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7版:人文世界

文章导航

第29个教师节到来前,
本报围绕“教师梦”展开了一场调查——

梦之光,
洒向拾穗者

85%的教师和师范生有过教师梦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间教室/放飞的是希望/守巢的总是你/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块黑板/写下的是真理/擦去的是功利/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支粉笔/画出的是彩虹/洒下的是泪滴/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个讲台/举起的是别人/奉献的是自己……”

  这首《长大后我就成了你》的旋律响起,音乐录影带里那个山村教师,好不容易走出大山念上了大学,毕业后却毅然选择回到山里教书。他说,要让山村的孩子有书读,因为自己有过没书读的苦恼,他不想山村的孩子再有这种苦恼,这样一个“教师梦”牵引着他一路走来。

  教师,他们中的大多数自小就怀揣着“教师梦”,当他们走上三尺讲台,执起教鞭,黑板上的一句句古诗、一个个公式、一串串音符便摊开了他们的梦想,也成了底下孩子们播种梦想的开始。

  然而,闪耀着的梦想在现实的冲击下也会蒙上灰霾,在理想与现实的博弈中,教师梦的温度能不能点燃理想?教师梦会不会褪色?激情是否会在教书生涯中慢慢消退?……

  教师节前,本报展开了一场关于教师梦的调查,针对在职教师和师范类学生进行了为期一周的问卷调查。向在职教师发放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89份,教龄最大的教师已教书育人30年,教龄最小的今年刚上岗,其中幼儿园教师5%、小学老师30%、中学老师58%、大学老师7%。在针对师范类学生的调查中,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有效问卷356份,涉及浙江、江西、陕西三省的师范类本科学生。

一块火石 点燃梦想

85%的教师和师范生有过教师梦

  “希望我今后能和学生打成一片,就像《十八岁的天空》里面的古老师一样,就算压力再大,和学生在一起就是美好的。”浙江外国语学院的林默在填写调查问卷的时候这样说。

  偶像剧《十八岁的天空》里的男主角古越涛,是新一代“90后”师范生的偶像。

  现在的师范生,是看着《十八岁的天空》长大起来的一代,小时候,他们就幻想着能有一个像古越涛一样的老师:帅气、真诚、有个性。可以说,“古越涛”就是那个年代孩子心中的“男神”,也让许多孩子种下了一个“教师梦”。

  不仅仅是偶像剧的影响,优秀老师的言传身教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今年7月刚刚小学毕业的胡莉莉在毕业留言上给老师写下这样的话:“等我长大,也想做像您一样的好老师。”

  2年前,上海发布的《上海市青少年梦想现状调查报告》中显示,选择做教师的青少年人数位居榜首,做教师成了上海青少年首选的职业梦想。这说明,有很多人起码在青少年时代都和胡莉莉一样升起过一个教师梦,在学生时代接触最多的就是教师,“当老师好神气”,那种自豪感是他们渴望登上讲台的原动力。

  对更多有资历的教师而言,很多人选择教师这一职业是受到了家庭的影响,调查中有53%的在职教师出生于教师世家或有亲戚是教师。

  曾挽救了煤气中毒的学生一家而被誉为“最美教师”的衢州衢江区第四小学教师陈霞,从小就立志长大后做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以蜡烛的精神、春蚕的行为、人梯的态度、黄牛的品格,去培植、去燃烧、去吐丝、去架桥、去耕耘。这个梦想就源于她的家庭背景,“我出生在一个教师家庭,我的外公是老师,爸爸是老师。看着爸爸的学生们考上大学后还都不忘回老家看他,我就特别羡慕,觉得当老师真好。”

  温州乐清育英学校小学分校的俞国平老师当初选择师范则是受到哥哥的影响,他的哥哥是个老师,虽然在农村教学,但很受人尊敬。“我自小跟着哥哥长大,耳濡目染,觉得做老师很好,能够桃李满天下。”

