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合上下改革的动力
——全面深化改革评论之三
尉迟公
全面深化改革,整个社会有着较高的共识度。具体的路如何走,答案或见仁见智。从方法论上予以观照,汇合上下改革的动力,让顶层设计与基层创新相向而行,则是一道必选项。
中国是一个超大型社会,现代化任务艰巨而复杂,注定在一些根本性问题上绝不可犯大错。如果一脚踩空,或者剑走偏锋,已无多少可以回旋的余地。一句话,谁也伤不起。具体到改革,35年来,掌声不断、鲜花一路,好啃的“骨头”所剩无几,易趟的“浅水”一去不返。新一轮改革提速,没有顶层设计,断乎难及。
2013年,从大部制改革到政府向市场和社会放权,从利率市场化改革到建立上海自贸区,几个“大动作”即是顶层设计的大手笔。这也进一步印证一种趋势:未来的改革,自上而下的动力将愈发强劲。如果说改革是中国社会的政治习惯,那么,我们有理由相信,来自顶层设计的力量足以让这一习惯持之以恒。
接下来,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等,随便哪个拎手上掂一掂,分量都非常重。每一项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错综复杂、敏感脆弱,涉及利益格局的重大调整,涉及体制机制的藩篱束缚,涉及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整体建构,几乎让所有人直接或间接卷入其中,不可能是旦夕之间的一个速成命题。把握改革的时机、节奏、力度,保证决策的科学性、连续性和公平性,除却全局性、框架式、大尺度的顶层设计,别无他择。
事物还有另一面。强调顶层设计,不等于否定基层创新。事实上,二者不分轩轾。改革,既是设计的,也是实践中走出来的。中国的改革是渐进式的,始终鼓励各地开动脑筋、迸发智慧,勇于实践、敢于创新。特别是有些一时拿捏不准的改革,通常采取试点探索、投石问路,一旦形成了共识、积攒了经验、找到了规律,再由点及面次第铺开。
中国改革中的好多东西,都是基层创造出来的。没有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中国的改革无法前进。没有群众的应者云集,顶层设计无法真正实践,更无从谈起全面推广。群众参与,既是群众首创精神的来源,更是对顶层设计的督促、发展和补充。基层创新,是实践突破,是智慧表达,具有创造出无限美好的可能。对其任何赞美之词,都不过分。
在浙江,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花落义乌,就是因为在积累中成长,在创新中突破,“买全球、卖全球”,从一个小小的单纯出口基地,变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商贸名城,并把目标锁定为实地交易与电子商务相互融合的现代物流中心。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选择温州,就是通过制度创新、政策引导和环境再造,让充裕的民间资本更好服务于实体经济,寄望于为中国未来金融改革探路。
全面深化改革,既取决于设计方案,又取决于实践过程;既取决于改革决心,又取决于市场发育。顶层设计与基层创新,这两个“层”等量齐观。没有顶层设计,一些领域的改革,就难以升至宏观层面,推向纵深发展;没有基层创新,一些领域的改革,必定阻力重重,久推难转。如果只顾一头,有可能形成改革方向的偏差。汇合上下改革的动力,让彼此无缝对接,既有效率又有公平,既重过程又重结果,恰恰体现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实践论的基本遵循。
中国的改革是世界主要经济体中最频繁的,所带来的社会变化总量堪称奇迹。在这样一个崇尚改革的国度,未来继续收获掌声与鲜花,顶层设计与基层创新之间的互动更加紧凑不可或缺。这一判断,来自实践积累,来自具体国情,来自历史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