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融帮助凯翔、飞跃等企业成功摆脱困境
不良资产这样盘活
本报记者 夏芬娟
在杭州市开元路上,中国华融浙江分公司偏居一隅,显得颇为低调;但是它正在从事的业务——收购浙江金融机构所涉问题企业的不良资产,在当下企业面临困难形势、银行不良率增加的经济大背景下,却是热点及焦点。
“经济效益之外,更大的是社会效益。”谈及自己正在从事的业务,华融浙江分公司总经理胡英甚是自豪。因为不良率增加,一些金融机构正处于困难时光,胡英和她的同事们因而变得愈发忙碌。最近,在温州、杭州还有台州等地,华融在接触和考察的问题企业有数十家,其中正在尽职调查的有5家。
凯翔涅槃
经过历经3年的债务整顿,诸暨企业凯翔集团眼下的经营状况正在渐入佳境。不仅生产经营正在恢复,不久前成功接下的近15亿元施工量,更是为企业重组后的成功转型开了个好头。
凯翔集团是诸暨当地一家建筑龙头企业,2011年8月,因国家对房地产调控进而影响其流动性,大额银行贷款到期无力偿付,凯翔集团爆发了民间借贷和金融债务的兑付危机,陷入崩盘的境地。此时,华融开始跟踪凯翔债务处理的进展情况。
在诸暨市政府的竭力支持下,跟踪凯翔集团近一年半时间,在详尽的尽职调查和风险可控的情况下,华融终于在2013年正式参与重组,出资5亿元收购8家金融机构债权并追加投资,既保护了金融债权的安全,也使企业获得重生的机会。截至今年6月底投放资金进度为71%。
“华融的进驻,帮我们减轻债务负担、消除不良记录,很好地化解了凯翔的危机。”接受记者采访时,凯翔集团董事长陈建明发出由衷感慨。他说,凯翔集团鼎盛时资产已经达到近30亿元,其倒下影响的不仅仅是凯翔本身,还会连累诸暨当地在担保圈内的多家企业,从而拖累整个诸暨经济。
获得重生后的凯翔集团,获益方是多方面的:凯翔集团可有效减轻债务负担,获得3年的时间重整公司业务,为企业的转型升级打下良好的基础;各债权银行可快速实现不良债权的回收,减少经济损失。同时,非金融债权人也可迅速摆脱身陷担保链的困境,缓解目前遇到的资金困难,恢复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
拿下订单后的陈建明对未来的信心更足了。他告诉记者,通过华融的不良资产收购,他得以轻装上阵,专注于生产经营的恢复。
“他们是实实在在做实业的,而且可抵押的资产充足,风险在可控范围之内,可以救活。”胡英分析,有很多资金链紧张的企业渴望资金盘活,而华融选择的前提条件是有实业经营的背景。
助力飞跃
以问题企业的重组为切入点,对单个企业进行并购重组,这是当前华融解决企业资金链困境的一条比较成熟的路径。
最近,台州飞跃集团宣布,去年11月成功中标的印度政府一批工业缝纫机大订单,首批已经开始交付,而今的飞跃通过产品的转型升级,目前订单已经排到2014年。满负荷运转的生产线成为其经营走出困境、渐入佳境的最好见证。
在去年末,华融浙江分公司收购了某股份制银行对飞跃集团3亿多元债权,与飞跃签署了3年期的还款计划协议,这让飞跃有了轻装上阵、专心于业务经营的资本。
“一边是评估资产,通过售卖一部分多余厂房来盘活资产,降低债务负担;另一方面也要借助于企业主营业务的转型升级来维持可持续发展。”胡英告诉记者,在帮助飞跃成功转型的过程中,华融不仅仅是收购不良资产业务,还融合了华融的投资、投行业务等综合金融服务资源和综合多方位的资源优势。
经营状况进入佳境的飞跃即将归还华融资金,这意味着华融此前投入的资金将提前全部收回。今年上半年,华融在浙江已经实施投放的金额约45.82亿元,其中不良资产收购占比超过60%。此外,除了已经完成投放的,华融目前还正在对省内水产品加工、电器行业等领域超过5家实体企业实施金融救助,涉及金额约49.71亿元。
这些案例背后,有一个基本的共同点:都是有前景向好的制造实业支撑的企业。“经济的回暖和可持续发展增长,实体经济是基础,我们选择介入重组的企业,首要前提是那些有着实业根基、又有一定实物资产的企业。”胡英解释,实体是根基,而有对应的实物资产能确保风险可控,需要支持的企业太多,华融必须有所侧重和取舍。
盘活存量
一笔笔已经被银行唯恐弃之不及的厂房和设备资产,经过华融等专业资产管理公司的重新配置,又成为另一位企业家手中的优质资产,并产生价值——收购银行的不良资产包,是华融不良资产收购、处置的另外一大主营业务。
2013年以来,随着经济金融形势的变化,省内银行业不良资产包密集推出,截至6月底,已有10多家银行累计推出近600户、金额超过100亿元的不良资产包。
对讲求社会责任的华融而言,地方政府最头痛的不良率高企问题,恰是他们的商机所在。仅去年,省内主要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资产中,华融参与收购的银行不良资产合计占比就超过12%,华融正扮演起了浙江金融业不良资产的主要“清道夫”的角色。
这些原本已经是坏账的不良资产,如何在华融的手中得到“新生”?“我们的特点是逆周期投资,以时间换空间。”胡英这样解释华融资产投资的背后逻辑。
华融主要盘活资产的路径如下:银行将旗下的不良资产以批量的形式打包成组,以合理的价格出售给资产管理公司,以实现不良贷款率及余额双降。华融等资产管理公司则从金融机构手中将购买的资产持有、并等待合适的时机以满意的价格出售给有投资需求的企业或机构,收回成本并获取利润。
“这背后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我们相信经济最终会回暖向好。”胡英补充说。华融的收购不良资产业务,也恰成为国务院今年7月份下发的“金十条”中提及的核心内容之一“盘活存量”的主要实践者之一。
事实上,在这些看似简单的收购、盘活背后,是一大批处于困境和倒闭的中小企业。2013年以来,随着经济金融形势的变化,省内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资产包密集推出,这其中,温州中小企业因为互保链而产生的批量倒闭更是其中占比较大的一块。
尽管银行为了加快处理速度,将这些资产打包折价出售;但不良资产包中产生坏账的企业资质良莠不齐,不乏适当注资即可盘活的企业。因此,华融正在考虑抽调人员加大投入,考虑将这些不良资产包进行分类,选取其中一部分实体企业进行一对一的重组拯救,最大程度上盘活存量资产。在胡英看来,企业恢复正常运转后的资产价值和创造的社会价值,可以数十倍于倒闭后处置的资产价值。
截至2013年6月30日,中国华融浙江分公司成功收购7个不良资产包,累计收购债权总额近20亿元。同时,尚未收购但已经完成尽职调查的不良资产包债权金额近8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