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4版:人文·好奇

美科学家研发出世界
首个人-人大脑界面

你动脑 我行动

  美科学家研发出世界

  首个人-人大脑界面

  心有灵犀,

  一“点”通

  首先,请允许我们用《星际迷航》中的瓦肯(Vulcan)语向你致意:生生不息,繁荣昌盛!

  外星瓦肯人的生活如此令人向往:具有特殊的心电感应能力,能借助触摸他人脸部实现与对方心灵相通,分享对方的意识、记忆和知识等。这种颇具诗意的能力被称为“心有灵犀”。

  日前,有美国科学家声称已掌握了“瓦肯人心灵融合术”——他们研发出世界首个人-人大脑界面,发现了心智操控的秘密。

  看吧,诗中那句“心有灵犀一点通”正乘着“科技快车”呼啸而来。这一“点”,来自脑波。

你动脑 我行动

  实验在位于美国西雅图的华盛顿大学内进行。科研愿望是拉杰什·拉奥能够通过“意念”遥控指挥安德烈亚·斯托克打电脑游戏。这两位分别是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教授和脑科学研究所研究员。

  开始前,拉奥头戴一个装满电极的帽子坐在实验室的椅子上,电极帽与一台脑电图仪相连,后者负责读取大脑的电波活动。在另一个实验室,斯托克佩戴一个紫色泳帽,上面标注出经颅磁刺激线圈的刺激部位。线圈直接放置在他的左运动皮质上方,控制手部移动。

  两个实验室通过“Skype”链接,这是一种目前全球最受欢迎最普及好用的网络即时沟通工具。不过,无论是拉奥还是斯托克都看不到Skype界面。

  实验开始了。拉奥盯着一个电脑屏幕,通过思想控制玩一个简单的视频游戏。当他想发射大炮轰击一个目标时,就想象自己移动右手,而实际情况则是,他并没有移动右手。这时,在另一个实验室里,斯托克戴着消除噪音的耳塞,眼睛也看不到游戏屏幕。可是——几乎与拉奥同时,他在不知不觉下移动右手食指,按下了面前键盘上的空格键。

  手指竟然能无意识移动,斯托克认为这种感觉好比“神经痉挛”。这一幕让拉奥既震惊又兴奋,他说:“看到我脑中想象的移动被另一个大脑翻译成真实的移动,那种感觉既兴奋又怪异。”

  拉奥要郑重声明的是,这项技术只能读取确定的简单脑信号,而不是一个人的思想,不会让任何人获得在违反他人意愿情况下控制其行为的能力。研究人员计划下一步实现两个大脑之间的直接双向交流。

概念先行一步

  “两位研究人员的实验,在世界首次展示了一个无损伤的人脑到人脑的系统。”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潘纲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说,“从技术上看,这些都是已有的脑机接口技术的应用,没有大的突破。但从系统角度看,是一种典型的概念创新。”

  它的工作原理是这样的:通过EEG脑电信号读取一个人的运动想象的意图,然后根据这个意图,通过TMS技术(经颅磁刺激技术)控制另一个人的手部移动。如果仔细分析,你还会有这些发现:目前系统是单向的,即信息只能从一个人脑单向地到另一个人脑;同时EEG对人脑意念的读取也是非常有限与粗粒度的,比如“融合”的指令属于容易被识别的脑电波信号,而非代表复杂的人类“想法”。

  脑-脑通讯的科研突破,似乎在今年来得特别多。年初,杜克大学的科研组在两只老鼠大脑中植入微芯片。这两只老鼠一只位于美国,另一只远在巴西。尽管距离遥远,科学家们能利用仪器记录“编码器”的大脑信号,通过互联网将其传递给“解码器”。不出所料地,“解码器”依据“编码器”发出的大脑信号作出了正确的动作。而在哈佛大学,人—鼠通讯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从国际公布的几项研究来看,本质上还是先‘脑->机’,然后‘机->脑’。”潘纲认为,脑机接口与脑脑接口之间没有本质上的差别,后者都是基于已有脑机接口技术进行的。值得期待的是,最近的研究首次开发了人脑到人脑的系统,充分使用了已有的两种脑机接口技术。

开启“智慧天书”

  无论是脑-机交互或是脑-脑交互,科学家从未停止过对开启“智慧天书”的向往。“毫无疑问,这将会完全改变人与物理世界、机器世界的连接方式,使得“人-机-物”三元融合更加紧密与直接。但从目前技术发展水平看,还处于非常初步的阶段。”潘纲认为。

  利用脑波的科学研究已经超过半个世纪。 通俗点说,这是一种“意念控制”的前沿科学。人在兴奋、紧张、昏迷等不同状态之下,脑电波的频率会有明显的不同,约在1-40赫兹之间,依照不同的频率,脑波又被进一步分为α、β、δ、θ波。

  去年在浙大CCNT实验室,潘纲与他的团队研究者们就曾使用EEG脑电信号操控飞机进行现场表演;今年5月,浙大吴朝晖教授领衔的973项目通过“混合智能”技术让大白鼠有了好视力。

  “用意念操控飞机,大多数人都可以做到。”潘纲认为,其基本原理也是使用EEG脑电信号,对操控人的脑电信号显著性以及意念想象的熟练程度有一定要求。

  “心有灵犀”有待对脑部神经与认知机制更深入的了解。怎样读取“记忆”、“情感”等信息,这些信息又如何“输入”大脑?尽管目前通过微电极刺激、光基因刺激、经颅磁刺激等研究较多,但刺激点在哪里、如何调制等问题都要视具体功能而定,还没有通用的方法。

  今年年初,欧盟与美国相继启动与大脑相关的大科研计划,这并不是偶然。认识脑、保护脑、开发脑、创造脑。海量神经科学成果、脑成像技术、大数据计算存储能力共同推动着脑科学的发展,若干人类重大疾病与脑功能密切相关的,如自闭症、老年痴呆症等,亟待脑科学研究的突破。要取得更大进展,或许更需要体制的创新来支持高效的、真正的交叉研究。


浙江日报 人文·好奇 00014 你动脑 我行动 2013-09-10 浙江日报2013-09-1000013;浙江日报2013-09-1000016;浙江日报2013-09-1000012;浙江日报2013-09-1000014;3172023 2 2013年09月10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