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20版:今日温州

文章导航

温州振兴实体经济新政解读

  温州振兴实体经济新政解读

  9月9日,温州出台振兴实体经济“1+X”政策。

  “1”即《关于进一步加快实体经济发展意见》。该《意见》全面系统地提出温州市加快实体经济发展的“升级版”举措。《意见》描绘蓝图:“力争到2015年底,全社会工业增加值达到2100亿元,年均增长8%,其中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35%。”

  X分别为《温州市促进网络经济发展扶持办法(试行)》、《温州市加快小微企业创业园建设实施办法》、《温州市进一步鼓励企业整合重组实施办法》、《驻企服务员服务企业发展工作方案》、《落实涉企优惠政策五项纪律要求》。

  本报记者 徐齐

  9月9日,在温州全市振兴实体经济动员大会上,温州出台了振兴实体经济“1+X”一揽子政策,围绕当前企业反映比较集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以“1”号文件,即《关于进一步加快实体经济发展意见》为主轴,从网络经济、小微企业创业园、企业整合重组、驻企服务员、落实涉企优惠政策等多方面入手,解决制约企业发展的多重难题。

  在当日的动员大会上,温州市委书记陈一新称之为“组合拳”。一揽子政策文件对温州实体经济现状进行了全方位的“问诊”和“开药”。

网络经济作为“1号产业”

  对于出台《温州市促进网络经济发展扶持办法(试行)》,许多企业家称没想到,“虽然大家都知道电商是发展趋势,但从政府层面进行政策性导向推动,有点出乎我的意料。”当日在会议现场,一位企业家这样对记者说。

  该政策结合温州实际,从培育壮大网络经济主体、规划建设网络经济集聚区等方面入手,出台了一系列优惠、培育措施。在网络经济主体的培育上,该办法对网络经济小微企业给予租金补助、税收的地方留成部分予以奖励。同时,支持龙头企业、行业协会(商会)、专业市场和第三方服务机构在温州组建电商联盟,投资建设独立电子商务应用平台。尤其是扶持金融电子商务,获准办理互联网支付业务的温州网络经济实体,给予500万元一次性奖励等极具诱惑力的激励措施。在建设网络经济集聚区上,鼓励网络经济企业向园区集聚。对用于网络经济经营的较大规模园区和楼宇给予经济奖励。

  政策一出,不少企业家表示,这对网络经济发展的扶持和激励力度之大,前所未有。“对温州而言,发展网络经济是比较正确的一条路。温州的传统产业以轻工产业为主,对于电子商务来说是很好的产品。用好网络经济这个杠杆,确实能很好地推动实体经济的发展。”温州国际互联网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金欧阳认为,政府抓网络经济,是抓住了振兴实体经济的关键点。

  作为温州知名的互联网第三方服务机构掌门人,金欧阳指出,减免税费、奖励创新和产业集聚是刺激网络经济蓬勃发展的三个关键点。“税费减少了,企业才能有足够的研发经费投入到创新中来;同时,集聚化的办公场所也是网络经济的特有要求,因为从事互联网产业的大多是年轻人,他们对精神层次的需求比较大,对办公环境的配套、对企业文化都有一定期盼。”金欧阳关注到,新政策对这几点都有涉及,“可以说非常切题”,他表示,期待这些政策能真正落到实处。

打造一批小微创业园

  小微创业园,是温州许多小微企业主心目中的“梦工厂”。小微企业创业园可以解决当前温州市小微企业的空间制约,将促进企业集聚、产业集聚、要素集中、土地集约。

  根据《温州市加快小微企业创业园建设实施办法》,到2015年底,全市提供2370万平方米生产研发用房,形成一批规模超500亩的市级小微园、规模超300亩的县级小微园和规模在100亩左右的镇级小微园。其中,今年年内启动建设1000万平方米。

  为支持小微创业园建设,七大扶持政策同步跟进:在土地利用上,除鹿城、文成、泰顺、温州生态园外,其他县(市、区)、市级功能区,每年新增建设用地要有40%左右用于工业,并优先保障小微园建设用地需求;在引导企业集聚上,要求各小微园要根据行业特色,招引成长型、科技型企业入驻,主导行业入驻企业数要求达到70%以上;在开发形式上,坚持政府主导,科学规划,鼓励市场主体多元参与,鼓励投资公司、龙头企业等,取得开发建设资质,开发建设小微园;在产权分割上,小微园的生产厂房、办公设施和生活服务设施可以通过分割出售或出租的形式,提供给小微企业使用。住建、国土部门根据小微园的相关资料,予以办理分割房产证和土地证;在加大财税支持上,对小微园建设项目,予以免缴城市市政基础设施配套费。购置厂房所产生的交易税归属于地方部分,给予全额返还;在融资支持上,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给予足够的授信额度,并给予利率优惠。鼓励小微园发行园区建设债券。市产业引导基金,优先支持小微园建设;在园区管理上,统一园区后勤、环保、研发、检测等公共配套设施的使用和管理。

