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新闻出版局、本报等联合发起“发现·TOP未来”主题阅读活动征集令
少年微故事,分享文学梦
本报杭州9月8日讯
记者 童桦
以文学的名义,搭一座通往梦想的桥梁,走近你、靠近你,与你的灵魂相拥——
9月9日,由浙江省新闻出版局、浙江日报、浙江省作家协会、杭州师范大学联手主办,杭州师范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究院、腾讯·大浙网承办的“发现·TOP未来”大型主题阅读活动正式发出征集令。旨在以立足浙江,发掘文学创作新动力,发现阅读新空间为目标,以浙江新生代作家创作为切入口,通过国内外作家、评论家、写作者与公众的系列互动活动,探讨文学、文化发展“发现·TOP未来”等话题,激发公众的阅读力、想象力和思想力。
“相比于上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的作家,浙江目前的青年文学作家群体正处于再次繁荣的阶段,比如汤汤、曹昇、海飞、朱个、孔亚雷、张忌、舒羽等,都在最近几年拿出了颇具反响的作品。”杭州师范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究院院长、著名文学评论家夏烈认为,在网络文学、类型文学日益获得关注的今天,以“发现·TOP未来”这一主题阅读活动来重新聆听文学和时代的交响、窥视文学对读者的心灵关照、寻找文学和生活空间的联系,很有意义。
因此,“发现·TOP未来”是一次对文学生存现状的照拂。在信息时代的今天,传统阅读和新媒体阅读鏖战正酣,不仅是读者正在面临日益娱乐化的阅读方式,作家本身也在纷纷思考和应对这一媒介变局。未来的文学会朝着什么方向?未来的读者是什么模样?未来文学大师的定义又是什么?这些问题,恰恰是文学生存在今天无法回避的,也是“发现·TOP未来”所要进行的观察与思考。
但至少有一点,已经在各主办方多日的激辩中逐渐清晰,那就是能够登上“发现·TOP未来”之席的作家标准:首先,要在继承文学传统的同时展现出个人超凡的创作才能;其次,要在作品中具备开放性和未来性;最后,作品能守护人的基本价值,持续关注人性的真、善、美。
“要实现这一目标,我们首先得关注少年作家群体,因为无论是写作还是阅读,少年才是根,才是种子。”著名儿童文学理论家孙建江认为,在从事文学工作以及阅读人群日渐减少的今天,“发现·TOP未来”理应从少年群体开始,引导少年们重新认识文学的意义,并借此唤醒更多的人对精神上的追求。“像90后温州作家慈琪等,就是少年作家群体的代表。”他认为,浙江的少年作家储备和创作土壤等环境相当不错。
所以,“发现·TOP未来”大型主题阅读活动将推出首个子系列活动——“文学与少年”。从9月9日起,我们将面向全省广大少年文学爱好者征集主题为“我有一个梦想”的500字微故事,截稿日为9月20日。
“我经常担任各大少年文学作品大赛的评委,有些故事的开头和结尾很规范,辞藻华丽语句通畅,但我读来没有丝毫感动,相反一些格式错误,错别字连篇的文章却经常让我流泪。”孙建江作为评委之一,他提出了本次微故事的入选标准,即故事主题要真实,内容得抒发出真性情,形式要自然。
另一位评委夏烈也谈到,当下浙江用于参赛的少年文学作品,平均每年高达10万篇,最高时达到40万篇。“但许多作品中都透露着忧郁、迷茫,以及来自成人世界的不完美,这并非是个好现象。”他希望通过本次活动,能够引导孩子们重塑积极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活动中的优秀作品还将有机会刊登到浙江省少年作家协会旗下的刊物上。”
此外,部分优秀作品还将刊登至腾讯·大浙网的“发现·TOP未来”专题页面中,也将获得浙江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汤汤的亲笔评价。
梦想之门已经打开。我们愿与你——在城乡间无数为生活奔波的普通人,在忙碌的间隙打量一下我们对于文学艺术、对于精神生活的需求,来体会它们将来给我们平凡的日子带来美好与激情。
“发现·TOP未来”之“我有一个梦想”主题征文活动相关事宜
投稿信箱:906629381@qq.com
联系电话:0571—85310892
微信公共平台:TOP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