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野再出发
本报记者 裘一佼
核心提示:“世界上所有的城市都在怀念乡村,做着还乡的梦”。而在中国,历次重大改革的起点,往往是从农村出发。激越于城市化浪潮的浙江,更是以美丽乡村建设的探索实践,铺陈出城乡统筹融合发展的新景。乡村为何要美丽、乡村如何更美丽?从“美丽乡村”到“美丽中国”,城乡生态早已变化万千,却依然需要清晰地回答这番追问。
(一) 洪流·困惑·想象力
中秋在即,华夏子孙的心中,泛起或浓或淡的乡愁。城里的月光照耀梦想,此时此刻,让人牵肠挂肚的,却是那曾经生活过的、靠月光照亮夜路的乡村。
这是个回家的日子。大巴在公路上奔跑,列车在铁轨上前进,由城市到乡村的步伐,在这传统节日的气氛里,愈发响亮。乡野的云,乡野的风,总有一股摄取人心的力量。
“乡土中国”,社会学家费孝通在上世纪40年代做出的论断今天仍适用。这般情感,在时代的大背景下,有特殊的意义——今日中国,城镇人口已经超过农村人口,城镇化仍然是未来中国的大趋势,乡村无形的消失每天都在发生,离土离乡的纠结每天都在上演。
带着寻觅“乡土中国”的困惑,当代学者梁鸿写出了《中国在梁庄》。在她看来,“一个乡村的历史,是国家和民族史的缩影。”
乡村,一个令中国人百感交集的名词。数千年前,灌溉的需要让分散的农民聚集,华夏大地的原野上便出现了星罗棋布的村落,那里孕育着影响整个人类的农耕文明,乡村是礼仪的发源地,也是传统伦理的根基。
但纵观近代中国史,乡村无不是以贫穷、愚昧、闭塞、落后的面貌出现,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成为世界现代化进程的落伍者,现代化之于千万中国乡村、之于上亿中国农民,有梦却无路。
当时间走到21世纪的门槛前,曾经义无反顾背起行囊冲向城市的中国人,初尝经济小康的喜悦,同时又遭遇发展中的众多矛盾。
城市面临着诸多挑战,不仅是空间的拥挤、资源的短缺,还有环境的污染、文化的碰撞。我们转身向乡村张开双臂,试图要去寻找精神的家园,寻回乡村所代表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
历史总是擅长用偶然展开它壮阔的剧情,只有善于从历史中寻找永恒的人,才能获得走向未来的智慧。历史洪流中的乡村,正在经历着怎样的变化?对于我们每一个人的意义在哪里?乡村又向何处去?
这是一个需要想象力的年代,乡村穿行在现代化巨大的挑战中。
(二) 征途·还乡·伦敦碗
“我孤独地漫游/像一朵云/在山丘和谷地上飘荡/忽然间我看见一片/金色的水仙迎春开放/在树荫下/在湖水边/迎着微风起舞翩翩”
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第一幕,取自英国湖畔派诗人威廉·华兹华斯的诗歌。奥林匹克体育场瞬间变成如诗如画的英国乡村,那里有石头搭建的农舍、茅草堆成的屋顶、野餐的家庭、耕作的农民、绵羊、奶牛、山羊。
世界惊讶得瞪大双眼: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从乡村文明到城市文明,从高碳文明到低碳文明……人类的不懈追求,都在奥运会上留下醒目的足迹,成为许多国家经济转型、社会进步的标志性事件。“伦敦碗”里的英国乡村,想要讲述并预言着世界怎样的改变?
灯光闪烁,时光闪回,18世纪下半叶,蒸汽机吐着白气,以势不可挡的姿态推开英国现代化大门,也推开了近300年的世界现代化史。这个孤悬一隅的小岛,成为跨越两个世纪世界发展的领头羊,在人类漫长的居住史上,英国成为第一个主要在都市居住的民族。
可时间总爱开些玩笑,300年后的英国,辉煌已经成为历史,在这个时候英国人又重新拾起乡村的快乐,每年下乡的人数远远高于进城的人数。
“对我来说,英格兰就是乡村,乡村才是英格兰。”英国前首相斯坦利·鲍德温深情地说。走过高速发展和喧嚣浮躁的年代,英国人开始在乡间,寻找英国的文化身份,重新拓展生活空间。
这并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国际金融危机、气候变化、能源和粮食安全、核扩散、城市化浪潮等一系列全球性挑战,撼动着全球经济板块结构和政治生态气候,全世界的国家,无论处于哪个发展阶段,都在追问着同一个问题:现代化的征途,将把人类带到何方?
