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海岛:此心安处是嵊泗
文 朱凤娟 唐平波
美丽海岛:此心安处是嵊泗
文 朱凤娟 唐平波
【美丽海岛:嵊泗最大的投资 群众最大的红利】
“离岛·微城·慢生活”。到了李柱山码头,车子开往菜园镇,你不会错过一块掩映在绿植中的户外广告牌,更不会错过上面的这7个字。而只有当你真正走进这个小岛,听到、看到、感受到她发自内心的脉动,你才会懂得,这7个字竟然承载了这个小岛8万人民的一个“嵊泗梦”。
离岛,这个地理意义上的名词,也曾是嵊泗人远离大陆、守望东海、独立自强的代名词。但是,这个区位条件得天独厚、资源禀赋无与伦比的列岛,终究还是迎来了属于自己的“春天”。作为舟山群岛新区建设、浦东新区建设等几大国家战略举措的重合区块、重点区域,如今的嵊泗已一跃成为提升长三角和浙江省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着力点。
而2013年4月发布的《浙江舟山群岛新区总体规划》,更是明确了嵊泗列岛区域作为新区实现国际生态休闲岛战略重要组成部分的定位。
建设美丽海岛这一战略,对嵊泗发展意义非凡。在当地有一种说法:“美丽海岛建设是嵊泗百姓最大的红利,是政府最大的投资,是社会最大的公益。”诚如嵊泗“十二五”发展规划中的表述:打造独具海洋特色的海洋产业体系,独具特色的美丽海岛,建成全面惠及人民的小康社会。
建设美丽海岛,是一项不折不扣的民生工程。
它的起点建立在广泛征求民意、深度调研考察的基础之上,按照一村、一品、一主题的差异化定位,最大程度尊重群众的主观意愿;它的过程突出群众的主体地位,努力激发和保护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以民生实事项目建设为主要载体;它的目标指向嵊泗整体软实力的进一步提升,以顺应嵊泗人民共享和谐生活的美好期望。
建设美丽海岛,是一项面广点多的系统工程。
将打造“独具特色的美丽海岛”作为舟山群岛新区海岛开发的先行先试,把整个县域当做一个景点来打造,进行全域经营。既有具体的工作任务、举措和机制,也有核心价值和理念,划分了赏心悦目的“四美”价值体系;既涵盖了基础设施建设、公共环境治理,也涉及到城乡社会管理创新的细致内涵,包括居民的生产生活秩序和人文道德素养等;既有党委、政府的主导,也有社会组织的协同,既有上下一心的全情投入,也有军民共建的互帮互助。
建设美丽海岛,也是一项顺应时代的创新工程。
美丽海岛建设是城乡一体化的新载体。着眼于整个县域范围,全面塑造美丽海岛新形象,最终达到城乡一体化、各岛特色发展的建设目标;着眼于提升嵊泗的整体软实力,从社会制度、价值观念、文化形态等方面进行提升。美丽海岛建设是对外宣传的一张新名片。充分展现“离岛·微城·慢生活”的深刻内涵,增强嵊泗的外在吸引力,努力营造让人们回归自然,让生活更加精致的绝美意境。
如果说曾经的大海在嵊泗人的心中是浩渺无垠,那么今天则显得更天空海阔,是梦想的力量张开了飞翔的翅膀——把嵊泗建设成为宜人、宜居、宜业、宜游,令人赏心悦目的“美丽海岛”,成为浙江舟山群岛新区“美丽海岛”建设的品牌代言、长三角区域创意集聚的全新地标、中国岛居生活的全新典范——嵊泗正在飞跃起跳!
【乐和渔村:差异共存,拥抱开放】
基湖村,通过规模化标准化的渔家宾馆升级改造,向游客展示了何为“富足”;
高场湾村,通过山海纯净的生态环境,阐述了何为“宁静”;
田岙村,通过东海渔村的深入打造,解释了何为“渔俗”;
边礁村,通过全村落民居色彩设计嬗变,让人感知何为“温润”……
正如舟山市委常委、嵊泗县委书记徐张艳说的那样,美丽海岛建设不应该仅仅是村容村貌的物理变化,更要注重利用这些变化引起村民心理的“化学反应”,既美化海岛,又为村民找到一条致富渠道。
鱼儿游在屋顶、挂在树上、悬在空中;乌贼成双成对,像一副绒绣的精巧鞋垫——绕着不大的田岙村走一圈,几乎家家户户的墙上都画着这样的渔民画。村民告诉我们,这几年,院墙内外大变样了。我们看到的民居,大多是这些年新造或翻修的二三层小楼,村民在这些小楼里开起了渔家客栈。
洪亮是在田岙村长大的80后小伙,曾在上海、杭州等地从事广告设计行业。随着东海渔村的深入打造,今年他家花了100万元将房子重新翻修了一遍,全部15个房间,供游客住宿,平常150元~300元一天,一年收入也可达10万~20万元。“收入增加是一方面,关键是能回到家乡来创业,既可以照顾父母,也找回了一种属于家的归属感。”
心安是家。
在石柱村的“山海湾宾馆”,老板邱仁民的本子上写着密密麻麻的名字、日期和电话,来这里住的大都是老客或者是客人介绍的朋友。这里就像是游客在嵊泗的另一个家,和蔼可亲的阿姨们给他们准备好了舒适的房间、可口的饭菜,还有一屋子亲切的微笑。“嵊泗吸引我们的除了海天美景,更重要的是嵊泗人的淳朴、善良和热情。我们愿意年年来,放空心灵,会会老朋友。”一个上海游客动情地说。
