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2版:专版

势如破竹 强势推进 全面打赢“三改一拆”攻坚战

——省“三改一拆”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一席谈

  势如破竹 强势推进 全面打赢“三改一拆”攻坚战

  ——省“三改一拆”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一席谈

  文/陈悟宪

  “开局很好,形势喜人!”省“三改一拆”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日前接受笔者专访时介绍说,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省“三改一拆”行动势如破竹,声势浩大的“改、拆”风暴在浙江大地上强势推进。1~7月,全省已拆除违法建筑6747万平方米,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224.9%,所有市都已完成拆违任务;进行“三改”5366万平方米,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07.3%。

拆出了发展新空间 改出了美丽新环境

  今年以来,根据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全省各地雷厉风行,强势推进“三改一拆”,抓住历史机遇破解历史性难题。呈现了社会呼唤拆、干部坚定拆、群众逼着拆的可喜景象。

  ——拆出了发展空间。通过“三改一拆”,我省上半年已腾出土地7.81万亩。其中拆出违法占地5.01万亩,腾出改造用地2.8万亩,可有效缓解供地不足。

  ——改出了美丽环境。城市主要道路、河道、高速公路、铁路沿线和商业街区、车站码头、公园广场、文化体育设施等公共场所的形象大为改观,有效改变了城乡环境“脏、乱、差”现象。

  ——促进了民生改善。已改造城中村2304万平方米、旧住宅区1616万平方米。通过整体拆迁或环境整治,加强配套设施建设,改善公共服务,消除安全隐患,缓解了居民停车难、出行难、绿化难等问题,使27万户受益,提升了生活品质。

  ——推动了转型发展。全省改造旧厂区1444万平方米,以用地零增长实现“空间换地”,推动“腾笼换鸟”。大批低小散企业得以拆除,低素质的产业工人得以返乡,促进了产业转型升级。

  ——转变了社会风气。各地依法行政,动真碰硬,铁面无私,不论涉及到谁,违建必拆,没有特殊。党员干部带头自拆,广大群众主动参与监督,刨除了违法建筑滋生的社会土壤。做到了正本清源,清风正气,还法律以尊严,还社会以公正,还百姓以公平。

  ——提升了政府公信。在“三改一拆”行动中,各地乘势而上,一批长期得不到解决的“老大难”得到了解决,改变了过去拆软不拆硬、挑着拆、捡着拆的“选择性”现象。真正拆出了公平,改出了正义,提高了党和政府的公信力。

  ——锻炼了干部队伍。各地把“三改一拆”工作作为培养锻炼干部的重要阵地,把拆场当考场,促使干部在实践中接受锻炼、经受考验,着力培养一批政治过硬、能驾驭全局、敢抓敢管、勇往直前、富有团队精神,各方面起表率作用的“狮子型”干部。

“顶层推动”全省齐心 “抓铁有痕”工作得法

  “拆违是天下第一难”。千难万难,领导重视就不难,“顶层”推动便见效。

  多年积存的老大难问题,曾让多少干部头痛,曾令多少百姓抱怨。然在“三改一拆”行动中,迅即迎刃而解,赢得一片赞誉。这位负责人认为,“‘三改一拆’能够取得今天的成绩,首先须归于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审时度势,智慧决策。”

  省委书记夏宝龙、省长李强分别主持召开座谈会和现场会,亲自作动员部署,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多次赴各地调研指导“三改一拆”工作。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领导都非常关心支持“三改一拆”工作。省政府分管领导亲力亲为,抓调研督查,抓工作推进,抓典型示范。各地各部门展现了高度的执行力,将“三改一拆”作为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周密部署。由于各级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借势借力,全省“三改一拆”行动如火如荼……

  工作方法上,也大有可圈可点之处。

  夯实基础工作。围绕学习先进、促进平衡、规范台账统计、保证社会稳定等工作重点,省“三改一拆”行动领导小组部署了“四互三看”活动,相继开展了第一季度考评、各市循环检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制订了规范台账和统计工作等文件,建立了各市联系点,开展了明查暗访。近期,又对行动迟缓的8个县(市、区)政府负责人进行了约谈,加大了督查推进力度。

  强化法规配套。省人大常委会及时审议通过了《浙江省违法建筑处置规定》,省政府办公厅下发了《浙江省“三改一拆”行动违法建筑处理实施意见》。省高级法院和省住建厅、国土厅、经信委、法制办等纷纷出台相关政策措施,做好政策配套。

  注重部门配合。省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全力助推面上工作,形成了“大合唱”的局面。省纪委抓好监督检查;省委组织部强化组织保障;省民宗委积极治理宗教和民间信仰活动场所;省司法厅注重发挥法律服务作用;省财政厅专门下达了专项经费;省信访局做好接访稳控;省综治办和水利厅、交通厅、环保厅组织开展专项执法活动。各市相关部门立足本职,共同做好组织保障、政策研究、考核指导等工作,合力推进。

