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1版:一版要闻

生产往上走 用水逐年降

巨化:将节水革命进行到底

  通讯员 王孝弟 记者 张帆

  本报讯 正值用水高峰,记者日前走进巨化集团公司水厂泵房,却见一字排开的12台大水泵,只有3台在工作。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水厂承担着巨化主厂区和生活区的供水任务,以前高峰期,所有水泵要满负荷运行才能满足需求,而现在通过一系列节水改造,开3台水泵就足够了。

  作为一家大型联合化工企业和国内氟化工的龙头企业,水是生产中不可缺少的资源。最多时,巨化一年要消耗2.9亿吨水。

  目前,巨化除了热电厂有少量冷却水因下游农灌及养殖需要直排外,其他所有装置都实现了循环利用。2012年整个集团年耗水已降至4315万吨,不到以前高峰时的六分之一,比五年前也下降了近四成。

  在巨化晋巨公司合成氨生产调度室,副总经理郑积林介绍,该厂是巨化建厂最早的分厂之一。老装置在原始设计中全部采用一次性直流水,水资源浪费现象十分突出。为改变这一状况,厂里投资建设了大型循环水装置,把所有的一次性直流冷却用水改成循环利用,耗水量大幅降低。合成氨总氨产能由年产18万吨提升至23.5万吨,年水耗从近亿吨降到目前的2677万吨。

  污水的回收资源化再利用也是巨化治水、节水的一大举措。在晋巨公司气化车间,上世纪70年代的老设备——气化装置,经过技术人员创新,被改造成为专吃污水的环保处理装置,走出了资源化利用高浓度污水的新路。经过高温、高压环境下燃烧处理,污水中的氨氮、COD等污染因子转化为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氢气,作为合成氨、尿素、甲醇等化工产品的原料气,实现了变废为宝。

  这一技术创新成果为区域性的高浓度污水处置提供了有效、经济的整体解决方案,为巨化开辟出生产性服务业的崭新天地。“我们和宁波化工园区一家公司签订了污水处置装置成套技术合作协议。”晋巨公司总经理俞宏伟称,按照首期合作标的,晋巨即可获取500万元的收益。

  如今,随着各子公司循环用水比例的提高,以及污水资源综合利用的推广,巨化节水成效显著。与2007年相比,近5年来巨化营业收入增长近七成,用水减少近四成。

  同时,巨化污水处理厂还每天处理3000多吨来自附近的衢州高新园区的污水,成了周边众多化工企业的公用配套污水处理厂。


浙江日报 一版要闻 00001 巨化:将节水革命进行到底 2013-08-26 3117516 2 2013年08月26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