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4版:要闻

南湖村村都有结对法律服务

跟着律师下村去

  本报嘉兴9月10日电

  记者 李茸

  通讯员 张文娟 张文术 曹建荣

  一大早,律师张艳菊轻车熟路,从嘉兴市区赶到了南湖区凤桥镇大星村。村便民服务中心一角,红色的“法律咨询”的小牌子早已摆好。张艳菊是附近几个村的结对律师,每两周都要来“坐诊”一次。

  还没坐定,村民盛荣明两口子就走了进来,“我承包了1亩1分地,已经种了好多年,还有十几年才到期。现在原来转让土地给我们的人不让我们种了,我们还能继续种下去吗?”

  两口子讲的都是土话,讲得又快又激动,一下子不那么容易听明白。张艳菊对这种情况显然颇有经验:“这是合同纠纷,只要签了合同,就要依照合同来进行。”接着,她又详细询问了合同的具体内容,并仔细记录了下来。她告诉盛荣明:“根据合同,你们放心种吧,如果对方实在不讲理,你们可以采取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权益。”

  张艳菊又留了自己的联系方式,嘱咐他们有问题随时打电话。盛荣明两口子拿着联系方式,不停地说“谢谢”。

  还没来得及喝上一口茶,一位满头银发的老人家走了进来。老人叫丁玉英,今年64岁。儿子去年因为工伤去世了,工伤赔偿都被儿媳妇拿走了,现在儿媳妇不愿意赡养老人家,不久前两人大吵了一架。

  “我还有90岁的老母亲要养,要不然我干脆跟儿子一起走了算了,一了百了。今天听说村里来律师,希望能帮帮我。”说着,老人家的眼眶红了。

  张艳菊先安慰老人,“都是一家人,以和为贵。我建议先在村里调解,不成的话再申请法律援助。”等老人情绪平复一点,她开始耐心地问起细节来。“您儿子工伤赔偿了多少钱?当时工资是多少钱一个月?有没有其他儿女……”

  接着,张艳菊拿起笔,翻出相关法规,给老人家一边解释工伤赔偿的计算方式,一边算起来。“你放心,根据法律,你肯定可以拿到一部分赔偿款的。”临走,丁玉英说:“谢谢你,我现在吃了一颗定心丸,之前都不知道该找谁说。”

  老人走后,张艳菊还找到村里,将老人家的情况仔仔细细说了一下,希望村里能提供帮助。

  忙忙碌碌转眼到了中午。张艳菊说,来咨询土地流转、宅基地纠纷以及赡养问题的村民最多,其实很多问题早已超出了法律范畴,很多时候要花工夫来开解、劝导村民。只要有村民过来或者打电话,她一定会尽其所能提供帮助。

  像张艳菊这样的结对律师,在南湖区116个村、社区已经实现了“全覆盖”。对于村民来说,结对律师的一句话,就可能提供很大的帮助。


浙江日报 要闻 00004 跟着律师下村去 2013-09-11 3177991 2 2013年09月11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