的药还没有好转,我们就换另一种药,孩子的病好起来都有个过程的,不要紧的,平时多运动,多吃水果……”张志芳用带着绍兴口音的普通话不紧不慢地回答着,老婆婆追问个不停,而他始终面色和悦,温和得让你想象不出他急躁时的样子。
“医生,您的态度真好!”老婆婆听完后总算放了心,笑容满面地夸起来。
“讲讲医学常识对医生们来说不算什么,可对病人来说很重要。”张志芳话语朴实,“医生要和病人、家属多沟通,把得病的孩子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想着为他们解除痛苦,就不会冷漠了。”
一晃30年过去了,同事们想不起张志芳有过什么特别大的贡献,也记不起他做过什么特别不平凡的事情,但就是觉得他有说不出的好。
1989年,医院派他去景宁下乡医疗一个月,有一名6个半月大的男婴被当地医院诊断为发脓性脑膜炎,连续发热、抽搐5天了。张志芳得知后去查房,仔细询问了男婴的病史和检查情况,分析出存在颅内并发症的可能性。那个年代,山区医院设备简陋,无法进一步检查。张志芳凭借平日练就的过硬技术,在简陋的条件下成功通过患儿未闭合的颅缝作了穿刺抽液,证实了自己判断,对症治疗,患儿很快康复了,家长激动得直夸他是神仙。
1991年夏天,安徽发生特大洪灾,张志芳作为浙江省医疗队的一员前往灾区,张志芳在一片汪洋中挨家挨户问诊;2011年,张志芳作为浙江省援疆防控脊灰疫情工作专家组的成员前往新疆。常常一天要跑好几个乡甚至几个县,坐车几百公里是常事……
1993年,35岁的张志芳获得了去美国进修的机会。在国外,他整天学习、观摩、参加病例讨论、听医学讲座,回国时扛回了沉甸甸的一大捆外文医学书和杂志,但买书花光了所有钱,他没给妻儿带一点礼物。
“那时候,国内电脑很少,专业书籍也比较匮乏。”张志芳说,比起给家人买礼物,当然是买急需的医学书籍更重要。回国之后,他用这些最新知识写出了“极低出生体重儿的预后”的综述,发表于《中华儿童保健》,10余篇译文发表于国内外医学系列杂志,向同行介绍医学前沿知识。
2003年,医院转来了一名只有680克的超低体重的垂危早产儿,张志芳日夜守候在新生儿保温箱旁,写下了叠起来60厘米高的病历记录,这个先天极其不足的宝宝终于成为了当年华东地区存活的最低体重患儿。
他的同事杨广飞用“人好、踏实”四个字来评价张志芳,他说,科室里有什么事请张医生帮忙,一个电话打过去随叫随到。“医院里50岁以上的医生就不用值夜班了,可他考虑到儿科人手少,还是坚持值夜班,大年夜也常常替家在外地的年轻医生顶班。”
儿科主管护师姚玉兰和张志芳整整共事30年了,张志芳的勤恳,姚玉兰一直看在眼里:特需门诊和病房里遇上紧急情况请张志芳过去指导,他每次都是跑着去;这么多年,从来不会时间一到就下班,总要留下来看完了所有病人才走;有些老病人没挂到专家号,只挂了个普通号来请他看,但他从不计较……
“不管是本院的人还是外院的人,都喜欢找张医生看病。”姚玉兰说,张志芳医生对待外省的、农村的、城市的病人都一视同仁。打进咨询台的电话很多都是问:张医生今天坐诊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