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9版:人文世界·钱塘江

不求占有,只求享有

  姚 休

  星云法师说,“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不能什么东西都想占有,享有就好”。这句颇具哲理的禅语,引人深思和感悟。

  在人类生活的星球上,太阳、空气、水,我们都可以享受,而不是某些人的专利;幸福、快乐、财富,每个人都有权利追求,而非某个阶层的特权。该是你的东西,幸福总会来敲你的门;不是你的,煮熟了的鸭子也会飞走。所以,一个人活在世上,要有平和知足的心态。不能贪得无厌,把胃口撑得老大,见到什么东西都想要,弄得欲壑难填,到头来烦恼自扰,苦痛纠结。

  由此联想到收藏。现在玩古董收藏的人很多,有些人初涉此域,兴致很高,见到心爱宝物就想占有,遇到喜欢的藏品总想收进。战线拉得很长,且不说精力、财力跟不上,还屡屡因“走眼”而“吃药”。著名收藏家王世襄先生说:“天下珍宝无奇不有,一个人不可能都占有。”他认为,对于收藏宝物,只要你有幸见到甚至感受到就行了。这一观点,曾得到我国书画鉴定泰斗启功先生的认同和赞赏。其实,王世襄先生关于收藏宝物的观点,与星云法师是一致的。一个人再有钱有势,也不可能搜尽天下珍宝。因为世界上的宝物浩如烟海,是根本不可能搜尽的。乾隆皇帝虽说是史上“最大的玩家”,号称“天下第一国宝文物收藏家”。他曾试图搜罗历朝的古玩字画,倾力编撰《秘殿珠林石渠宝笈》,几乎把民间收藏一网打尽,但结果还是有不少“漏网之鱼”。宋徽宗赵佶收集宋以前的书画、古玩数以万计,仅颜真卿的真迹就有800多件,并设御前书画院专库存放,还亲自编著《宣和画谱》、《宣和书谱》供人研究,但最终面对浩瀚的天下珍宝,也只能“望洋兴叹”。因此,玩收藏应有平常心,甚至有一种超脱的心态,不必贪求一己占有。古代皇帝都做不到,更不要说普通百姓了。从这个意义上说,收藏的最高境界不在于个人占有而独乐,倒在于众人享有而共乐。

  现在有些人搞收藏,收进东西就“藏”起来了,打进“冷宫”不与人共享。这种“占有”无异于独享,甚至颇有“霸占”的意味。其实,收藏之乐趣在于分享,无论是一尊精美的佛像,一件华彩的瓷器,还是一帧稀世的字画,一块凝脂的美玉,只有超越个人独赏,让众人互赏藏物进而分享收藏的快乐,才是收藏文化的要旨真谛。建立国家或私人博物馆,成立收藏家协会等组织,其重要目的之一就是为了普及收藏知识,实现藏品由个人“占有”转向众人“享有”,让更多的人分享“寻宝、鉴宝、藏宝”所带来的快乐。徜若将宝物“束之高阁”或“藏之深闺”,就不免有悖于赏玩之乐、收藏之趣。进而联想到人生。一个人在世几十年,不一定也不可能占有天下的知识财富,拥有人间所有的荣华富贵。即使饱经风霜的百岁老人,虽说是阅尽人间春色,纵览天下胜景,饱尝四海佳肴,也只是“三千弱水”中“一瓢饮”罢了。个人是渺小的,在大千世界里不过“沧海一粟”;人的生命是短暂的,在浩瀚星空中只是“瞬间一闪”的流星。尽管各自划出的弧线美丽缤纷,但终究闪亮过后迅即坠入历史烟云的深处。

  所以,按照星云法师的说法,人生在世,不能什么东西都想占有,都要得到,只要享有就好。我们可以享有阳光、空气、水,享用书籍、电影、互联网,在公园里散步、在江河中游泳,到剧院看戏、进商场购物,丰衣足食、安居乐业,充分享有大自然造化的惠赐和人类文明带来的成果。人是生命旅途中的“匆匆过客”,沿途的风景再好,也只能尽情地欣赏,而不能纵情地占有,更不能无情地带走。人生的精彩,并不在于你能占有多少景点,而在于你沿途能看到(享有)多少风景,以及看风景的心情。孔子在《论语·雍也》里称赞自己的得意弟子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虽说一般人“不堪其忧”,而颜回“不改其乐”,达到了很高的人生境界。古往今来,凡仁人贤士,不仅志存高远、淡泊名利,而且抱朴守真、少欲寡利。而佛僧居士修心养性、戒贪却嗔,其毕生修炼之功是常人难以企及的。至于只图奉献、不求索取的社会先进模范,更是引领风气、师范德行的精神标杆。因此,知足常乐,心安气定,莫让贪欲的“心魔”困扰自己,是人生必修的大功课。特别是在财富涌流、欲求膨胀的现今社会,只有加强精神修炼,提升思想品位,滋养审美情趣,以感恩的心态面对大自然的馈赠赐福,以平和的心态对待人世间的功名利禄,以知足的心态看待现实中的生活境况,我们才能修身养性,正己立人,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任凭室外风雨,心似闲庭信步,在人生旅程中迈出坚实的脚印,收获幸福快乐,成就事业梦想。


浙江日报 人文世界·钱塘江 00019 不求占有,只求享有 2013-10-11 3163505 2 2013年10月11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