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3版:人文

键盘时代 亲近汉字

  吴孟婕

  随着来自南京外国语学校的美女选手王笑奕自信地写下“拓跋氏”一词,风靡全国的央视《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决出进入半决赛的最后一支队伍。

  在各台音乐真人秀纷纷抢夺观众的这个夏天,两档原创文化类节目《汉字英雄》和《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剑走偏锋,搅动了“键盘化社会”人们的神经,甚至刮起一股“全民写字”的风潮。你可能不会想到,8月苹果和安卓手机中国应用商店里,排名前列的游戏几乎都与“汉字”有关。

  更令人没有想到的是,我们以为再亲切不过的汉字,似乎正在变成“熟悉的陌生人”:据统计,几期《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观众同步听写平均正确率仅为10%;《汉字英雄》中,“脱臼”的“臼”千人知晓率为23.9%,“舂米”的“舂”仅为20%;不仅“貔貅”、“狷介”、“尥蹶子”、“瓮中捉鳖”等生僻词令“成人体验团”频频出错,即使是“间歇”、“熨帖”、“黏稠”等较常见的词组,正确率也不足50%,“癞蛤蟆”一词竟难倒了70%的成年人。

  一群平均年龄14岁的初中生,几位主考官,还有4个用来听写词语的普通“田字格”——“听写”这项随堂小考,给人的印象总是静默中伴着一丝紧张。在这样的氛围中进行,节目是否会有可看性和趣味性?但就是这样一档看似 “平淡无奇”、且制作成本不及《中国好声音》10%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自8月2日开播以来便迅速蹿红,甚至一度获得全国第二的收视率。除了“低投入高产出”,这匹忽然跑入大众视野的荧屏“黑马”,给大众和业界带来的启示更在于:成就真正的“中国好节目”,究竟需要什么。

  其实,并没有什么“不能说的秘密”。它的确简简单单,却同时具有选秀的晋级方式、竞技的快节奏以及闯关的紧张感,很容易让人停下手中的遥控器。与节目“考验文化积淀”的外包装相比,“智慧”和“说教”反倒没有被刻意强调。运笔起伏之间,讲述的重点落在发现汉字之美——在形、在音、更在意。然后,再由文字的线条美,延展至语文的优美、文化的大美。比起成就一个人的梦想,于润物无声中改变一群人的生活方式的电视节目,无疑需要更大的责任和担当。

  从激活汉字的历史意义与文化价值的角度看,考题不仅仅关乎一字、一词,而是多掌故、多细节;不仅仅是百度百科,而是人间万象。或许正因为锁定了数字时代的“全民失写症”,才吸引了“全民”关注、“全民”参与——节目播出后,观众们“想念起童年的语文课”,不少人还“默默地把手机输入法改成了手写”。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另一个亮点在于参加比赛的小选手们。虽然在节目中展现自我的方式仅仅是对汉字的书写和短暂的采访,但从那一张张成功后或自信或兴奋、失误后或惋惜或坦然的脸上,我们看到了真人秀节目中久违的真诚。尤其是在场上只剩下几名选手的决战时刻,已经淘汰的队友和老师站在场边加油,这样的场景让人回想起充满勇气的学生时代。透过汉字之美发现充满朝气的青春之美,这也是节目带给我们的意外之喜。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总导演关正文表示,书写工具的进化是不可逆的,节目的本意是“通过游戏的形式提醒大家,重温汉字的美好”。但每场比赛开始前的那句“书写的文明传递,民族的未雨绸缪”,以及荧屏内外你我他“惨不忍睹”的表现,还是引发了人们对“汉字之殇”的忧虑。

  或许,也无需如此沉重。有人说“汉字走远了”,其实它一直都在,应该放慢脚步、重拾敬畏之心的,是我们。这就像,满室旖旎花开,读得懂、认得出,你才能走进去欣赏。

  拿起久违的笔,写一封信、摘抄一段美文、听听方块字背后的故事,这是对民族文化基因的传承,也是一种获得温暖与真诚的交流方式。正如一位参赛选手所说:“不论输赢,最后胜利的都是汉字。”汉字有多美?落笔的一刹那,想到有那么多人在不同的地方做着同一件事,真好。


浙江日报 人文 00013 键盘时代 亲近汉字 2013-09-24 3194842 2 2013年09月24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