嵊泗的美丽海岛建设,把村庄整治和旅游开发相结合,变输血式的扶持为造血式的建设,以样本引领、融合推进,以中心村为节点、以精品村为示范点,突出岛屿的自然区位、资源禀赋、民俗人文等因素,注重展现渔农村特色和传承优秀文化,打造乡村旅游的新渔农村示范点,大大激发了乡村的活力和魅力。
在此基础上,他们特别重视推进产业的融合发展。全面统筹岛居生活环境与旅游环境的共同发展,坚持村中有景、景中有村的发展理念,一方面提升了居民生活品质,营造了人居优美的生活环境,另一方面也在不断地改善旅游环境,为打造独具特色的旅游品牌奠定了扎实基础。同时,通过渔业结构的调整、岛礁资源的保护,把生态环境的潜在资源转化为可以增值的资产资本,发展独具嵊泗优势的海洋特色产业。
凡事,重在建设,贵在坚持。
美丽海岛建设长效机制至关重要。因此,嵊泗提出了“沿港、沿路、沿景”和“洁化、美化、绿化”的环境提升工程,并按照渔农村户籍人口每人40元的标准安排渔农村卫生保洁经费。同时还积极探索海岛垃圾的处理模式,目前已实行焚烧、就地填埋、外运出岛等多种方式。于是,在嵊泗,你所到之处感受的总是自然天成的美丽。
无论是东海渔村的烂漫渔画,还是边礁村的色彩村落,都给都市人一种强烈的心理冲击,嵊泗人在淳朴民风之中,更具现代意识。面海而居的人们,开放包容。
“一座好的城市,建立在深思熟虑的基础上。”嵊泗美丽海岛建设尤为注重以顶层设计提升品质。他们举办美丽海岛峰会,邀请浙江大学、中国美术学院等专业规划设计机构,编制完成了《嵊泗列岛色彩规划》、《嵊泗列岛CIA识别系统》等,还由今典集团牵头,委托著名设计规划公司——伍兹贝格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策划和规划特色休闲度假大型旅游综合体……
深厚的海洋文化,淳厚的海岛民风,和美的生活情态;蜿蜒飘逸的环岛公路,新颖别致的渔村民居,宽阔整洁的柏油马路……嵊泗,俨然已展开一幅独具海洋渔俗风情又具现代浪漫气息的如诗美卷。
【一封美丽海岛建设者的自白书】
在嵊泗,建设独具魅力的美丽海岛是海岛海洋开发的先行先试,我们精心提炼了“离岛·微城·慢生活”的核心内涵和“生活和美、人文淳美、生态秀美、人居优美”的价值体系。
我们所提倡并打造的美丽海岛,着眼于整个县域,着眼于整个社会形态,因为我们的每一个海岛都是微型社区,我们的每一个城乡都是和谐交融。我们所提倡并打造的美丽海岛,注重于提升整体软实力,注重于可持续发展,因为我们建设的目标是整体赏心悦目与各岛特色发展,我们创建的成果是为惠及所有生于斯长于斯的海岛民众。
很多人问我们“你们的理念来源于何处?”我们的回答是“那一方水土就是一位导师,她引领并教导我们。”
美丽海岛是在特定的自然条件下孕育而生的,这里的沙滩、海湾、奇礁、怪石,历经千万年海浪和海风的不断洗礼,才雕琢成今日的绝色之姿。每一个岛屿都有她独特的气韵,每一个村落都有她内在的品质。
美丽海岛的规划建设,需要我们静心聆听,潜心体会,重拾那些遗失的美好。
当我们的认知水准无法对自然进行准确把握时,我们唯有怀着对自然生态的无限尊重而尽量减少人工的粗略矫饰,不为自我表现而设计,只为返璞归真而呈现。我们的村落改造必须自然丰富而有变化,我们的海岛景观建设功能和尺度必须具有亲和力,注重人与自然生态的和谐共融,达到建筑有建筑的特色,港湾有港湾的风格,村落有村落的品位,我们需要的生态文明在美丽海岛的体现,应是不着痕迹的自然流露,是一幅生态、村落、民居、村民浑然一体的天然画卷。
美丽海岛建设绝不仅仅是为了给海岛一个美丽的外表,而在于实实在在提升岛上人民的幸福指数。
我们常常忽略另一种海岛之美。浩渺大海中那么微小的岛屿上,一群勤劳的人们靠海耕作,他们似乎置身于尘嚣喧哗之外,用心呵护并装扮着自己赖以生存的蓝色家园,而所渴求的不过是一份富足安康的平凡生活。我们要努力让每个海岛都成为一处独具特色的景致,努力让每个村落都酝酿一种富有张力的内涵,努力让每个岛民都拥有一份怡然自得的幸福。
我们的蓝色梦想必须深远。
美丽海岛建设需要我们有更开放的理念,尝试颠覆每个旅行者被都市生活禁锢己久的审美,努力丰富每个外来者对于海洋海岛的极尽想象。而一批批外来观光者的新鲜思维和观念,专业实践者的前沿思路和理念,也将在潜移默化中熏陶和感染本地居民,影响我们对精神世界和创造空间的认知与完善。
建设“美丽海岛”,期待幸福生活。我们期待红树林的海岛蓝图,期待新锐建筑师的时尚构思,期待低碳乡村的百川归海,期待社会管理创新的本土实践。但这一切期待都归结于人民群众过上幸福生活,让本土居民安居乐业,让外来游人心安是家。
美丽海岛,离海零距离,梦想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