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就业并非坦途——
一路走好不轻松
通讯员 方蕾 陈勇 本报记者 吕玥
核心提示:
A面,是人称最难就业季,今年699万高校毕业生再创历史新高;B面,是网上就业风生水起,网络创业就业已累计制造岗位超1000万个。当很多毕业生正为争夺一个传统意义上的“饭碗”拼得你死我活时,越来越多的人正悄然走上网络就业之路。不过,每一条路都不会总是坦途,网络就业的待解难题同样很多。
傍晚6时40分,杭州城西亲亲家园。
当许多上班族结束一天辛苦的工作,终于把自己摔进沙发,准备身心放松地享受晚餐时,23岁的徐宇勋却刚刚精神抖擞地“移驾”电脑前,准备洽谈生意。
小徐不是单一个案。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在这方虚拟空间中,寻找到施展才华的真实天地。中国就业促进会的最新调查显示,目前,网络经济活动累计创造的直接和间接就业岗位已经超过1000万个,仅淘宝网的网店客服数就达到284万人。
网络就业,正成为越来越多年轻人的工作新选择。
找饭碗:
有了新选择
“你好,在吗?”
“亲,在的哦,欢迎光临小店,很高兴为您服务!”
夜幕降临,一间15平方米的小租间,阿里旺旺的叮咚声此起彼伏,正是徐宇勋一天中最为忙碌的“上班”时间。
老板,自己。员工,自己。
——小徐很满意这种工作状态,自己说了算。
当然,和许多网络就业者一样,这也不是徐宇勋一开始的选择。去年下半年,这个90后衢州小伙就切身感受就业之难,在各种招聘会上兜兜转转了老长一段时间,好的单位进不去,一般的单位工资待遇差强人意。
“怎么办?干脆做自己喜欢的,网络创业呗!”徐宇勋说干就干,开始窝在电脑前,查看淘宝每天的各类数据,结合自己喜欢的领域,向前辈打听做淘宝的一些心得,寻找货源……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心准备,今年3月2日,他正式在淘宝网上开店,主营童装。
“白手起家”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徐宇勋回忆,开店才一周,就有买家反映,刚买的一件衣服口袋脱线,让他赔款30元,并留下狠话不赔钱就给差评。一件原本60元的衣服搭进去不说,还要赔30元……徐宇勋好说歹说,希望买家退货,他再寄出一件,可买家就是不同意。虽然委屈,但为了不让好不容易积累的人气前功尽弃,他只能照赔不误。
老板、员工一肩挑的结果,既是自由,也意味着辛苦。从进货到店铺打理,从售前到售后,徐宇勋都是一个人完成。从早上8时,要忙到下午1时多才吃饭,实在来不及就吃两块饼干充饥,有时候饭刚进嘴,“旺旺”就响了,等一天的事情处理完,往往要到第二天凌晨。“每天盯着电脑有时候眼睛都是迷迷糊糊的。”徐宇勋有些感慨地说。
超出常人的辛苦也换来丰硕回报——开店没多长时间,就做到了信用5颗钻,99.9%的好评。
“要感谢网络给我搭建了一个就业平台。”徐宇勋笑着说,如今他一个月的营销额居然已飙升到十六七万元,纯利润四五万元,平均每天七八十个单子。
新流行:美丽刚开始
网络卖家,只是目前网络就业大军中较为普通的一类。
中国就业促进会认为,网络创业就业是中国就业的一支新军,一方面自己不断发展壮大,另一方面还不断地创造出新的职业、新的岗位,并带动更多的产业链条和其他行业的发展。
来自浙江科技大学的夏旭(化名)就是这样一名衍生行业从业者。两年前,还是一名服装设计大二学生的他,就因阳光、出众的形象,在朋友的极力推荐下,开始从事网上平面模特工作。从那时起,他的月收入就已经超过万元。
虽然这份工作并没有表面看起来那么光鲜亮丽,上班时间永远是黑白无常,每天都要换几十双鞋子,十几套衣服,摆无数个pose,还要学着自己夹头发做造型,控制饮食保持身材,但夏旭还是决定在毕业后继续做平面模特。
“做这一行的最大好处,就是可以在全国各地到处跑。”夏旭笑着说,他喜欢旅行,这份工作满足了他的这个爱好。
这也是网络创业就业与传统方式最大的区别之一。