在这样的历史方位下,“乡村”以全新的内涵进入我们的视野。“世界上所有的城市都在怀念乡村,做着还乡的梦。”当代作家王安忆这样写道。
乡村的意义,早已挣脱出地理范畴,而是涉及到人类生活的本源问题——人与自然、人与自我、人与人、民族与世界、科学与自然等等。
“伦敦碗”中的美丽乡村,也许正预示着,作为人类主要居住形式之一的乡村,将承载更多的期望。
(三) 传奇·脉动·落脚点
英国卫报记者乔纳森·华兹讲过一个故事:小时候大人告诉他,如果十亿中国人一起跳起来,地球将偏离轨道,人类会因此毁灭。忧心忡忡的他从此每晚睡前都要祈祷:“不要让十亿中国人一起跳起来”。
后来他来到中国,发现十几亿中国人真的“跳起来”了,他们以只争朝夕的速度,奋起直追人类现代化的潮流。
事实上,华兹的担忧,也是中国人自己的担忧——欧美发达国家用了将近300年,才使10亿左右人口进入工业社会;中国仅用了60年,就将13亿人带入工业社会,演绎了人类发展史上的传奇。今天,进入现代化“下半场”的中国,面临的一大问题,就是曾经被现代化浪潮挤压的乡村和乡村社会。
90多年前,鲁迅《故乡》的开头是这样写的:“我冒了严寒,回到相隔二千余里,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去……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
那时的历史环境,山雨欲来风满楼的阴霾,渐渐开始笼罩乡土,鸡犬相闻的小国寡民幻想已经破灭,然而取而代之的是什么,尚看不清未来与前路。
90多年后,王澍获普立兹克建筑奖,纽约时报在报道该新闻时,所配发的图片是他设计的宁波博物馆——它坐落在一片“小曼哈顿”的商业区里,原材料就是从当地30多个传统村落搜集来的600多万块废砖瓦片。
此时的社会背景,经济学家说,中国城镇化是世界城市化史上规模最大,背景最为复杂,面临的问题和压力也最大;社会学家说,在经济社会快速转型期,心理容易失衡、人文精神容易淡漠、传统道德约束式微……
这就是中国城乡面对的现实,有欣喜,也有惆怅。虽然放在人类城市化进程中来看,这是再正常不过的现象,但中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面临着与西方发达国家不一样的发展背景,“乡村”在当下中国的语境里,直接反映于农业、农村、农民,直接牵连着城市的脉动,是一个更为宏大的命题。
中国历次重大改革的起点,往往是从农村出发。落脚点,也必然回归乡村。“美丽乡村”——中国人提出的乡村建设路径,是对现代化的诚恳自省,也是着眼未来的前瞻性思考。
(四) 开放·变革·新乡土
2011年9月,美国纽约时代广场。华西村形象宣传片在这个世界最大的城市上空登场,整排的别墅、摩登的高楼,俨然一个现代化的城市,广场上不息的人流似乎放慢了脚步,注视着“新农村、新中国”。
一年之后,同样的地点。来自黑高村和东旺村之间的千岛菜花再次吸引世界的目光,千百垛田漂浮于水中,近处村民悠然摇橹,远处民居错落有致,人们惊叹“美丽乡村、美丽中国。”
中国的乡村,到底是什么样?如果说欧美乡村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广袤的农田和散落的乡村小屋的恬静景象,那么行走于中国乡村,人们则会惊讶于其多样化的姿态——大厦林立的经济强村,青山绿水的生态村落,深厚历史的文化古村……乡村因为地理环境、历史变迁,展现的是自然和人类互动中不同的风貌。
多元的不只是形态。《新农夫,新城乡》、《乡绅归田》、 《村官再归来》、《居乡村,知乡里》……我们的一个个大字标题,将乡村正在经历的变化,将各种类型的乡愁、田园梦和重建乡村的努力,刻画得淋漓尽致。
在都市人高喊“回到故乡”的时代中,一个从未在城市生活的农民也许会疑惑:城里人新鲜一阵怕是会走的,有谁会放着城市现代化生活不过?我们刚沾上现代化生活的光,就号召回到乡村了?美丽乡村,将会把故乡变成什么模样?
学者认为,新农村建设有时会发生“错位”,因为对于不同的乡村、不同生活状态的人群来说,观察和改造乡村的视角大相径庭。
毋庸置疑,以工业化、市场化和城市化为主要特征的现代化进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方向,也为新乡土注入了开放、平等、变革等鲜活的时代价值血液,从而为其提供了实现转型的“现代之源”。
从这个角度开始,我们开始描摹心中的美丽乡村——
乡村是多元的乡村,他们性格迥异,他们面貌多样,他们依旧广阔,可以像大地一样安放城市,让生活在此地的农民感受到现代生活的便利,让生活在城里的人们不因走得太快而丢掉灵魂;
乡村是合作的乡村,他们需要村民改造,需要农村精英回乡,需要城里同乡寻祖,需要大学生村官当政,需要退休人员荣归,当然也需要白领社群,他们带来全球化之风、新生产模式和新兴变革力量;
乡村是共享的乡村,还是那片视野中熟悉的土地,但却新鲜而充满活力,它承载着中国城乡均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社会稳定的希望与梦想……
据悉,国务院将在杭州桐庐召开全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建设美丽乡村现场会。因地制宜建设新农村的思路,将给广阔的大地提供更多的希望。我们期待,乡村让城市更美好。
中国乡村的未来,比你所想象的,更加需要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