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不能小看你
曾福泉
曾福泉
直到现在,很多人也许还在回味,为什么《小时代》会成为今年夏天最卖座的国产电影。答案指向了“大数据”。这个词儿,虽然在年初因为美剧《纸牌屋》的热播而为观众熟知,没想到几个月后,它成就了近在身边的商业奇迹。这下,就连最老派的影视从业者,也开始认真思考“大数据”究竟将对中国影视产业带来怎样的影响。
据说,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投资方对观众偏好的了解比观众自己还深刻。作为北美最大的付费在线视频服务商,奈飞(Netflix)掌握了3000万用户的收视选择、400万条评论、300万次主题搜索,以及无数的暂停、快进和回放记录,足以细致勾勒用户的观影行为。通过采用一系列计算对数据加以分析,制片商可以清楚地知道用户群最喜爱的男女演员、最追捧的导演、最热衷的剧本题材,等等。精确细分→投其所好→量身定制:这就是奈飞宣称《纸牌屋》之所以大获成功的不二法门,而为《小时代》所如法炮制。
有学者提出,在Web2.0时代,培养用户将比控制内容带来更多的价值。大数据的成功,本质上反映了用户主体地位在互联网时代的彰显。过去,创作者在作品播出后再收集用户的喜好反应;现在,创作者以预先分析的用户喜好为标准生产作品。
国内当下的影视创作,虽然也包含对于观众和市场的评估,但多凭借经验和感觉,显得模糊、笼统。对观众需求的理解仍然源自创作者自己的想象,缺少有效的证据支撑。实际上,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视频收看的定制化和点播化已经十分普遍,观众不再被动接受,而是主动搜寻、选择、筛选,处处留下自身偏好的鲜明印记。他们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明确宣示:我喜爱什么,厌弃什么——影视产品供应商绝不可能对此视而不见。
诚然,大量用户所热衷的题材,并不必然具备优秀文化产品所需的品质;追逐用户偏好固然可能获得商业成功,但决不能保证作品具有持久的艺术生命力。《小时代》的创作者把目标定位于青春作家“脑残粉”,从选角到布景,全方位迎合这部分青年粉丝的趣味,结果只能是数据分析越精确,作品就越肤浅庸俗。
《小时代》的艺术失败,事关创作者自身造诣和观众品位培养,而无关大数据技术运用本身。无论是初期的策划、设计,还是后期的营销推广,大数据技术都为中国影视产业提供了全新的发展可能性。华策影视日前收购大数据挖掘能力突出的克顿传媒,就被业内视为抢占先发优势的重大举措。影视产业既是艺术,也是工业,离不开一套完善的操作范式。有从业者担忧,过分依赖大数据,会造成影视作品模块化。殊不知,类型片的商业成功和文艺片的优雅隽永,对于一国影视产业发展而言本是并行不悖的,并且都需要行业形成高度成熟的创作模式。创作时随心所欲,播出后致力于粉饰和注水,无视市场反应和观众感受,这才是国内影视产业当前发展的大敌。
大数据技术是了解市场、尊重观众的必由之路,而不是束缚影视创作的绳索。对于国内影视产业界而言,摆脱“万恶的收视率”和“票房造假”之类的无聊风波,真正理解数据分析对于行业发展的重大意义,恐怕是迎接“大数据时代”所要迈出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