  位于龙湾区的文创类小微园——红莲文化创业园总经理林兵蔚表示,政府大力扶持小微园建设,这一方向很切合温州实际。在温州,确实有不少小微企业找不到合适的办公场所。“建议政府能尽快出台相关细则,并能站在市场的角度,解决两大问题,一是如何吸引运营主体投资小微园,二是如何吸引诸多小微企业入园。”林兵蔚建议,在产权分割这点上,能否真正将政策执行到位,让开发主体建好小微园后,还能分楼层对楼宇进行出售,产权分割独立办理。这样一来,有两个明显的益处:一是可以让资本尝到“甜头”,从而才有更多资本进入小微园开发和运营,二是对小微企业来说,拿到产权证后可到银行融资,解决了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问题。另外,在吸引小微企业入园这点上,今后的实施细则里还应该明确,小微园拥有哪些优惠政策可以吸收小企业入驻,因为地理位置往往不是小微园的优势,目前中心地域可供建设小微园的用地几乎没有,小微园只能凭优惠政策和特有的集聚服务吸引小企业入驻。

鼓励企业整合重组

  企业整合重组成本高、操作难,现有整合重组政策利好不够,是屡被提及的难题之一。《温州市进一步鼓励企业整合重组实施办法》将鼓励企业通过债务重组、股权收购、资产收购、合并、司法重整、产业链延伸、品牌联盟等形式,实施整合重组、做大做强。

  办法对整合重组企业资产过户税费减免、新增税收奖励、土地处理等问题作出具体规定。企业在整合重组中办理土地房产及其他资产合并过户时,相关税费的地方留成可用部分将给予全额补助用于技术更新改造,并免收房屋转移交易费;企业通过整合重组后,上缴税收地方财政留成部分比上年度新增部分,由同级财政予以50%奖励,连续实行3年;企业在兼并、新设、折资入股时,被重组的企业所占土地性质属于行政划拨的,由被重组方在并购重组前按规定办理出让手续,按标定地价的40%方式补交土地出让金,按规定完税后,再由并购重组方按规定向国土部门申请办理变更土地登记手续。

  除了重组企业缓缴社会保险等优惠政策外,办法还明确了整合重组企业享受原企业优惠政策、整合重组企业设备优惠措施和税收优惠政策的延续等原则。整合重组企业,继续享受原企业(包括被整合企业)的有关优惠政策,并可合并被并购企业的用水、用电和排污容量;整合重组项目涉及基建审批、环评、安评、能评等相关批准文书,按更名方式直接办理。

  “目前温州民间仍存在将破产重组‘妖魔化’的现象。”中国新盟包装装潢有限公司董事长陈金国认为,重组是帮助企业做大做强的捷径。只有优势互补,才能突破和解决企业低、小、散的问题。而实际上,企业的联合,也能更好更快地解决资金及土地方面的要素问题。新盟包装早在2011年9月就尝到了重组整合的甜头。如今,这家由欧艺包装、高科彩印包装、华光包装、汇丰包装等4家上下游企业和1位自然人组成的公司,上半年产值增加了10%以上,去年年产值达到2.2亿元。

  接手完成过两件司法破产重整案件和多起企业自行重组案件的浙江震瓯律师事务所律师叶智焕认为,这次出台的鼓励企业整合重组办法,确实解决了在企业整合重组过程中的一些如税收、土地处理、批文延续等方面的实际问题。但是,仍有一些和企业重组时利益密切相关的方面没有涉及,比如对因债务豁免所产生的涉税如何处理。“在企业整合重组过程中,往往都会涉及大量的债务豁免的问题,中间附带着巨额的税收。因此,在企业整合重组过程中,如何运用司法认定、审计结论等手段,避免或减少此类税收缴纳,意义重大。另外,企业的整合重组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各个部门,在今后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对整合过程中出现的困难,有必要明确专门政府机构来负责协调。”叶智焕建议。

服务企业“最后一公里”

  为深入推进“万名干部进万企解万难”行动,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在全市范围内建立驻企服务员制度,开展“服务保障实体经济发展”专项行动。通过建立驻企服务员制度,努力实现干部与企业结对全覆盖,帮助企业化解最迫切的发展难题,切实解决政府服务企业“最后一公里”问题。

  宣讲扶企政策,当好“宣传员”。驻企服务员要主动向企业宣传各项惠企政策,切实把政策优势转化为企业发展动力。指导企业用足、用活、用好政策,引导企业特别是暂时有困难的企业,进一步增强信心、振奋精神、抢抓机遇、攻坚克难、加快发展。

  代办项目服务,当好“代办员”。驻企服务员要认真学习项目申报流程,尤其对手续繁琐、流程复杂、专业性强的项目,通过无偿代办、全程跟踪等方式,帮助协调解决有关问题,切实加快项目实施进度,为企业提供优质高效服务。

  化解企业难题,当好“协管员”。驻企服务员对企业转型升级中遇到的土地、资金、技术、人才、市场等方面问题要及时分析原因,研究对策,帮助解决。在化解难题时,要坚持逐个研究、按类梳理,积极对接部门职能,寻求解决办法,尤其是涉及市级层面的共性问题,要主动上报市里研究出台相应政策。

