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6版:专版

国内首家“国字号”机电专业市场即将隆重揭幕

机电行业“新航母”,蓄势待发

——访绍兴·中国机电城董事长金进安

  国内首家“国字号”机电专业市场即将隆重揭幕

  机电行业“新航母”,蓄势待发

  ——访绍兴·中国机电城董事长金进安

【绍兴“国”字号——产业转型“大引擎”】

  问:中国机电城既然是“国”字号,那为什么会选择落址绍兴?

  答:在定位之前我们走遍了广东、河南、山东、江苏的160几个专业市场,其中大部分市场已经名存实亡,分析原因我们认为最大的问题就是它们缺乏强大的产业链支撑,很多都是“无中生有”。“国”字号机电城落户绍兴的真正原因是基于强大的产业链支撑。说得明白点,国外每人穿的衣服面料,有不少是从绍兴这个窗口出去的。在绍兴有两大产业,一个是纺织产业,这是绍兴最大的支柱产业之一,第二个就是机械产业。据统计,2011年绍兴五金机电贸易的总额达到了600多亿元,五金机电贸易在绍兴是仅次于纺织生产与贸易的主要支柱产业之一。

  问:听说金总在绍兴呆了17年,而且也一直从事纺织机械相关行业,对这个产业应该有着更为独到的理解?

  答:对,我一直在观察,据我掌握的信息,在绍兴2小时交通圈内,各种规模的纺机配件企业有17000家之多。纺织机电产品的生产和消费,绍兴占全国54%以上。

  在绍兴、柯桥一带有不少散落的机电市场,上大路边、昌安门外、解放路上小而散的零碎店面却拼凑着一个体量庞大、销售可观的行业市场。很多国外高端客户过来,都没有落脚的地方,店面档次和环境都跟不上发展的要求。世界上先进的纺机进口到国内,都逗留在上海、天津、大连港,这些机械及配件绍兴企业用得最多,但买却要到外地去买。中国机电城一旦建成启用,绍兴企业在家门口就能买到最新研发的纺机设备,而绍兴研制的先进的纺机出口到国外,同样也可以通过机电城这个便捷平台。

  问:这个觉察建立在你敏锐的商业直觉和长久的行业经验上。但其实这也是绍兴市政府一直头疼的问题?

  答:对,事实上,绍兴市政府也在极力促成新市场的建立,一方面是这一带急需缓解的长期拥堵的交通问题,另一方面是低端散乱的市场分布制约了行业的快速发展,也导致国内外一些知名机电品牌未能进入绍兴市场。建设高品质、现代化、规模化的五金机电商贸交易平台,成为纺织之乡绍兴的现实需求。

  问:绍兴·中国机电城项目充分考虑了与绍兴地域特征的结合和与中国轻纺城的互动发展,市场将如何更好地与轻纺城“遥相呼应”?从其发展中吸取了哪些经验?

  答:比如,客户在轻纺城看中什么新产品立即就能在千百米之外的机电城找到相应的生产设备。更重要的是,机电城打破了绍兴轻纺行业原有的“走出去”与“引进来”脱节的瓶颈,以商品交易为核心功能,辅以展示、研发、信息、商务等功能,将“进出”融合在一个交易平台上,真正发挥起国际化交易平台应有的作用和能量。

  问:听说机电城还专门开辟了一块“二手机电”交易区,这是出于怎么样的考虑?

  答:其实被很多人冷落的二手机电有着特别的价值。市场通过收购回收,结合国外先进技术将旧机械重新组装、刷漆、配置升级,发往西部各省和东南亚等国家,进行资源的梯度利用,何乐而不为?

  问:在你看来,中国机电城对推动绍兴纺织产业的转型升级有什么意义,对绍兴城市发展又具有怎么样的推动力?

  答:专业市场可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最先进的企业的产品都可以进来,给产业带来非常大的信息源,同时提供非常方便的物流,对绍兴传统的纺织、机械产业转型升级它会起到非常大的作用。另一方面,市场的集聚可以推动人气,带来工业品消费的经济力量,同时带动整个绍兴服务业的提升,相信中国机电城的建设,会对绍兴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提升带来非常好的作用。

  问:绍兴·中国机电城无疑是绍兴纺织产业链转型升级的重要一步,将上、下游整合在一起,将拓宽轻纺行业走出去的新路子,也将在很大程度上充实了‘轻纺绍兴’的内涵和外延。

  答:对的。

【价值最优化——大型商贸“新中心”】

  问:机电城的项目规划超越了通常意义上单一化的交易市场模式,你们在功能定位上有什么创新?

  答:打破传统市场的概念,走自己的特色之路。这是绍兴·中国机电城一开始就为自己设定的方向。在主题功能定位方面,以高品质、高标准、高星级的规划理念,以五金机电集散为核心功能,博览展示、电子商务、商务办公、仓储物流等为辅助功能,营造名副其实的国际化商贸“城”。“五金机电博览展示中心”和“现代商务中心”等配套设施的完善,使项目超越通常的单一化交易市场模式,而具有“专业化、多功能、一站式”的现代商贸综合体功能内涵。

  问:听说机电城的规划设计融合了“国际化、标准化、突出主体”等方面特点,能否具体给我们介绍一下?

  答:我们在设计上坚持两点,一个是“市场加商场”的定位,另一个就是“交通导向”。这是机电城结合国际上先进理念和自身市场实际情况提炼的两个核心概念。

  从传统缺乏规划、格子铺密集的“麻雀式”生存现状,向环境舒适、突出单品陈列的“大商场化”转变,是目前国际专业市场的一个趋向。市场加商场的概念,更注重客户的视觉和空间感受,将采光和畅通性作为重要考虑因素。市场道路中间20米,两边18米,区域之间15米,经营街区9米,可谓黄金比例,不至于因为布局小巧而导致拥挤堵塞,也不至于因为太空旷而产生冷空寂寥的感受。68部扶梯,20部货梯,使得人流、物流、货流有合理均衡地流动。

  问:金总好像特别重视“交通导向”,这里面有什么特别的考虑?

