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8版:专版

文章导航

文明行动 情满温州

  文明行动 情满温州

  文/徐齐 郭兴华

  街边的公益广告传递美德,陌生人的热心帮助送上温馨,整齐的公共秩序扮靓生活,身边的“温州好人”带来感动……

  在温州,时时处处都能感受到拂动的文明之风。

  文明程度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刻度,近年来,温州通过公益广告宣传、“学雷锋”活动、表彰道德楷模、解决道德领域突出问题等工作抓手,不断推动城市文明建设,弘扬真、善、美的城市“正能量”,提升了市民的整体文明素质。

  今年以来,温州志愿者派遣行动重点围绕50个具有公共服务职能的服务机构,分春、夏、秋三季,派遣2000多名志愿者与服务岗位长期联姻、精细对接,图为6月份温州志愿节之创卫先锋行动。

公益广告的光辉,成温州之“镜”

  公益广告是一盏灯。公益广告的光亮,可以照见不文明的角落,可以让每一个人对照自己的行为。

  “微笑是我们的语言,文明是我们的信念。”走出飞机舱门,进入温州龙湾国际机场的到达厅,电子刷屏上的这则公益广告就立即映入眼帘。

  笔者注意到,在这座日吞吐国内外旅客18000多人次的机场,形形色色的商业广告之外,你不难发现一则则制作精美的公益广告。“公益广告已经占到了机场广告总数量的三成以上”,机场党群工作部副部长陈铮铮说,虽然机场因此每年少收入上千万元,但作为温州的一个“窗口”,这些公益广告成了我们机场所有工作人员的一面“镜子”,也似一盏盏点亮温州形象的“明灯”。

  从机场乘车前往市区,一路上,道路两旁除了树木、花草,还有形形色色的公益广告,就连在建工地的临时围墙也成了公益广告的“秀台”。“中国圆梦,家家有福”、“勤劳人家福满门”、“弘扬雷锋精神,引领时代风尚”……朗朗上口的语言、活泼生动的配画,公益广告成了一道道别样的风景。

  在温州中山公园公交站的一块诗配画的公益广告灯箱旁,笔者目睹一个小女孩拉着母亲的手,指着广告词问:“妈,这上面写的是什么啊?”“祝——福——祖——国。”女孩的母亲一字一顿的说。公益广告,已成为温州户外举目可见的教育素材。

  大酒店、餐馆里,几乎家家都在醒目位子设有“光盘行动”的标语。标语制作的样式、放置的位置虽各有不同,但负载的主题却是一致的:我们主张节约、摒弃浪费。

  无论是公共汽车的车身及站台、出租车内外,还是大型商场、宾馆,都是公益广告的“住处”。按照“全媒体、全方位、全覆盖”的思路,公益广告“按需设置,可设即设、应播尽播”,刊播实现了在公园广场、建筑围墙、公交站台、地名路牌、公共交通运载车体等五大领域全覆盖。

  统计显示,目前温州市区公益广告占城市户外广告比例超过了20%,市区430多辆公交车车体、160多个公交站头、4个长运站候车厅实现“讲文明树新风”宣传全覆盖。温州15条主干道、30条次主干道设置了1000多面道旗,22个公园广场设置672块公益广告展板,82个建筑工地围墙刊载宣传图片1200多幅,共计1.5万余平方米。

  与此同时,媒体公益风也吹得强劲。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温州主流报纸月刊登公益广告4整版以上,温州广播电台主要频率每天播出公益广告6次以上,温州电视台各频率每天播出公益广告15次以上。

  在宣传内容上,温州市积极贯彻落实中宣部、中央文明办关于“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部署要求,宣传摒弃随地吐痰、乱扔垃圾、乱开车乱停车、践踏绿化带、公共场所吸烟和高声喧哗等不文明行为,倡导学雷锋、弘孝道、讲诚信、“三关爱”等文明行为,弘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

  一则则触动心灵的公益广告,集聚着照亮人心的力量,也为温州点亮了一盏盏照亮城市真善美的明灯。

城市环境的有序 显温州之“靓”

  优美整洁的市容市貌、诚信有序的市场环境,让城市的形象“靓”起来。

  一路行来,笔者来到五马街,这条古老地标性商业街,似一首街头交响乐。

  修缮一新的五马街道整洁利落,店铺鳞次栉比、行人如织如云。东入口增设了《民俗十二月令》,西入口处,一副新修温州古城池、面积达100多平方米的三维地雕,吸引了不少行人驻足观看。中心休闲广场上,修整过的“五马奔腾”雕塑已经掀起了“红盖头”。走在这条街上,舒心浓郁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休闲购物成为市民对五马街的首选。

  傍晚时分,温州市前庄路上的上陡门农贸市场灯火辉煌。这个几年前以“脏乱差”闻名的农贸市场,如今宽敞整洁。市场门口的LED屏上,滚动显示着管理人员每天对农产品的检验结果。卖熟食的摊贩们穿着白褂子、戴着口罩和手套,显得干净卫生。

  市场管理员闻江指着一块巨大的市场奖惩记分牌告诉笔者,这样显著的整治成效归功于今年新制定执行的《农贸市场12分制管理办法》。“我们将经营秩序、食品安全、环境卫生细化成很多条款,经营户一旦违反就予以扣分,扣到8分的停业整顿,扣到12分的则解除摊位租赁合同。如果一年内没有扣分的摊主,则可享受减免一个月租金的优惠。”这一整治收效显著。经营户不文明经营的坏习惯得以扭转。面貌一新的农贸市场吸引了更多消费者,市场营业额几乎翻倍。目前,这一做法已经推广到温州市区8家农贸市场。