  调查显示,不管是在职教师还是在读师范生,85%的受访者有过教师梦,73%的受访者当初选择师范专业是出于对这一职业的热爱和向往。

  做了13年老师后,俞国平这样定义“老师”这一称谓:“老师,就是那个和你在一起快乐地笑,愉悦地学,引领你去探寻知识本身就是最好的奖品的人。”

  他还写了一首诗,描摹他心中不断延展着的教师梦——

  我梦想着天空明净,河流清澈,空气甜润,

  早晨的阳光洒落在绿篱上,

  孩子们上学的脚步是那么轻快、从容,

  可以倾听花香,亲吻露水,

  和小鸟对话,看鹭影翩翩。

  我梦想着那一间间宽敞的教室里,

  孩子们的精神是那样饱满,

  他们积极发言,静静思考,和老师辩论,与同学交流,

  没有如山的作业,没有紧张的对峙。

  我梦想着节假日的书店、影院、博物馆,

  都有学生的身影,

  他们阅读、欣赏、探究,

  没有各种辅导班“赶场”的匆匆脚步。

  我梦想着没有虐待,没有伤害……

  孩子们快乐地、健康地成长!

  作为培育未来教师的师范类学校的教师,湖州师范学院政治学院沈晓阳老师的“教师梦”是这样的——“我的教师梦是教育发展之梦。我所期盼的教育发展,不是学生有多多,校园有多大,而是能够容纳学生的入学愿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点燃学生的生活梦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梦想之上 现实之重

88%的在职教师认为压力大

  “人在教海确实累,生活无趣心疲惫;竞赛排名要面对,潇洒教书梦难遂;平生难得安稳睡,欲哭辛酸无眼泪。没有风光,内心彷徨;容颜未老,心已沧桑。”这是正在执教高三的李宓老师在教师节前夕收到同行转来的一条短信,虽是自我调侃,但“亚历(压力)山大”的确是很多老师的同感。

  我们在调查中发现有88%的在职教师认为压力大,有情绪衰竭的迹象,其中高中的教师压力最大,其次是初中教师。“过多僵化的考核与评比”、“家长过分关注学生的分数”、“所做工作得不到客观公正的评价与回报”这些是造成教师感觉压力大的主要原因。

  “教育很容易暴露在社会公众视野之中,教师也常常成为‘玻璃房’中的人,一举一动都容易引发社会热议,这种聚焦和辐射效应容易使教师缺少职业安全感。”俞国平认为,教师的压力一方面来自于社会对于教育的重视,尤其是家长对于优质教育的向往;另一方面,社会的复杂背景也造成现在的孩子个性复杂,教师唯有不断提升自己的水平方能适应当下孩子;另外,各种培训、考核、评比同样也在增加教师的负荷。

  在我们的调查中发现,挣扎在梦想与现实的漩涡里,有50%的受访者已不像刚参加工作时对教育工作那么热心和投入了,总是被动地完成份内的工作,抱着“应付”的态度在工作。不少在职教师出现了工作倦怠,甚至有教师也出现了心理健康问题。

  年年谈减负,但是,给学生减负外,谁来给教师减负?面对升学率的高压、家长给予的厚望等各方面压力,压得教师喘不过气来。

  对于教师而言,铃声就像是命令,不管自己有多疲惫,都要打起精神满怀激情地走上讲台给学生讲课。但是,如果负面情绪得不到合理宣泄,就容易造成教师心理问题。长此以往,教师的心理问题很有可能转嫁到学生的身上,从而对学生产生不同程度的伤害,或是“冷暴力”,或是出现虐待等行为。

  “其实我们教师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欲,也有喜怒哀乐,也讲柴米油盐,与大家一样,普通的不能再普通,平凡的不能再平凡。”宁波宁海跃龙中学教师葛明霞说,教师不仅是在践行着自己的梦想,也是在装点学生的行囊,“只有教师能以饱满的精神、专业的态度来对待教书育人的工作,才能真正为社会培育出所需要的人才。”

