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研究员刘培贵扎根海盐
追梦入江南 田间种松露
本报嘉兴9月5日电
记者 石天星
通讯员 范冰洁 张瑞祥
在海盐县秦山街道永兴村,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海盐工程技术中心是一处并不张扬的所在:院子里只有一幢3层的实验楼,楼前挺立着苍翠的雪松。
去年11月,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海盐工程技术中心正式成立,研究员刘培贵率领科研团队驻扎在这里,他们在做一件前人从未尝试的事——把我国西南地区野生的珍奇菌类松露引种到江南,并使松露实现产业化种植。
“松露是一种地下生大型高等真菌,中文的学名叫块菌。”一聊起松露,59岁的刘培贵焕发出年轻人般的活力。松露在西方备受推崇,法国黑松露以克论价,每公斤价格高达2500至3500欧元,被称为“厨房里的黑钻石”;而松露为国人所识还只是近一二十年的事,在我国云南、四川、西藏等地有野生松露出产,它们正被以每公斤1000至2000元的价格在市场上出售,主要出口国外。
“松露不能像一般作物那样去种,它的生长过程依然是原生态的,我们说‘种松露’是指早期通过人为干预让幼小的树苗感染松露菌种,使得树苗带菌。”刘培贵说,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开始出现人工合成菌根苗的记载,而他在国内率先采用自创的菌根合成技术,通过对共生特定的树种进行选育,先期培养无菌树苗,然后进行人工接种感染,带菌的松露菌根苗经过菌根检测合格后,移植到适宜的地方建立种植园。“种植园一般经过4至5年后就可以产出松露,只要维护管理得当,松露产期达40至50年。”
从工程中心往北走不到1公里,是40亩试验土地。一座占地536平方米的玻璃大棚耸立在田间,刘培贵就是先在玻璃大棚里人工合成菌根苗再移栽到试验田。现在,试验田里已经移栽种植了15亩。
“要用双氧水给树种消毒杀菌,然后育成小树苗。为了让小树苗更好地感染菌种,先要剪掉部分枝,去掉叶,剪掉部分根须,使根部受创,才能更好地发出新根须。基质里放了珍珠岩、石灰石等培养基材料,因为松露是贫瘠土壤的宠儿……” 面对玻璃大棚里的盆盆钵钵,刘培贵一一道出其中奥妙。
“种一亩松露,成熟产出后年利润在3万至5万元。今后,要让更多的农民掌握种植松露和管理种植园的技术。”刘培贵说,在欧洲、新西兰和澳大利亚,农户甚至利用房前屋后的空地种松露。“前年,我和一个同事在新西兰考察了30多个松露种植园,新西兰的两位专家陪同我们,启程时只有4个人,结果当地种松露的农户一听说专家来了就都跟着我们走,一路讨论交流,人数不断增加,最后变成了一支10多辆车近60人的大部队。”
走出玻璃大棚时,雨已经停了。试验田里一片绿色,不远处山岚浮动,白墙黑瓦的农舍静静卧在山脚。
“明年,这些树就长到半人高了。”刘培贵望着田间的一株株板栗、榛子、华山松……眼中满是期待。“海盐的民营资本对松露很感兴趣,企业出资金,工程中心出技术和人才,计划是3年之内建成100亩松露试验地,这将是东部地区第一家实施块菌种植产业化的试验示范基地。”
近十年来,昆明植物研究所高等真菌系统与资源研究组在云南、四川、新疆、内蒙古、宁夏、北京、江西等地都开展了菌根移植试验。去年12月,于2008年4月在云南昆明种下的人工合成的松露菌根苗第一次长出了块菌子实体(主要食用部分),喜讯令人振奋。
“我们离松露的产业化还有一步之遥。”刘培贵说,海盐试验田中有760株松露菌根苗是今年三四月份种下,尽管试验田两次被水淹长达7天以上,但5月检测结果显示,存活的菌根苗长势良好。“松露苗的存活和菌根正常发育是菌根树产生块菌子实体的关键性前提,这一检测结果所预示的前景令人鼓舞。”
刘培贵说,松露的产业化将让更多的中国人吃得到、吃得起松露。
受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派遣,刘培贵现在正担任海盐工程技术中心的主任。协议上没有明确年薪和待遇,然而刘培贵毫不迟疑,还将自己的夫人也接到了海盐,带着他的团队一道为打造“中国松露梦”夜以继日地工作。“可能等5年之后我就要回去了,会有新的人来接任,但只要松露产业化实现了,我就不再有任何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