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8版:专版

文章导航

共同托起七彩的梦想

——工行浙江省分行“壹心壹益”公益活动纪实

  共同托起七彩的梦想

  ——工行浙江省分行“壹心壹益”公益活动纪实

  周彬  倪冰

  9月1日,新学年的第一天,磐安县九和乡海贝希望小学校园里一片热闹祥和之景,教室里不时爆发出一阵接一阵的欢笑声,来自工行的爱心使者正带领小朋友们,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班会呢。

  刚刚报到入学的一年级新生们,迎来了小学时代的第一堂课——美丽的盘子。大家使用水彩笔、粘纸等工具,在纸盘子里绘画、拼贴着过几天想要送出的教师节礼物的图案;最后,21个美丽的盘子,围绕着“七彩的梦想”五个彩色大字,在黑板上粘贴成一圈,这不仅增长了孩子们大胆设计、动手制作的能力,还激发了对老师的爱戴之情。

  二年级要完成的是“变废为宝”的作业。在听了爱心使者讲述了肥皂是如何产生的故事后,同学们开始动手制作环保肥皂——将用不着的肥皂头放进小锅里加热融化,注入自己喜欢的颜色,搅拌均匀后倒入模具中,冷却后扣出来,配上小饰品,制成送给父母的礼物,同时提升了环保意识,懂得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四年级的班会主题是走近科学。全班28位同学分成7组,和爱心使者一起组装机械类或电子类的科普模型,并在制作过程中学习其中的科学知识和运行原理。由于难度较大,大家仔细研读说明书、了解制作内容步骤后,还进行了内部分工,有的负责看图纸,有的负责清点零件,有的负责组装,有的负责检查,团队协作能力明显增强。

  三年级、五年级和六年级的同学们也都有着各自的主题,有的开展联谊交流,一起学歌舞;有的开展“感恩”系列活动,通过诗词鉴赏、游戏互动和现场问答,引出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社会、感恩祖国的道理,接着是诗朗诵和大合唱《感恩的心》,大家誓言要做一名懂得感恩的人,努力学习,为学校增光添彩。

  ……

  这是工行浙江省分行的团员青年利用双休日,到磐安县九和乡开展青年爱心活动的动人场面。说起磐安县九和乡,工行浙江省分行的员工有一份亲切感,那是他们的一家远房“亲戚”,自从1996年开展结对帮扶以来,已经18年了!

  “扶贫帮困,回报社会,是我行文化的应有之意,也是我们应尽的责任。”工行浙江省分行党委书记、行长沈荣勤表示。

  今年以来,该行开展了多项以“壹心壹益”为品牌的公益活动,通过“壹心壹益”公益活动,想方设法帮助社会群体实现自己的梦想,展现了工行“工于至诚、行以致远”的企业文化。今天,团员青年扛起了爱心接力大旗,以关注山区贫困学生的精神世界和解决山村教师的实际困难为重点,把结对帮扶活动持续推进下去。

“这些孩子大多是留守儿童,最需要社会各界对他们的关怀”

  “这几年,我们学校的孩子基本保持在140人到170人左右,每个年级一个班。家住最远的同学要步行十几公里路、两个多小时才能走到,所以90%以上都住校。”看着孩子们心满意足的样子,海贝希望小学校长周金文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这些孩子大多是留守儿童,最需要社会各界对他们的关怀。寓教于乐的道理,大家都明白,但老师们的年纪太大了,平均年龄51岁,已经无法跟上时代的步伐喽。我自己今年48岁了,还是学校最年轻的4名教师之一。”

  九和乡在磐安,相当于磐安县在浙江。辖区有21个行政村、66个村民小组、2242户、6000多人,地处偏僻,交通不便,是典型的“九山半水半分田”纯山区贫困乡,资源相当匮乏,社会经济发展滞后,村民生活水平较低。所以,海贝希望小学留不住青年教师,目前14位老师中有8位将在5年内退休,体育、音乐、美术等文艺课程都难以开展。“我是全科老师救火员,哪门课没人教,就我上。音乐、美术,其实我也不懂,就从网上下载资料,现学现卖,边学边教。”周金文对此很是无奈。

  这些情况同样被事前做了详细调研的工行浙江省分行团委所获知。在这次工行“青年爱心行动·磐安行”活动中,他们将“精神扶贫”作为主要内容,与以往的“物质扶贫”相得益彰。特别是以主题班会为载体,与教师节感恩、科技新知、美育教育等紧密结合,以弥补学校教师年龄老化、有些课没能力上的缺陷。

  飞吧,让纯真的心自由地飞吧!精神世界的交流总是双向互动的。工行的爱心使者结束班会、收集“微心愿”后,和孩子们共进晚餐,体验山村贫困儿童的生活;夕阳西下之时,孩子们也通过汇报演出会的形式,表达了对父母、对老师、对社会的感恩之心,那首“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的旋律回荡在山间,连绵不绝……引得附近村民都赶来观看,大家的脸上都绽放了幸福的微笑。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你想啊,头发花白的老头儿换成了靓丽帅气的年轻人,孩子们能不喜欢吗?枯燥无味的课本换成了生动活泼的游戏,孩子们能不开心吗?工商银行的这次青年爱心行动太棒了。”周金文说着说着,不由得竖起了大拇指。