  搞好效能监察,当好“监督员”。驻企服务员要牢固树立主人翁意识,搞好效能监察,当好“监督员”,重点监督涉企职能部门和干部服务企业、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等情况,特别是在“四风”方面存在的问题。

  温州市经信委赵斌表示,如何将这些政策为企业了解、掌握、运用成为关键。他认为,一方面应该通过宣传部门加大力度做好政策的宣传。另一方面,则需通过驻企服务员做好政策的一对一解读,确保企业真正从政策中得到实惠。

“五项纪律”保障落实

  为全面落实涉企优惠政策,温州市政府严明纪律,提出“五项纪律”要求。

  纪律一:确保已公布的涉企优惠政策在2013年11月底前全面兑现、落实到位,任何地方、任何部门不得以任何理由降低标准、打折扣。严禁在落实涉企优惠政策过程中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严禁推诿扯皮、拖着不办、刁难企业。

  纪律二:明确地方部门工作责任。进一步落实地方和部门行政“一把手”负责制。各级重点涉企部门,要建立健全惠企政策兑现机制,凡涉企优惠政策由两个以上部门共同实施的,明确由为主的部门负责牵头,不得以任何理由不执行或推迟执行。

  纪律三:组织涉企行为专项清理。由市纪委(监察局)牵头,开展涉企行为专项检查,继续清理向企业强制提供服务、强制收费的行为,严禁涉企乱检查、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并会同有关部门开展规范收费情况专项清理。

  纪律四:优化企业项目审批服务。督促有关部门全面清理非许可审批前置,主动上门服务,进一步简化审批手续,加强对企业投资项目审批、筹资、供地、规划、评审等方面的服务,切实解决企业“审批难、落地难、推进难”等突出问题。

  纪律五:严肃查处涉企违纪案件。把涉企优惠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作为优化投资发展环境的一项重要内容,使之制度化、常态化。进一步畅通举报投诉渠道,对涉企违纪案件,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曝光一起。

  在记者采访过程中,不少受访企业表示,其实最担心的不是政策不够好,而是政策是否能落实到位。在某种意义上,企业服务的“最后一公里”也成了企业主们最望眼欲穿的“一公里”。一些企业表示,希望政府能派真正懂政策的部门人员帮助企业做好政策解读。“虽然很多政策都有文本,但政策对很多企业来说未必看得懂,如何解读、找哪些部门、有哪些渠道,这常常是困扰企业的问题。”还有企业指出,政府层面目前下达的优惠政策其实也有不少,以往常常碰到符合优惠条件、却享受不到实在优惠的情况。这次推出的政策落实“五项纪律”,像一针“强心剂”,给企业注入了不少信心。

  专家观点

  朱康对(温州市委党校教授)

  温州过去也有过很多振兴实体经济的政策,但大多效果不大。政府和学者需要深入研究过去的实体经济政策不成功的原因,才能使这次振兴实体经济的政策真正发挥作用。同时,在颁布了一系列政策之后,还需要跟踪研究其后期效果,不能坐看几年后的发展,需要实时跟进,根据实际情况不断改进。否则,温州会在不知不觉中失去更多很好的企业。留给温州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另外,温商回归这件事,温州做了好几年。我认为,目前主要还是两个问题,一是政策落实得不够到位,二是力度还不够大。光靠乡情来吸引温商,是远远不够的。只要有好的投资项目,有低经营成本,有好的政府服务,就一定能吸引温商们回来。

  卢达(温州市社科联副主席)

  温州经济发展出现了一些问题,这有主观上的原因,也有客观上的原因。客观上来说,一是土地、人才资源等要素的制约;二是社会有效投入不足,多年来,没有一个国家级项目落户温州;三是民间资本投资温州本土产业的比率不高。主观上的原因:一是温州主导产业不突出。500亿元规模工业产值的行业温州只有2个,而杭州有11个、宁波有10个、绍兴有5个。二是全市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有国家级贫困县,也有国家级百强县。三是扶优扶强政策措施没有完全到位,一些部门的服务意识、责任意识不强等。

  从产业方面来说,有三点建议:一是培育主导产业,加大技改投入,落实扶强扶优产业的政策措施。二是加强对台湾经济合作,发挥温州民间与台湾联系密切的特性,积极开展对台经济协作,形成对台产业链的对接。三是推进温州文化产业的发展。要把温州文化产业作为温州新一轮经济发展的增长点,做大做强文化产业,如温州的印刷业、文具业、创意产业、工艺美术业等。


浙江日报 今日温州 00020 温州振兴实体经济新政解读 2013-09-25 浙江日报2013-09-2500006;浙江日报2013-09-2500009;浙江日报2013-09-2500011;浙江日报2013-09-2500012;浙江日报2013-09-2500015;浙江日报2013-09-2500017;浙江日报2013-09-2500013;浙江日报2013-09-2500019;浙江日报2013-09-2500014;浙江日报2013-09-2500016;浙江日报2013-09-2500018 2 2013年09月25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