  创新工作机制。各地注重把“三改一拆”与治水、治污、治城、治乡等结合,建立健全领导联系督导、部门与联系镇街捆绑考核、排名通报、约谈问责、党员干部零违建报告、重大违建挂牌销号和公安保障、司法保障、纪律保障等制度。积极采取筹措建设资金、完善城管信息系统等措施,有力促进了“三改一拆”行动。

  营造浓厚氛围。“摄像机比推土机管用,笔头比榔头有效”,各地十分重视舆论先行,为“三改一拆”鸣锣开道。省委宣传部专门部署“三改一拆”行动宣传报道,省级主要媒体和各地报网广电都开辟了专题、专栏。及时报道工作动态,定期公布违建“黑名单”和各责任主体考核排名,树立正反典型,加强激励与鞭策。

  “各级各部门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声势浩大的‘大合唱’。”事实雄辩地证明:“三改一拆”,拆出了气势和氛围,改出了形象和面貌,用出了效率和效益,赢得了群众口服和心服。

再接再厉强势推进  坚决打赢攻坚之战

  日前,省委常委会召开专题会议,充分肯定了近8个月来的“三改一拆”工作,强调要巩固成果乘势而上,一鼓作气强势推进,坚决打赢“三改一拆”攻坚战。

  “这是在‘三改一拆’进入攻坚期的关键阶段召开的重要会议,充分体现了省委的高度重视和一抓到底的坚定决心。”这位负责人说,这是省委、省政府发出的进军令和冲锋号,给“三改一拆”行动提出了新要求,指明了前进方向。

  “气可鼓不可泄!”次日,省“三改一拆”行动领导小组即召开扩大会议,进行深入学习贯彻。决心再凝人心,再鼓实劲,义无反顾,切实做好这项造福百姓的民心工程,坚决实现省委、省政府的预定目标。

  ——咬定目标,强势推进。按省委、省政府要求,将3年拆违1亿平方米和改造1.4亿平方米的总任务,一次性分解到各地。由城及乡、由易到难,向纵深推进,做到该拆尽拆、应改尽改。鼓励进展较快的市保持良好势头,鼓励有条件的市县3年任务2年完成。

  鼓足气势,攻坚克难。各地要发扬“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精神,“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重点突破占用农耕地,影响公共安全和重大建设,严重影响城乡规划、主要交通干线两侧和城郊接合部等的违建;先行拆除党员干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财政供养人员的违建,以及妨碍公共利益的大型、典型违建。

  强化考核,“鞭打慢牛”。进一步组织开展结对比促活动,督促进展较慢的市、县克服障碍,迎难而上,迎头赶上。对改拆项目进行逐一核查,所有改拆数据都要经得起监督检查。

  ——规划引领,拆用结合。做好拆、清、改、建、用的结合文章,以改带拆,以拆促改,以点带面。“即拆即清”。已安排改造项目的要按照规划施工建设,未安排改造项目的要做好绿化、硬化,做到拆一处、清一处,改一处、建一处、美一处,真正让发展得空间,让群众得实惠。

  坚持规划先行,统筹安排改造和拆后利用方案。各地要加快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与城市功能更新提升相结合、与城市设计相结合,与实施上位规划相结合、与各专项规划相结合。要更加重视农村的规划设计。避免低效利用、重复建设,优化空间布局,建设美丽家园。

  注重拆改创新。继续将“三改一拆”与治城治乡有机结合,提升综合交通、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与治水相结合,推进“四边三化”、“清洁河道乡村”、“千村示范万村整治”、美丽乡村建设,整治提升城乡环境;与“腾笼换鸟”、“空间换地”相结合,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注重长效,全面“禁新”。认真组织宣传贯彻《浙江省违法建筑处置规定》,督促各市县制订实施办法,依法推进“三改一拆”。依法严厉打击顶风违建,严防违建回潮、反弹,确保在清理老账的同时不欠新账。要实施动态监督防控,“即查即拆”,第一时间制止新增的违法建筑。

  完善机制,坚持“块抓条保、分级负责,综合执法、合力推进”,整合建设、国土、交通、水利、环保等部门力量。健全考核办法,实行季度考评、年度考核,督促各县、乡镇落实属地管理责任。

  积极创建“无违建县”。首先要抓好无违建道路、无违建河道、无违建小区、无违建社区、无违建乡镇等的创建。将“无违建县”创建纳入“平安浙江”考核,分期分批达标验收。

  进一步加强宣传报道。要集中报道一批“三改一拆”行动先进典型,展示改造前后、拆违前后的变化与成效,营造深入人心的舆论氛围。

  “‘三改一拆’,是发展所需、民心所向。”这位负责人强调,各地要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紧紧依靠群众,积极引导群众参与,争取各方的支持和监督。对关系群众生产生活的实际问题,要堵疏结合、有情操作。要加强信访工作,积极化解不和谐不稳定因素,确保“三改一拆”安全无事故、无重大群体性事件。


浙江日报 专版 00012 势如破竹 强势推进 全面打赢“三改一拆”攻坚战 2013-08-26 浙江日报2013-08-2600008;浙江日报2013-08-2600012;浙江日报2013-08-2600015;浙江日报2013-08-2600035;浙江日报2013-08-2600028 2 2013年08月26日 星期一