“把‘壹心壹益’作为爱心品牌,让公益活动持续进行下去”

  “为了提升青年爱心行动的活动效果,我们设计、打造了专门的LOGO,把‘壹心壹益’作为爱心品牌,让公益活动持续进行下去。其实,‘壹心壹益’的内涵相当丰富、外延也非常广阔,可以在总体框架下构建各个‘壹’品牌,比如壹支笔活动、壹堂课活动等。”工行省分行团委书记张尤嘉告诉笔者,9月1日的“磐安行”活动就主要包括了四项内容:

  ——“壹本书”捐赠活动。此举得到了省分行本部员工的积极响应,在8月28日的物资征集现场,有的提前将一大包书籍整齐地码好却没有留下任何身份信息,有的特别强调这是部门全体同事的心意,有的还要求带话向山区的孩子们问好,希望他们好好学习,顺利完成学业……最后,共向海贝希望小学捐赠了数百册书籍、一台46英寸液晶彩电以及书包、铅笔盒、水彩笔、乒乓拍、羽毛球等一批文体用品。

  ——“壹堂课”主题班会。将参加活动的爱心使者分为五个小组,分别进驻到各个年级,先和同学们交流沟通,释放大家羞涩的心灵,消除彼此陌生的隔阂,然后组织开展各具特色、针对性较强的主题班会。

  ——“壹心愿”实施计划。班会结束后,同学们将自己的心愿,填写在带有青年爱心社LOGO的爱心卡上,放在心愿盒里;然后带回来在全省工行系统范围进行“壹心愿”认领,帮助小朋友实现一个个小小的梦想。

  ——“壹电影”露天放映。入夜后,组织了一场露天电影放映活动,播放杭州本地制作的、刚刚上映的动漫大片《昆塔:盒子总动员》。

  “‘壹心壹益’既是学习雷锋精神的具体实践,也传承了中国工商银行多年来始终坚持的社会责任意识。今后,我们将把公益活动打包进‘壹心壹益’计划,利用CIS(企业形象识别系统)扩大整体公益品牌的影响力。”工行浙江省分行工委主任蔡航雁认为,“壹心壹益”还代表着一心一意履行社会责任的本义——连续18年一心一意地结对帮扶九和乡,长期、持续、有主题地做实做好扶贫济困等公益事业,践行“为社会创造价值”的事业宗旨。

“打造‘人民满意银行’,是落实群众路线的一个重要目标”

  “18年了,整整18年了。”说起工商银行这些年如何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九和乡党委书记厉志宏深有感触。自1996年工行浙江省分行与九和乡结对帮扶以来,累计到位扶持资金近400万元、物资近30万元,对提升全乡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和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助力推进基本建设。针对九和乡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缺口大这一主要困难,工行在1996年到2008年间对一大批建设项目给予了资金扶持,解决了学生就学条件差和乡卫生院医疗条件落后的问题;参与开通了有线电视与全县联网,全乡70%行政村实现有线电视联网;帮助实施全乡通村公路安保工程,解决了乡内道路狭窄、路陡弯多、交通安全隐患大的问题;协助推进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及省市县生态乡项目建设,以及让21个行政村、6000人受益的自来水、水池、漏网、净化工程等。

  帮助实施农业产业化。这些年来,九和乡实施茶叶产业品种改良1500多亩、高山蔬菜基地建设980亩,建成省级出口无公害GAP(良好农业规范)白术基地360亩,开展了1200亩中药材基地、灌溉蓄水池、灌溉渠道及其他配套设施建设,梅、柿、香榧、板栗种植面积达1000亩,葛藤种植面积则扩大到2000亩,加工葛藤皮、织墙纸等葛滕产业向产业化、精加工化转变,直接人均增收800元……这背后都有工行的大力支持,工行累计投入扶持资金超70万元。

  做好结对帮困工作。从2000年开始,工行浙江省分行在九和乡持续开展灾害救助和结对帮扶活动,累计投入资金27万元,共结对贫困户280家,其中有99%的贫困户如今已实现脱贫目的。“我是2009年到九和乡来任职的。这一年,省工行联系了7个低收入农户集中村,此后每年投入20万元资金,将帮扶工作进一步下沉到基层,让广大村民更加实实在在地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厉志宏告诉笔者,海贝希望小学一直是工行的重点帮扶对象,工行浙江省分行出资兴建了“银园楼”,捐助了25台电脑,并帮助学校改造了宿舍和操场。

  事实上,除了省分行,金华分行和磐安支行在九和乡都有专门对口的帮扶联系点,这三级联动的爱心公益活动模式,在18年来几代工行人的接力传递中从未中断。

  “打造‘人民满意银行’,是落实群众路线的一个重要目标。”沈荣勤表示。这些年双方的领导在变,参与“结对子”的同志在变,但始终不变的是大家同舟共济的情谊,海贝希望小学那座由工行出资建造的教学楼至今还挂着“银园楼”的铭牌,就是最好的见证。


浙江日报 专版 00008 共同托起七彩的梦想 2013-09-12 浙江日报2013-09-1200006;浙江日报2013-09-1200008;浙江日报2013-09-1200010;浙江日报2013-09-1200019;浙江日报2013-09-1200013;浙江日报2013-09-1200020 2 2013年09月12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