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9版:美丽乡村·风情物事

杨树光:磨石上的歌者

  县委报道组 方镖 杨远航

  通讯员 小雨

  “磨剪子啰,戗薄刀……”曾几何时,这样的吆喝声在我们的耳畔盘旋,如今却已很少听到。随着时代的变迁,很多老手艺正在淡出记忆,磨刀匠也在人们的视线中渐行渐远。

  最近,笔者遇到了一位在浦江磨剪刀的安徽大伯。大伯名叫杨树光,每天骑着电瓶车穿梭在浦江的各个社区与乡村转悠。他来浦江干这个老行当已有20多年,生意还不错。

  杨大伯的行头简单,却很齐全:一辆破旧的电瓶车,一侧捆着条长木凳,木凳的一端绑着一块磨刀石,另一端安装了“机械设备”,用来磨不同的刀具。此外,杨大伯还带着一个喇叭。不厌其烦地吆喝着“磨剪子啰,戗薄刀咧……”扩音喇叭声,给这个老行当增添了几分现代气息。

  杨大伯说,他主要磨裁缝剪刀、菜刀、药材片刀等,每把刀的大小、工艺不同,价钱自然不同。“磨一把普通的剪刀3元,磨一把菜刀5元,遇到价格昂贵的裁缝剪刀,磨起来讲究技艺,有时也会收每把8元至10元。手艺活吃的是良心饭,每一把刀,我都会用心地磨。”杨大伯说。

  磨剪刀这门手艺看似简单,其实磨得好与不好,差别很大。“磨刀讲究技巧,用力要均匀,磨刀时要细心。不光要掌握角度,力度也要合适,不然磨出来的剪子不好用。”每次磨剪刀前,杨大伯总要先检查一下剪刀的磨损情况,并询问顾客对剪刀的要求,然后考虑如何去磨好这把剪刀。

  “刚学手艺时,因为不得要领,手指经常被刀口划伤,即便是鲜血直流,师傅也不同情,而是严厉批评,甚至责骂。”就在师傅的骂声和指点中,杨大伯的手艺逐渐提高,一把剪刀拿在手里挥动自如。

  65岁还在浦江走街串巷磨刀,是为了生计吗?面对笔者的提问,杨大伯笑呵呵地说,大儿子和儿媳在浦江做生意,小儿子一家在浦江从事搬运工作,女儿在杭州一家雨伞厂上班。“孩子们虽然辛苦劳累,但日子过得都不错,而且很孝顺。他们都劝我不要再磨剪刀了,可我就是闲不住。现在靠磨剪刀,我一年有近3万元的收入,除去生活开支,净收入有1万多元,我很知足了。”杨大伯说。

  天气热时,磨完剪刀,有的顾客还会给他矿泉水、西瓜……杨大伯说,他已经完全融入了浦江这座县城,有时候会觉得自己就是浦江人。孩子们几次对他说,不用再磨了,回老家颐养天年,可他就是舍不得离开浦江,“我喜欢浦江的生活”。

  [■ 后记]

  随着现代化脚步的加快,生活中很多老手艺,慢慢退出历史舞台。学老手艺的人也越来越少,大量的老手艺随着老一代手艺人的消失而悄然逝去,成为历史的记忆。

  近距离感受杨大伯的磨刀手艺,看着他对手中活计的那份认真与执着,心中浮起的是对老手艺、旧时光的怀念和不舍之情。花甲之年的杨大伯对于这份手艺的坚守,让我们看到渐行渐远的老行当,其实还充满着生命力。

  老行当退出历史舞台,其背后蕴含的丰富文化资源也一同流失,实在非常可惜。为此,保护和传承这种诸如磨剪子、弹棉花、敲白铁之类的老行当,我们义不容辞。但愿我们的记录,能留住生活中那抹充满温情的老色调。


浙江日报 美丽乡村·风情物事 00019 杨树光:磨石上的歌者 2013-09-03 3117998 2 2013年09月03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