  答:“一楼很好,二楼没戏”,这是很多专业市场普遍存在的弊病。绍兴·中国机电城明确提出“交通导向”概念,以实际效用为前提,再注重美观漂亮。我们站在二楼的一个商铺门口,上下眺望,视线宽广,东西南北各街区均有嫁接桥通行,客户一走进这个市场就不会再走回头路,注重“交通导向”的市场做到了很好的流通性和畅通性。而且街区式市场有个好处,就是商铺之间生意不好会从自己找原因,因为每个位置都是平等的,看不出哪个比哪个位置不好。

【空中沃尔玛——机电产业“再升级”】

  问:“国”字号市场在服务好绍兴及其周边产业经济的同时,它又将如何扩大辐射范围?

  答:建立网上中国机电城,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空中沃尔玛”。

  问:对此,你们有着怎么样的规划和设想?

  答:“空中沃尔玛”是一个大数据的概念,集销售、展示、结算为一体,将机电城乃至全国整个行业内的重要信息都汇总在网上,进行最新研发产品的公布和展示、交易信息的互动和流通,为商户提供更加完善和立体化的服务。而“大数据”的构筑无疑也将为中国机电城在业内树立起更好的行业权威性和话语权。

  问:目前,已经有了哪些实际的进展?

  答:去年,我们和维库全球电子网签署了电子网络合作协议,也标志着中国机电城进军互联网商业平台,将为中国机电城未来的发展奠定更坚实的基础。

  问:听说机电城虽然还没有正式运营,但已经“大牌云集”,有哪些名企已经签约入驻?

  答:有国内的正泰、得力西、天正、开开、中安,有德国的施耐德日盛、格罗茨贝克、耐茨,有日本的霓达龙带,还有美国的JOBAC轴承……仅日本三达一家企业就租下了6800平方米的场地,年交易额预计将达到40亿元。

  问:更值得让读者期待的可能是“德国专馆”,这是一个“明星馆”吧?

  答:大家都知道德国在机电行业的分量,设立德国专馆,将云集德国一线品牌,成为“德国制造”在中国的又一精品展示和交易平台。今年德国法兰克福市长还专门关注我们这个项目,这也将为德国企业和机电城之间建立起更加紧密的联系桥梁。

  问:这一“专馆”的建立彰显了中国机电城本身的魅力和实力,同时也更进一步提升了市场在业内的影响力和引导力。

  答:这正是我们所希望的。接下去,我们还将陆续设立其他国家的“专馆”,比如日本、美国等。

  问:你刚才已经介绍了很多机电城具有吸引力的因素,那么在入驻和服务方面还有哪些“重要砝码”?

  答:结合政策中国机电城将更好地为商户、企业提供更精细化、更个性化的服务:市场试运营期间,年检费全免,正式运营后前三年减半征收;入驻市场的商户、企业享受绿色通道服务;对入驻中国机电城的经营户办理证照实行一站式服务;入驻中国机电城的经营户、业主及员工均可按照政策在区域内办理养老、医保、失业保险等;市场将成立担保机构,积极为经营户搭建融资平台……

  这个三层楼的市场主体像一个匍匐的巨人,正在建筑工人的精心雕琢下酝酿活力。1400多名工人分布其中,却感觉看不到什么人影,我们才走了一半的来回就花去了个把小时。楼道宽阔敞亮,东南西北各条通道笔直畅达,置身其中感觉时刻处于市场的中心,可以想象来往的客商川流不息,到时又将是另一番热闹与繁华的景象。这是一个致力于长久发展的市场。以金进安为首的中国机电城团队是典型的温州商人气质,有着非常专业和精细的职业精神,也有着异常执着和坚韧的坚守态度。这一座“专业化、多功能、一站式”的现代大型商贸综合体,必将成为绍兴商贸又一张亮丽的“金名片”。

  占地面积206亩,总建筑面积约30余万平方米,位于绍兴市区近郊柯桥方向的绍兴·中国机电城东近商贸集中区,西望柯桥中国轻纺城;南临104国道,北沿凤林大道。两条城市快速景观大道,使项目雄踞绍兴繁华商业中心与柯桥轻纺产业中心之间的核心纽带。目前,30万平方米交易市场已经基本竣工,处于外立面幕墙安装阶段,公共设施正在逐渐完善,预计今年12月份将进入内部精装修阶段,2014年4月份左右开始试运营。据悉,中国机电城项目总共有2000间店面,目前预登记商户已达1300户左右,店面供不应求,最终能入驻的商户只能满足800户左右。据预计,5年后机电城的销售就可以破百亿。下一站,它有望成为新的传奇!

  “这个机电城对用户来讲的的确确做得很ok,没有死角,它的市场是超五星级的,在绍兴目前还没有这样的市场,本来绍兴做五金配件是比较零散的,现在有这样一个市场集聚区,规模是很大的,还有,在纺机这一块,配件市场在整个中国,绍兴是最大的,国外的客户也很多,如果这个市场做得好,东南亚、欧洲的客户都会被吸引过来。”

  —沈氏纺机有限公司董事长沈华根


浙江日报 专版 00016 机电行业“新航母”,蓄势待发 2013-09-28 浙江日报2013-09-2800015;浙江日报2013-09-2800016;浙江日报2013-09-2800018;浙江日报2013-09-2800020;浙江日报2013-09-2800021;浙江日报2013-09-2800024;浙江日报2013-09-2800027;浙江日报2013-09-2800028 2 2013年09月28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