  “只要调整好心态,乐观对待,压力也能变动力。”衢州龙游县培智学校的王渭仙老师当过12年代课教师,后来又以优异的成绩考进衢州师范学校代师班,在培智学校当老师后她碰到了太多的困难,但回头想想,那些困难最终都变成了催使她前进的动力。

追梦人 在路上

94%教师感觉有被误解

  社会对教师的认识就像镜子的两面,一面光亮照人,一面黯淡灰败。

  “很多人觉得教师有寒暑假、有稳定的收入、社会地位较高……拥有的这些可以说是羡煞旁人。但事实上,我们做老师的,几乎没有完整的产假,也没有完整的婚假,每天工作10个小时以上是家常便饭。”宁波宁海跃龙中学教师葛明霞说,如果不热爱教师这一行,那就一定做不好教师,原有的教师梦也会黯淡下去。

  社会上另一种对教师职业的看法更让教师觉得委屈,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师将不师,很多教育问题最后被归咎在教师身上,尤其是“虐童案”、“校长开房”等一些负面案例见诸各种报刊媒体之后,一段时间老师、校长似乎成了“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那些极个别的负面案例不仅是对孩子的伤害,更在一次次刺痛社会公众,无疑在给‘为人师表’蒙羞,为社会所不齿,当以严惩。这些负面样本足以让我们做老师的反思、警醒。但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看到这只是极小部分,许许多多的老师都在默默耕耘奉献,以教书育人为己任。以偏概全是有失公允的。”俞国平觉得,“身正不怕影斜”,“打铁要靠自身硬”,社会要多看到老师积极的一面,而不是一味把一些“污点”当新闻“卖点”。

  现在的教师都经过严格的考试,层层选拔,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是明显提升的,不仅专业知识更丰富了,现代教育技术也能熟练掌握,各种培训也为教师提供了发展的平台。经济发展,交通便捷,网络资讯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教师的整体素质提升。但不容忽视的是在教师招聘和培训上凸显“专业技术”,矮化“师德教育”。“教育信念的弱化,教育理想的淡化使得一些老师在当下社会迷失方向,物质欲望大于精神操守。所以,师德教育非常紧迫,厚实师德底色,才能更好坚守专业自尊,塑造教师精神。”俞国平认为,教师是在为人类撒播希望的种子,希望自己的激情不会在教书生涯中慢慢消退,往日的教师梦也永远不会褪色。

  调查中,有94%的在职教师感觉自己有被社会误解,师范生中有67%的人感觉教师这个职业容易被社会误解。

  面对误解,老师们也有过委屈,但是,更多的时候,他们选择了埋头备课,选择了继续在梦想的路上不疾不徐地前行。

  梦想就如同钻石一般,有一段长久的“沉睡期”,钻石在大地中蛰伏上亿年才被人类发现,梦想也会在一个合适的时间散发出耀眼的光芒。两千万的中国教师就如同散落在大地中的碎钻,在所有学生的眼里,三尺讲台上的他们光彩照人。

  在追寻“教师梦”的道路上,所有的坎坷和疲惫都会因为学生们朝气蓬勃的一声“老师好”而消散,都会因为偷偷放在老师桌子上的饼干糖果而消散,也都会因为孩子们的一次微不足道的进步而消散。

  教师,就是原野上虔诚的拾穗者,满筐满箩,只求对得起滴滴汗水就心安理得。

  苏格拉底说,“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两千万的教师队伍,两千万个教师梦,都是那星星之火,即使没有一路鲜花相伴,也终有一日会燎原。


浙江日报 人文世界 00017 梦之光,
洒向拾穗者
2013-09-06 浙江日报2013-09-0600007;浙江日报2013-09-0600012;浙江日报2013-09-0600010;浙江日报2013-09-0600014 2 2013年09月06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