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1版:一版要闻

杭州高新区多渠道打造创新平台

民企兴办孵化器

  记者 戴睿云

  通讯员 余小平 宋桔丽 姚武杰

  本报讯 研究肺癌早期检测的斯坦福大学博士后陈燃、研究免疫细胞肿瘤治疗的多伦多大学博士后杨黎明……位于杭州高新区一家由民营企业兴办的“天和高科技产业园”,依靠高度专业化的定位、服务,一年多时间集聚了56个创业团队,其中海归团队35个,成为以体外诊断产品为特色的生物医药专业科技园。

  杭州高新区除了建设好政府主办的孵化器,还探索鼓励更多民营企业参与创新孵化,目前全区已建成“天和”等8家民营孵化器,引进创业团队(在孵企业)363个,为创新型经济发展培育可持续的企业资源。

  占地约百亩的天和科技园,是由杭州天和建设集团兴建的。凭借民企的体制机制优势,他们专门请来知名科学家和投资、科技咨询专家及海归学者组成高端专业团队负责运营。去年4月才迎来第一家企业入驻,如今已吸引了30多名海外高层次人才、4名国家或省级“千人计划”专家和2名院士领军的创新人才落户,已申请了15项发明专利,完成了12个临床试验,取得了10个获准生产销售的诊断试剂注册证。

  高层次人才纷至沓来,首先因为这里能提供覆盖全产业链的创新平台。眼下,天和园区里,免疫学研究中心、病理分子诊断实验研究中心等六大技术服务中心,已建成并初步实现仪器设备、技术开发平台、中试服务、采购和销售渠道共享。园区的咨询、创业辅导甚至投融资等增值服务也很专业。

  民营孵化器大放异彩,政府多渠道扶持不可或缺。据了解,杭州高新区给予“天和”等民营孵化器公共平台建设和房租补贴等专项支持,并正支持其申报国家级孵化器,同时还着手引入中关村“车库咖啡馆”等民间孵化器,以激发更多草根创业者的创新梦。

  民营企业进军科技孵化,也加快了自身转型。原来以制造小轮车为主业的万轮车业携手高新区科技创业服务中心,共同打造科创中心万轮孵化基地。依托孵化基地,万轮投资3.5亿元成立了科技创业中心,创办了大学生创业园、留学生创业园,孵化、引进了环保监测、电子、数字软件、监控、通信、光电材料研发等各类高科技企业。而昔日的水泥建材企业华业集团,在多处厂房征迁、人员分流的情况下,主动利用剩余厂区,打造了定位于适合IT产业、软件孵化研发制造及商务洽谈的华业高科技产业园,培育出聚光科技等一批行业领军企业,华业集团也成功转型为集高科技园区开发、创业投资等为一体的综合性集团。


浙江日报 一版要闻 00001 民企兴办孵化器 2013-09-03 3169499 2 2013年09月03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