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今年上半年首次向社会发布网络创业促进就业研究报告指出,网络创业就业特点鲜明。首先,就业方式灵活,门槛低,成本小,不受城乡地域限制。其次,入门公平,青年、妇女,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皆可参与。另外,具有很大的衍生性,不仅带动了网销、客服、美工等职业,还新创了软件、物流、支付等网商服务业岗位。
江苏常熟有个“淘宝姥姥”吴桂芬,51岁学拼音学用电脑,开网店两年信用级别就已达到两个皇冠;安徽残疾人崔万志开设网店经营服装,带动就业500多人……
同时,各种网络行当的分工也不断细化。据有关方面统计,网购圈里为“用户包裹”服务的职业至少就有10种以上,仅网店装修师就超过80万名。帮助淘宝卖家推广商品、按照成交情况获得佣金的“淘宝客”,也在兴起。仅阿里妈妈平台,就已拥有50多万名活跃的合作网站及伙伴。
此外,还有“秒杀”走红催生的职业代拍人、帮助店主进行专业分析的网店软件商、网店培训师、网店职业经理人。网络游戏中,同样催生出提炼创作思路、设定游戏规则的游戏策划师,负责游戏动画设计制作的游戏动画师等一系列新岗位。
谋出路:搬走绊脚石
走进缙云县北山村,听到最多的是叮咚声。这里,几乎家家户户都做淘宝,见面的问候语不是“吃了么”,而是“今天淘宝生意怎么样”。
从传统的“烧饼村”,到如今的“淘宝村”,北山村近百家淘宝店中,27家网店达到皇冠店级别,去年全村淘宝销售额达到7000万元。
除了年轻人,网络就业还在向农村快速延伸。今年8月,阿里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淘宝村”现状调研报告指出:截至2012年底,淘宝网(含天猫)上正常经营的注册地在农村(含县)的网店数为163.26万个,其中在村、镇一级的淘宝网店总数已达59.57万个。
浙江是“淘宝村”的大本营。全国14个大型“淘宝村”中,浙江有4个村入选,除北山村外,还有义乌青岩刘村、临安白牛村、松阳县大东坝镇。按照评选要求,当地的网店数量高于居民户数的10%,或者销售额破1000万元。而根据我省电子商务进万村计划,今后3年至5年,全省农村和近郊将建设两万个电子商务服务点。
网络就业风生水起,不过真正身处其中的人还是感觉压力重重。
当下,在众多大卖家的压力下,网络创业成本提高了不少,中小卖家特别是初入行者的成功已变得更为艰难。据研究报告指出,现在成立一家网络公司需要50万元甚至100万元的费用,比大多数发达国家要高得多,已成为阻碍网络就业、创业的绊脚石。
即使像徐宇勋这样已尝到网络创业甜头的人也深受其困。国家对应届毕业生创业有扶持政策,可是大学四年他挂过几门课程,可能拿不到学位证书。所以小徐心一横,选择再读一年,争取拿到学位,享受国家政策补助。
发展不规范、公共服务缺乏,也是困扰网络从业者的难题。“虽然在应届毕业生里,我还属于收入比较高的,让许多同学都很羡慕,但是我心里明白这是青春饭,而且是一碗没有保障的青春饭。没有签约公司,纯粹依靠自己平时接单子,若是出了什么意外就麻烦了。”说到未来发展前景,夏旭忍不住叹了口气。
对此,浙江生态经济促进会会长丁耀民建议,应将网络就业人员纳入就业统计体系内。比如,网络创业者月收入达到当地最低月工资标准即可认定为就业,这样不仅可以使就业统计更加精确,也使得网络创业者可以享受到各项由自主创业带来的政策优惠,如贷款、创业补助、社保补贴和失业保险金等。同时,也应将网络创业者和从事电子商务服务业的网络就业人员纳入社会保障体系,规定其缴纳社会保险等的相应办法。
就像中国人才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政法大学教授马抗美所说,年轻人完全可以通过网络来施展才华、实现创业就业理想,但如何发展得更好,还是一个需要各方共同努力解决的问题。
■专家观点
中国就业促进会会长张小建: 网络就业创业增加了就业市场选择的自主性、多样性和个性化。应将其作为经济发展、扩大就业的新增长点,充实完善就业政策,大力支持、鼓励发展,为网络创业就业提供宽松的环境和良好的发展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