  民以食为天,为了呵护百姓“舌尖上”的安全,温州连续几年推出“消费争议先行赔付制度”、“食品安全大整治百日攻坚行动”等食品安全专项整治。8月6日,温州市人大专门成立了食品安全监督团,68名人大代表今后将奔走在农贸市场,为“舌尖上的安全”明察暗访。

  出行秩序也是一个城市文明的重要内涵。笔者注意到,这里一些车辆上安装着行车记录仪,相当于移动的“电子眼”。据了解,目前全市共有100多名私家车和出租车司机在车上安装了行车记录仪,拍下的道路上交通违法行为都会通过电视进行曝光。此外,温州有关部门陆续推出了“文明交通劝导服务岗”、市民交通安全宣教、“禁酒驾”宣传、“文明示范出租车”倡议等一系列活动来倡导行车文明和出行秩序。

  如果说,市场经营秩序、食品安全、交通秩序还能为肉眼捕捉的话,经营诚信则是城市的另一张看不见的“脸”。2002年,温州市人大常委会确定每年的8月8日为温州“诚信日”。这12年来,温州构建了较为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创造了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

  如今,温州市实现了企业信用体系联网,建立起法人黑名单库。企业主的失信记录一旦录入“黑名单”,当天就可在温州市的平台上查找到,3天内在全省平台上找到记录,3个月内传送到全国平台。市信用平台(一期)建成以来,共汇集了19个部门和单位的300多万条信用信息,市个人信用信息系统汇集了来自16个部门和单位的180万条信用信息。温州信用平台二期也有望于9月底完成并投入使用。目前,温州正积极争取成为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首批试点城市。

好人善行的力量 铸温州之“魂”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当好人、做好事,长好心、有好报”正在成为温州市民的共识。

  在温州图书馆,笔者注意到《温州好人》、《最美群体 上善风景》等一本本记述温州“好人善行”的书籍,借阅记录已经是密密麻麻。在温州,一个个“温州好人”也正成为这座城市的另一种精神地标。

  “桑美”台风中痛失三子,依然坚持替儿还债的“诚信父亲”吴乃宜;为了一句承诺,二十八年如一日照料牺牲战友双亲的普通民警周跃南;强忍着肝脏击碎、肋骨撞断的剧痛,用尽最后一丝气力,力保24名乘客安然无恙的“最美司机”吴斌;舍死忘生,火海救人的英雄保安周震寰……

  仅仅是今年,温州已有9人入选“中国好人榜”,人数位居全省第一。同样,“感动温州十大人物”、“道德模范”、“十大爱心人物”、学雷锋志愿服务等征集的评选中,温州涌现出一大批堪称道德标杆的模范群体和先进人物。摊开报纸,打开广播、电视,登录互联网,温州的凡人善举也成为媒体关注的亮点和焦点。

  自5月以来,一堂堂“道德讲堂”在温州的社区、企业、学校等地开讲,一个个先进典型现身说法,“当好人、做好事”是交流谈论的主题。据统计,目前温州市建成区已有207个市级标准示范点,1900多个基层讲堂为基础的“道德讲堂”体系,成为传递“好人精神”的大平台。

  在街头的走访中,笔者发现“温州好人”已经成为一座城市的骄傲,成为城市的精神代言人,善行美德煲出了滋养城市文明的“心灵鸡汤”。

  今年暑假,温州市启动了“新居民子女平安过暑假”活动,1000余名新居民子女、留守儿童等报名参加,近百家企事业单位争相为新居民子女提供志愿服务,让这些“小候鸟”们免费看电影、逛公园、学技能。这座爸爸妈妈洒下汗水的城市,给孩子们送来了如潮的关爱。

  8月22日晚,台风“潭美”影响温州,由于风暴潮“三碰头”造成龙港镇鳌江海水倒灌,瓯南大桥随时有决堤的危险。温州壹加壹民防救援中队紧急赶赴现场,队员们冒着大雨用木头、沙包、布等协助龙港镇抢险人员堵上了堤口。

  红日亭的伏茶热粥、雨花斋的“免费午餐”、“绿眼睛”的潜心环保、温州法律援助中心的铁肩道义……走在温州的大街小巷,总能听到、看到、感受到不断涌现的新的“温州好人”带给整座城市的温暖印记。

  “政府对善行义举大力鼓励和扶持。”温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文明办主任邱小侠表示,温州在全省率先推行《志愿者(义工)管理办法(试行)》,并成立志愿者服务基金,对民间义工组织进行小额资助。去年又成立志愿者培训学院,组建讲师团为志愿者提供培训套餐。同时还成立了全省首家青少年社会组织孵化基地,目前,在各种力量的推动下,一大批公益组织在不断成长壮大。

  统计显示,温州迄今为止,有学雷锋志愿服务队、党员志愿服务队、职能部门志愿服务总队、社区志愿服务队等各类队伍3000多支,拥有慈善义工、巾帼志愿者等各类各系统注册志愿者34.8万人。

  “7·23事故”发生后,温州市民连夜排队,高举献血证争先为伤员献血的画面仍历历在目,它让中国、让世界看到了最温暖、最有爱的温州力量。如今,“敢为人先”“特别能吃苦”的温州人,又在城市文明领域树立起了“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关爱自然”的新形象。

  当文明成为城市的精神,才会让人倍感幸福和温情!当下,做文明人,行文明事,塑文明形象,正成为温州这座城市的全民行动!


浙江日报 专版 00008 文明行动 情满温州 2013-08-28 浙江日报2013-08-2800006;浙江日报2013-08-2800007;浙江日报2013-08-2800011;浙江日报2013-08-2800018;浙江日报2013-08-2800020;浙江日报2013-08-2800016;浙江日报2013-08-2800022 2 2013年08月28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