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4版:要闻

老人精神家园可安好

——记者调查老年活动中心生存之困

  本报台州9月12日电

  记者 聂伟霞

  县委报道组 徐平 林苗苗

  当大批年轻人远离乡村,到城市寻觅梦想时,留在身后的,除了年幼的孩子,还有年长的老人。本报今天刊发《孩子啊,何时把家还》报道后,山区空巢老人空虚而匮乏的精神生活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空巢老人如何能快乐起来?哪里才是他们的精神家园?老年活动中心又存在着怎样的生存困境?佳友民情快车记者走进天台、三门等地实地调查。

  上午8时,天台县赤城街道螺溪村老年协会会长丁千红准时打开了位于村中央的老年活动室大门。不久,老人们便开始聚集,打牌、看书、拉家常。

  83岁的老人丁千兵径自走进图书室,拿出一本有关心血管的书阅读起来,看到有用的东西就仔细抄录。老人一年有300天“泡”在这里看书、下棋、聊天,“人多热闹,不比家里,冷冷清清一个人。”老人一边说着,一边挪了挪屁股,只听得“嘎吱”一声,老人坐的凳子上有两条裂缝,竟然把老人夹痛了。

  环顾四周,记者发现,在图书室里摆着的十多条凳子都很破旧,裂缝能伸进一根食指;四周墙壁表面已严重剥落、阳光从屋顶瓦片缝隙间照射进来。

  “这座房子和许多设施的‘年纪’都有50多岁了。”丁千红介绍,活动中心以前是所小学,小学被撤扩并后,村里投资两万元配备器材供老人活动。年久失修已成了危房。每次天气预报说下雨,丁千红就要挨家去通知老人不要来了。

  螺溪村是个城中村,村民1670人,该村村集体经济薄弱,2012年,村民人均收入只有8000多元。螺溪村的建筑大多为矮房泥墙,与周边的高楼比起来显得有点寒碜。

  丁千红算了一笔账:村里老年人有228人,一年活动、管理经费加上修缮活动中心需要10多万元。而目前村老年协会仅靠出租餐具和桌椅给村民做红白事,每年收8000元左右租金,勉强维持活动室的正常运转。

  但是老人们一直坚守着这块属于他们的“精神阵地”。68岁的王金翠说:“这可是我们的‘第二个家’。”

  与螺溪村相比,革命老区三门县亭旁镇杨家村的老年活动中心比较宽敞,是一幢三层共400多平方米的楼房。然而,老人们却只能“望楼兴叹”,小楼建好都6年了,一直没能开张。

  走进大楼,只有机器的轰鸣声。2007年,村里集资30万元建起了老年活动中心后,由于缺少资金,再也没能力购置文化娱乐设施。老年协会只好把一、二楼租给了一家服装厂,一年可收两万元租金。村里800多位老人除了在家看看电视,就只能围在马路边聊天,容易发生安全事故。

  不能“室内活动”,那就多举办一些“户外运动”。为此,村老年协会动足了脑筋,积极开展爬山、拔河等比赛。“即使这样简单的活动,一年下来也要好几万元经费。”杨家村老年协会会长杨道旭说。

  今年1月,杨天武夫妇被选为村老年协会秘书长。他们捐出4万元钱,买了10张麻将桌,配置了象棋、腰鼓等,把村里的杨家祠堂利用起来,成了老年人的一个“活动中心”。老年人在这里吹拉弹唱,精神面貌得到很大的改善。

  “最多的时候有500多个老人挤在这里。” 杨天武既高兴又担忧,他希望有朝一日能把活动中心收回来,建设成一个有着丰富娱乐项目和功能的老年之家。

  “丰富老年文化生活,建设老人精神家园,是目前城市化进程中的迫切需要。”台州市老龄办主任许连君说。

  据了解,近年来,各地各村利用闲置的办公楼、祠堂、学校等开辟老人娱乐场所,健全健身器材、象棋、扑克等健身益智类项目,有条件的村庄,还为老人购买腰鼓、扇子等,组建老年腰鼓队、歌舞队等,开展集体娱乐项目,耗资不大却大有收获。据统计,截至2012年底,全省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857.69万人,共有各类老年活动中心(室)3.41万个,平均250个老人拥有一个活动中心。

  有了活动场所,老人们就有了“阵地”,可以聚在一起根据各自爱好活动活动,对消除孤独感、增进身心健康大有裨益。

  “目前,政府扶持村级老年活动中心的资金有限,大部分资金需要村民自筹,同时受场所、管理制度等方面的限制,村老年活动中心生存遭遇诸多困难。”许连君说。


浙江日报 要闻 00004 老人精神家园可安好 2013-09-13 3183521 2 2013年09月13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