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9版:经济

99%产销率从何而来

——看“新凤鸣”的求生之道

  记者 夏丹

  “狭路相逢勇者胜”,新凤鸣集团董事长庄奎龙用此形容当前化纤行业的现状。“行业景气的时候,大家都能轻松赚钱。一旦行业危机,才是考验企业真实力的时候。”

  讲出这番话,他是有底气的:2012年公司销售收入再破百亿元,其利润更是与销售收入五六百亿元的企业相当。今年上半年,企业产销率99%以上。面对强势的上游、不景气的下游和激烈的同行竞争,这个效益来得不容易。

  经过短短10多年的发展,新凤鸣已成为国内为数不多的产量超百万吨的化纤企业之一,连续多年跻身“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并于2011年销售收入首次突破百亿元。

  “10多年里,我们致力于做‘最具专业的纤维供应商’。常年不懈的投巨资进行技改及研发,毫不夸张地讲,我们的生产设备是国际最先进的。”

  三个人、四台电脑,控制着一整套聚酯纤维生产线。在新凤鸣集团中辰公司聚酯车间中央控制室,主操员钱卫良双目紧盯电脑屏幕,一刻不敢懈怠。“从原料PTA入库,到最后变成涤纶长丝,全程机械化,聚酯车间里很难看得到工人。”他说。

  记者将信将疑,遂从聚酯生产车间四楼走到一楼,只听得机器自动运转的声音,的确少见人影。只在长丝卷成筒后,才有工人将成筒长丝运到下一个环节,进行包装。包装的过程,也全部机械化。数台黄色机器人,工作时发出的“呜呜轰轰”声,令人恍若置身“变形金刚”的世界。

  “还有更先进的,马上要投产的新项目,长丝成筒后直接进入包装环节,包装也是全部机械化,需要的人工较现在这条生产线再少20%左右,机械化水平更高。”庄奎龙很自豪地说。

  从2006年,积累起一定技术基础开始,新凤鸣便走上靠技术创新立足市场的道路。2011年,公司更是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技改及新产品研发,共开发出27个新产品,使当年利润总额和利润率均创下公司历史最好记录。“虽然2012年化纤行业进入下行调整周期,但公司的技改和研发费用仍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今年的比例也将不会降低。”庄奎龙介绍。

  多年来的持续技改投入、新技术应用,使得新凤鸣实现了“同样的产品,成本比别人低;同样的成本,产品比别人好”。目前,该公司每吨产品的生产成本比部分同行低300元至400元。“按每年一百万吨的产量,就是三四亿元,这都是纯利润。”庄奎龙说。

  与对技改、研发投入的慷慨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公司内部成本控制却是“抠”到了家。

  “公司一年电费4亿元,同3年前相比,公司煤电能耗累计下降了20%,就相当于一年能多挣8000万元。”不当家不知道柴米油盐贵,当家人庄奎龙是一把理家好手。

  最近一段时间,新凤鸣内部正在进行“优化人员配置”的调研。“员工薪酬的提高是刚性的,所以必须在优化人员配置上下功夫。就比如,细到一名车间保洁工,应该如何提升技能,使自己管理的范围更大。要用最少最精的人实现最大的效益。”庄奎龙说。


浙江日报 经济 00009 99%产销率从何而来 2013-09-28 3198710 2 2013年09月28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