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20版:政治纵深·视野

回应热点
须快而准

  国务院近日召开常务会议,明确提出对重要舆情和社会热点问题,要积极回应、解疑释惑,赢得群众一片好评。

  客观地说,近年来,各级政府和部门回应社会热点的意识越来越强,发布信息的速度与过去相比有了长足进步。但是,一些地方和单位回应的速度是快了,但内容往往与事实有出入,有的不但没有解疑释惑,甚至引发更多的争议,严重损害公信力。

  比如,网友实名举报国家能源局原局长刘铁男学历、经济等问题,结果该局新闻发言人不经调查核实,就回应称举报内容“纯属污蔑造谣”。今年8月,刘铁男东窗事发,网友纷纷吐槽,对此前的回应表示强烈不满。

  回应不客观、不认真,说到底是认不清自身的责任和义务,没有真正把老百姓的关切放在心上。

  殊不知,随着社会发展,公民意识逐步觉醒,老百姓表达诉求的愿望越发强烈。敷衍了事或不负责任的回应,往往比不回应还糟糕,它只能把“小事拖大”,甚至“大事拖炸”,让自己陷入被动。

  在重大突发事件和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上,百姓要的是一个公道,要的是一个回应,要的是一个态度。哪怕有些情况一时半会没法调查清楚,实事求是告知;或者将心比心,说一句暖人心的话,群众也会理解你、支持你。

  端正态度,是对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最好阐释。怀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进行工作,才能赢得主动,得到百姓的拥护。


浙江日报 政治纵深·视野 00020 回应热点
须快而准
2013-09-26 3194635 2 2013年09月26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